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美国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与地理方向的分析
美国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与地理方向的分析
主要逆差来源
金额单位:亿美元
国家和地区 中国 墨西哥 日本 德国
2011年
上年同期
同比% 8.2
2954.6
2717.7
1655.6
626.4
1656
601.1 295.2
-1.3 4.3
492.7
43.8
逆差主要来自中国、墨西哥和日本,分别为2954.6亿美元 、1655.6亿美元和626.4亿美元,增长4.4%、16.1%和 25.2%。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
7
2011年1-12月美国自主要区域组织
进口额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
(单位:百万美元)
2011年1-12月美国五大类进口商品的国 别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
2011年美国出口总额
(单位:百万美元)
• 2011年美国对加拿大、欧盟27国、墨西哥、中国和日本的 出口额分别占美国出口总额的19.0%、18.1%、13.3%、 7.0%和4.5%,增长12.7%、12.1%、20.8%、13.1%和9.4%
11
2011年1-11-12月美国主要进口商品构 成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
2011年1-12月美国主要出口商品构 成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
美国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和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变 化
•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 现是工业制成品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大大超过了初级产品。英国 工业革命以后,初级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一直高于工业制成品。 在1876——1880年期间,初级产品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为61.9%,工 业制成品的比重为38.1%。此后,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五六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 十年时间里,国际贸易中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比例基本保持稳定。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情况开始发生变化。1950年初级产品在国 际贸易中所占比重下降到59.0%,到1955年进一步下降至51%,1957年, 制成品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已开始超过初级产品了。从那以后,制 成品在世界贸易出口值中所占的比重一直超过初级产品,1960年,制 成品和初级产品在世界贸易中的比例为55:45,到1970年,这个比例 更变成65:35,即初级产品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只占1/3多一点。以 后由于1973年的石油危机,油价暴涨,使初级产品在世界贸易中的比 重有年回升,但并没有改变制成品在世界贸易中占优势的局面,到 1980年,制成品在世界贸易中又超过了60%。
•
美国贸易逆差与顺差
• 美国的前四大逆差来源地依次是中国、墨 西哥、日本和德国,逆差额分别为2954.6 亿美元、655.6亿美元、626.4亿美元和 492.7亿美元,其中墨西哥下降1.3%,中国、 日本和德国分别增长8.2%、4.3%和43.8%。 美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中国香港和荷兰, 顺差额分别为322.2亿美元和193.6亿美元, 增长44.6%和21.9%。
美国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与地理方 向的分析
主讲人:
商务英语一班 谢珍珍
美国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与地理方向的分析
录目
美国货物贸易概况 美国主要进出口商品总额 美国贸易进出口结构 美国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美国对外贸易的顺逆差 中美双边贸易概况
2011年美国货物贸易概况
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11年美国货物进出口额为36874.8亿 美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5.5%。其中,出口14805.5亿 美元,增长15.8%;进口22069.3亿美元,增长15.4%。贸易 逆差7263.8亿美元,增长14.4%。
2011年美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额
分国别(地区)看,2011年美国对加拿大、欧盟27国、墨西哥、中国和日本 的出口额分别占美国出口总额的19.0%、18.1%、13.3%、7.0%和4.5%,增长 12.7%、12.1%、20.8%、13.1%和9.4%;自中国、欧盟27国、加拿大、墨西 哥和日本的进口额分别占美国进口总额的18.1%、16.7%、14.3%、11.9%和 5.8%,增长9.4%、15.2%、14.0%、14.4%和6.9%。美国的前四大逆差来源 地依次是中国、墨西哥、日本和德国,逆差额分别为2954.6亿美元、655.6亿 美元、626.4亿美元和492.7亿美元,其中墨西哥下降1.3%,中国、日本和德 国分别增长8.2%、4.3%和43.8%。美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中国香港和荷兰 ,顺差额分别为322.2亿美元和193.6亿美元,增长44.6%和21.9%。
• 分商品看,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和化工产品是美国的主要 出口商品,2011年出口额分别为3640.8亿美元、2129.7 亿美元和1610.5亿美元,占美国出口总额的24.6%、 14.4%和10.9%,增长8.8%、15.8%和7.8%。2011年美 国矿产品出口增长较快,出口额1396.5亿美元,增长 56.3%。机电产品和矿产品是美国的前两大类进口商品, 2011年分别进口5657.3亿美元和4623.5亿美元,占美国 进口总额的25.6%和21.0%,增长11.4%和28.2%。运输 设备、化工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和纺织品及原料等也是美 国的重要进口产品,2011年合计进口6246.7亿美元,占 美国进口总额的28.3%。
18
中国香港和荷兰是美国的主要来源顺差地, 顺差额分别为322.2亿美元和193.6亿美元, 美国的前四大逆差来源地依次是中国、墨西 哥、日本和德国,逆差额分别为2954.6亿美 元、655.6亿美元、626.4亿美元和492.7亿美 元,其中墨西哥下降1.3%,中国、日本和德 国分别增长8.2%、4.3%和43.8%。
2011年美国进口总额
(单位:百万美元)
2011年美国对中国、欧盟27国、加拿大、 墨西哥和日本的进口额分别占美国进口总 额的18.1%、16.7%、14.3%、11.9%和 5.8%,增长9.4%、15.2%、14.0%、 14.4%和6.9%。
6
2005~2011年美国进出口总额变化
(单位:百万美元)
20
19
20 11 年 中 美 双 边 贸 易 概 况
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11年美国与中国 的双边贸易额为5032.1亿美元,增长 10.2%。其中,美国对中国出口1038.8 美元,增长13.1%;自中国进口3993.4 亿美元,增长9.4%。美方贸易逆差 2954.6亿美元,增长8.2%。中国为美国 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和 首要进口来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