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学实验报告

统计学实验报告

重庆大学学生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统计学开课实验室DS1421学院建管学院年级2011级专业班级财管1班学生姓名丁朝飞学号20110730 开课时间至学年第学期总成绩教师签名建设管理及房地产学院制《统计学》实验报告开课实验室:年月日学院建管学院年级、专业、班11级财管01班姓名丁朝飞成绩课程名称统计学实验项目名称统计学实验指导教师陈政辉教师评语教师签名:年月日一、实验目的:通过对具体的搜集到的资料进行计算机操作、处理的训练,熟练掌握分组与分布数列编制的原则,并能根据实际资料设计出适当的统计表和统计图,通过对反映数据分布特征的重要指标的计算练习,使学生更加熟悉普及的Excel在统计学中的运用,切实感受到利用计算机实现资料的整理、计算和分析能够减轻在实践中进行资料处理的负担,进一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A1. 要求筛选出(1)统计学成绩等于75分的学生;(2)数学成绩高的前3名学生;(3)4门课程成绩都大于70分的学生。

姓名统计学成绩数学成绩英语成绩经济学成绩张已69 68 84 86王翔91 75 95 94田雨54 88 67 78李华81 60 86 64赵颖75 96 81 83宋华83 72 66 71袁方75 58 76 90陈云87 76 92 77刘文55 84 61 82周克66 62 88 79程前75 60 72 88胡纳75 88 90 921.选中原始数据,点击“筛选”,出现下图所示窗口2.统计学成绩等于75分的学生,点击“统计学成绩”上的,弹出下图所示对话框,在标识框处输入“75”单击“确定”按钮结果如下:3.数学成绩高的前3名学生,点击“数学成绩”上的,选择“十个最大的值”,弹出如图所示对话框,在标识框处输入“3”点击“确定”结果如下:4.4门课程成绩都大于70分的学生。

在原始数据前插入三行空白行,然在标识框处输入筛选的条件选择标识框中的按钮,点击出现下图所示对话框选择好条件区域以及列表区域,点击“确定”:B.2. 为评价家电行业售后服务的质量,随机抽取了由100个家庭构成的一个样本。

服务质量的等级分别表示为:A.好;B.较好;C.一般;D.较差;E.差。

调查结果如下所示;A E C DB DC B A ED B D B C DE C E D A D B C C A E D B B B A C D E A B D D B C B C E CB C B B C D A C A C D E C E B B E C C A D D B A E B A C D E A B D E C A D B C C A E D B B C B C E D B D C A B要求编制品质数列,列出频率、频数,并选用适当的统计图如:圆形图、条形图等形象地显示资料整理的结果。

(要求展现整理过程)1、对原始数据进行编号处理,对A/B/C/D/E,进行编号处理:2、对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出频率、累计、直方图,选中数据区域,点击标识框中“数据分析”选中“直方图”,点击“确定”,弹出下图所示对话框:选择好“输入区域”与“接收区域”,在标识框处,勾上“累计百分率”与“图标输出”,点击“确定”,整理后结果如下:5、对系统直接得出的频率进行整理,并画出饼状图。

对频率进行整理,得出“频数”“比例”“百分比”,画出频率c5. 某机械加工车间有100名生产工人,经测定加工某零件的实作工时(单位:分钟)的原始数据如下:32 42 41 25 38 45 35 37 55 63 50 41 27 34 35 52 33 43 32 4843 45 42 45 53 39 44 33 68 35 56 24 46 45 46 36 27 34 39 4734 48 51 45 51 51 49 24 41 37 42 45 46 48 42 33 36 47 32 4345 36 49 43 41 69 52 45 45 46 43 38 41 28 42 49 41 35 55 2135 55 43 55 35 38 55 57 68 44 57 44 21 46 43 32 24 42 59 48要求:(1)进行数据的分组、编制变量数列,列出各组的频率、频数,然后根据整理结果绘制直方图。

(2)计算反映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统计量。

1、始数据进行排序得出如下结果:2、据进行分析,得出频率以及直方图,选中数据区域,点击标识框中“数据分析”:选择“直方图”,点击“确定”出现下图所示对话框:选择好“输入区域”与“接收区域”,在标识框处,勾上“累计百分率”与“图标输出”,点击“确定”,整理结果如下:3、画出频率分布图和频数分布图4、据进行描述统计选择“数据分析”,点击“确定”,结果如下:D.1. 根据下表资料计算商品的销售量指数和价格指数。

要求显示计算过程商品名称计量单位销售量单价(元)2007年2008年2007年2008年A 件1800 1300 35.5 43.6B 盒2400 2600 15.4 18.5C 个3500 3800 8 10D 支2000 2600 108 120E 台1000 1560 3250 3010F 件1020 1420 200 150G 个5000 6000 12 14(1)销售量指数的计算。

步骤:①对上述基本数据表进行更改,去掉2008年单价一列,并增加销售额一栏;②采用excel中的相应计算乘积(如P0*Q0=E3*C3),求和(如合计=SUM(F$3:F$9))的功能对数据进行整理,编制得到相应的销售量综合指数计算表如下:③采用excel中的功计算销售量指数(销售量指数=G10/F10)和它的绝对值变化(=G10-F10)。

Q1/∑P0Q0=150.91%其计算结果为:销售量综合指数=∑P价格综合指数 1.509096绝对值变化1964530该结果表示的含义为:销售量综合指数=150.91%,销售量平均增长了50.91%。

由于销售量的增长,引起销售额增长的绝对值为1964530元。

(2)价格指数的计算。

步骤:①对上述的基本表记性修改,去掉2007年销售量一列,并增加销售额一栏;②采用excel中的计算乘积(如P0*Q1=D3*C3)和求和(如合计=SUM(F3:F9))功能对数据表进行整理,其他的可以采用下拉的方式产生相应的值。

编制得到相应的商品价格综合指数计算表如下:③采用excel中的功计算价格指数(销售量指数=G10/F10)和它的绝对值变化(=G10-F10)。

其计算结果为:价格综合指数=∑PQ1/∑P0Q1=93.54%1销售量综合指数0.935431绝对值变化-376010该结果的含义为:价格综合指数=93.54%,价格平均降低了7.46%。

由于价格减少,使得销售额减少的绝对值为376010元。

E.3. 根据资料列表计算逐期增长量、累积增长量、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环比增长速度、定基增长速度、增长1%的绝对值等时间数列分析指标。

年份产量(万吨)1985 336431986 377381987 429191988 371511989 382981990 408061991 417591992 436211993 465111994 442521995 456121996 448261997 466121998 482501999 488172000 501302001 512392002 488182003 478642004 469111、列表计算趋势分析的值,在表格的“1986”所在行“逐期增长量”中输入“=B3-B2”,“累计增长量中”输入“=B3-$B$2”,“环比发展速度”输入“=B3/B2”,“定基发展速度”输入“=B3/$B$2”,“环比增长速度”输入“=B3/B2-1”,“定基增长速度”输入“=B3/$B$2-1”,“增长1%的绝对值”输入“=B2/100”,得出“1986”年的数字之后,下拉得到其他年份的结果-:2、选择“插入”“折线图”,选择,数字区域,整理之后得出下图:F.4. 下表中的数据是一家大型百货公司最近几年各季度的销售额数据(单位:万元)季度年份1 2 3 41997 795 770 2040 19131998 1637 1569 3924 28551999 2187 2388 4587 44902000 3028 3739 5711 51462001 3789 4985 7055 74202002 4190 5717 8516 84502003 5002 5861 9432 81102004 5802 6695 9780 8709要求列示用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测定季节变动的计算过程。

步骤:①绘制4季度移动平均趋势剔除计算表;②计算计算表中的各个数值,四项移动加权平均数(如C4=SUM(B3:B6)/4),其他的值的计算同E—3中步骤②中的描述;③二项加权平均(如D5=SUM(C4:C5)/2),其他值的计算同前面的描述;④趋势剔除(如E5=B5/D5),其他值的计算同前。

(其中,数值保留两位小数)编制的4季度移动平均趋势剔除计算表如下:年、季度销售额(万元)y 四项移动加权平均二项移动加权平均(趋势值)T趋势剔除(%)y/T=S*I某商场(一)(二)(三)(四)=(一)/(三) 1997年1季度795 ———2季度770 1379.5 ——3季度2040 1590 1484.75 137.404季度1913 1789.75 1689.88 113.20 1998年1季度1637 2260.75 2025.25 80.832季度1569 2496.25 2378.50 65.973季度3924 2633.75 2565.00 152.984季度2855 2838.5 2736.13 104.34 1999年1季度2187 3004.25 2921.38 74.862季度2388 3413 3208.63 74.423季度4587 3623.25 3518.13 130.384季度4490 3961 3792.13 118.402000年1季度3028 4242 4101.50 73.832季度3739 4406 4324.00 86.473季度5711 4596.25 4501.13 126.884季度5146 4907.75 4752.00 108.292001年1季度3789 5243.75 5075.75 74.652季度4985 5812.25 5528.00 90.183季度7055 5912.5 5862.38 120.344季度7420 6095.5 6004.00 123.582002年1季度4190 6460.75 6278.13 66.742季度5717 6718.25 6589.50 86.763季度8516 6921.25 6819.75 124.874季度8450 6957.25 6939.25 121.772003年1季度5002 7186.25 7071.75 70.732季度5861 7101.25 7143.75 82.043季度9432 7301.25 7201.25 130.984季度8110 7509.75 7405.50 109.512004年1季度5802 7596.75 7553.25 76.812季度6695 7746.5 7671.63 87.273季度9780 ———4季度8709 ———⑤编制销售额趋势剔除后按季计算表的格式;⑥将上面的4季度移动平均趋势剔除计算表的第五列——“趋势剔除”列,列4季度趋势剔除法季节比率计算表;⑦计算同季平均销售额数额(如B10=SUM(B2:B9)/7),其他值的计算同E—3中步骤②中的描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