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日文化交流史名词解释

中日文化交流史名词解释

第一章:秦汉六朝
1.大宰府P13
2.左旋海流P3
3.铜铎P4
6.朝天石、西归浦、正方瀑布、徐福祭P11
7.佐贺地区(佐贺有明海港)P12; 意义P15
8.信子节(千童镇)P17
9.佐贺吉野里P19
10.金印P26
11.甚兵卫、龟井南冥、黑田(藩主)、三宅
吉米、志贺岛P26
12.乐浪P21、P22
13.卑弥呼女王;邪马台国P34;P35定义(2)
14.难升米、牛利;亲魏倭王P38、P41
15.朝贡意义P39
16.狗奴国不朝原因P41
17.五王遣使P48
18.两次大中断及原因P49+打印提纲上的
19.伽耶P50
20.8次遣使P52(相关:X国诸军事、安
东大将军、倭国王)
21.古坟时代P53
22.册封的意义 a.需要;b.P55
综述一:中国文学与书籍的交流
1.平假名、片假名P58
2.文学交流P60
3.万叶集(平安时代)P60
4.诗歌方面P61
5.镰仓时代P63
6.江户时代P64
7.笔记(受日本影响的近代作者和作品)P66
8.汉藉P67
◆◆◆◆◆◆◆◆◆◆◆◆◆◆◆◆◆◆◆
第二章:隋唐
1.小野妹子P77;国书事件P78
2.裴世清P77;访日问题P80;小结P82
3.圣德太子P83
5.大化革新P87;效果P88;
6.《十七条宪法》P87
7.改新之诏P88
8.四期遣唐使P89/90
9.近江令、飞鸟净御原令、大宝律令、养老
律令P91 (表)
10.官僚制、土地之、教育制度的详情P91/92
11.建立古代天皇制国家P93
12.经济交流口岸P93/94
13.宫市P95;宝饰镜P96
14.正仓院、供养之风P98;院内文物特点P99
15.日本政治、经济方面的唐化,提纲P5
16.使团出发前的准备P104;到达后的P105
17.使团中留学生较少的原因P104
18.晁衡(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大和长
冈;玄昉、井真成P105/107
19.遣唐使回国后的仪式P107
20.晁衡回乡P107 第十二次、遇难P108
21.沈惟岳(清海宿弥)P109
22.喜娘P110
23.晁衡贡献P110
24.荣睿和普照P111;道睿P111
25.日本重视引进佛教的原因P111
26.鉴真和尚P112
27.唐招提寺、三大戒台P115
28.鉴真东渡功绩P115
29.井真成墓志P117、朝衡纪念碑P119
30.阿育王寺、大明寺、唐招提寺P112
31.学问僧、请益僧P134
32.八位有名的入唐求法僧P135
33.惠果大师P138
34.空海(弘法大师)P135、功绩P139下
35.日本真言密宗P139
36.《入唐求法巡礼行记》P140/144
37.赤山法华院P141/142;P148 专题
38.张保皋P141
39.会昌法难P144
40.圆仁功绩P144/145
41.青龙寺、空海纪念堂、纪念碑P145
综述二:中日宗教与思想交流(P152)
1.佛教盛行的原因P152
2.道教P158
3.共存性P160
4.总结P161
5.
◆◆◆◆◆◆◆◆◆◆◆◆◆◆◆◆◆◆◆
第三章:晚唐、五代、北宋
1.新形势下的变化P165
2.不对等贸易的后果P168
3.单方贸易的不利影响P169
4.藤原道长、藤原赖通P169
5.国风文化及特点P169下、提纲P7
6.紫式部《源氏物语》P170/171
7.苏木、香木、锦P172
8.十二单P170、172(特点);束带装P170
9.鸿胪馆P173
10.中山平次(考古)P175
11.《开宝敕版大藏经》P178
12.源信P180
13.五百罗汉堂点茶供养P185
14.成寻:中日佛教真正的双向交流P187;
意义P187-188
综述三:中日艺术的交流(音乐、美术、工艺)
P190
◆◆◆◆◆◆◆◆◆◆◆◆◆◆◆◆◆◆◆
第四章:南宋、元
1.平氏集团P199
2.平清盛P199
3.海盗P199
4.大轮田泊港、音户水道、福原离宫P200
5.《平家物语》P201
6.船只流动特点P201
7.宗像氏“海上豪族”P202
8.青瓷葵口碗P202 ;图P267(一种非一个)
9.宋人百堂P202/203
10.谢国明P203
11.圆尔辨圆P203
12.南宋、元时中日佛教交流的特征P206、
提纲P9
13.明庵荣西P206;提纲P9
14.天台山万年寺P207;天童寺P207/212
15.师从虚庵坏敞P207
16.真言宗、华严宗P208
17.荣西成功开辟临济宗P209
18.《吃茶养生记》P209;《兴禅护国论》
19.希玄道元(曹洞宗)P210、提纲P9
20.兰溪道隆(中国人)P216;提纲P10
21.禅与武士道P215/217(详细);提纲P10 22.无学祖元P218;提纲P10
23.北条时赖P216;
北条时宗(唯一的民族英雄)P220
24.综合论述南禅宗与镰仓幕府的关系P221
25.建长寺P221;圆觉寺P225
26.忽必烈远征日本的动机P228
几次远征提纲P8
27.为何出现日人涌入中国的现象P231
28.宋钱流入日本;日本货币体系P231
◆◆◆◆◆◆◆◆◆◆◆◆◆◆◆◆◆◆◆
第五章:明朝
1.足利义满P245
2.堪合贸易P247;总结P254
3.堪合符P247下
4.争贡事件P248
5.足利义教P247
6.嘉靖倭患P248
7.贡品分类P249、P253
8.《善邻国家记》P255
9.东山御物P256;来源P256
10.东山文化P256
11.东山御物的功能P260、P266
12.唐物与茶道的联系P268~276、综述P279
13.唐物侍奉官P274
14.村田珠光——茶道之祖P275
武野绍鸥——茶道中兴P275
15.丰臣秀吉赐死千利休P276、P279、P272
16.茶头P276
17.唐物摆饰规定P277
18.法肆关系P287
19.倭寇P282;起因P283
20.王直、许栋、徐海、五峰先生P287;
提纲P11
21.唐人村、唐人路P288
22.展海令P289
23.倭寇作乱的影响(意义)P289
24.朱印状P290
25.中日之间的几次战争P296
26.遣明使与遣唐使的区别P297、提纲P11
27.为何用名僧做遣明使?P298
28.遣明使在中国的活动分类P300
29.雪舟P301;提纲P11
30.《天桥之图》P306
31.策彦周良P307、P311(总结)
32.宁波港P312
◆◆◆◆◆◆◆◆◆◆◆◆◆◆◆◆◆◆◆
第六章:清朝前期
1.琉球P329
2.郑迥、球案、林世功P331
3.中国文化对琉球的影响P322
5.唐人贸易的三个时期P337~342
6.郑氏商船成功的原因P339
7.正德新商法P343
8.19世纪中叶中日贸易隐患P343
9.唐人坊P344
10.草袋物P344
11.隐元隆琦P352
12.黄檗宗P 353
13.禅宗三大派:临济、曹洞、黄檗P355
14.黄檗文化在各方面的成就P355~358
15.黄檗文化广泛传播的原因P358
16.朱顺水赴日贡献P361+ P362
17.古黄檗、新黄檗P362
综述六:中日民俗的交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