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审计目标练习题1

审计目标练习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某公司将2010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列入2009年度的财务报表,则其2009年度财务报表中存在错误的认定是()。

A.权利和义务B.计价和分摊
C.发生D.完整性
2.审计人员审查并核实被审计单位的资产是否均按适当的金额入账,主要是为了证实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其财务报表的()认定。

A.存在B.完整性
C.计价和分摊D.分类
3.为证实被审单位对于“销售业务的准确性”认定,注册会计师所实施的下列实质性程序中,效果可能最差的是()。

A.将所选择的销售业务笔数与应收账款和销售发票存根的张数进行比较
B.将销售发票上所列的单价与经过批准的商品价目表进行比较核对。

其金额小计和合计数也要进行验算
C.将发票上列出的商品的规格、数量和顾客代号等则与发票凭证进行核对
D.将销售单上批准赊销的数量与发货凭证上列示的数量相核对,并将顾客订货单和销售单中的商品数相核对
4.在被审计单位发生的下列事项中,违反管理层对所属项目的“准确性”、“计价和分摊”认定的是()。

A.未将向外单位拆借的120万元款项列入所属项目中
B.将经营租赁的固定资产原值80万元计入固定资产账户中
C.将应付天成公司的款项180万元记入某公司名下
D.将应收账款200万元记为160万元
5.某公司下列认定中,与财务报表列报无关的是()。

A.发生认定B.权利和义务认定
C.完整性认定D.截止认定
6.在下列针对各项目的审计程序中,不能帮助注册会计师实现对所列项目的“准确性”、“计价和分摊”目标的是()。

A.对年末存货实施全面的监盘
B.对某笔重要的应收账款进行函证
C.详细计算全年的短期借款利息
D.对主营业务收入实施分析程序
7.注册会计师可以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实施()程序。

A.风险评估程序B.控制测试
C.实质性程序D.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8.如果被审计单位将其固定资产用作某笔长期借款项目的抵押物,但没有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则其没有违反的认定是()。

A.计价和分摊B.完整性
C.发生及权利和义务D.分类和可理解性
9.在以下有关期末存货的监盘程序中,与测试存货盘点记录的完整性不相关的是()。

A.从存货盘点记录中选取项目追查至存货实物
B.从存货实物中选取项目追查至存货盘点记录
C.在存货盘点过程中关注存货的移动情况
D.在存货盘点结束前再次观察盘点现场
10.天成公司的下列事项中,涉及分类和可理解性认定的是()。

A.向某公司拆借的款项,未列入账中
B.将经营租入设备一台列为企业固定资产
C.将应收账款乙公司一笔货款50万元记为l00万元
D.将预收账款列示于资产负债表应收账款项目
11.注册会计师因为了解到被审计单位发生的销货交易均按授权的价格进行,从而决定对销货交易的发生认定采用依赖内部控制的策略。

则也应对该交易的()认定采用同一策略。

A.完整性B.截止
C.准确性D.分类
二、多项选择题
1.注册会计师在按照审计准则对审计范围的规定理解正确的有()。

A.审计范围是指审计哪一年的财务报表
B,审计范围是指审计哪一张财务报表
C.审计范围受到限制是指客观原因或被审计单位施加的限制
D.审计范围是指恰当审计程序的总和
2.审查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项目时,注册会计师应侧重验证“存在”认定。

A.存货B.短期借款
C.应收账款D.现金
3.注册会计师所确定的以下具体审计目标中,()是根据管理层关于完整性认定推论得出的。

A.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余额合计是否与总账余额相符
B.存货是否已适当地计提跌价损失准备
C.存放在其他企业的存在是否包括在存货项目内
D.有关短期借款的入账是否及时
4.对存货项目而言,甲注册会计师能够根据被审单位管理层的计价和分摊认定推论得出的具体审计目标是()。

A.存货入账的期间是恰当的
B.存货项目的合计数与总账一致
C.存货的所有权是明确的
D.可变现净值减少时已作适当冲减
5.截止测试的目的主要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的交易是否已记入恰当的会计期间。

它与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认定相关。

A.存在或发生B.完整性
C.截止D.表达与披露
6.具体审计目标是注册会计师根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认定推论得出的。

具体审计目标一般包括()类型。

A.总体合理性与其他审计目标
B.一般目标和项目目标
C.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目标
D.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审计目标
8.下列()程序是对财务报表列报的分类和可理解性认定的运用。

A.检查存货的主要类别是否已披露
B.检查是否将1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列为流动负债
C.检查存货是否计提了足够的跌价准备
D.检查是否将1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列为流动资产
三、判断题
1.检查存货的主要类别是否已披露,是否将l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列为流动负债,即是对财务报表列报的分类和可理解性认定的运用。

()
2.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及与之相关的经济资料均属于财务报表的审计范围,反之亦然。

()
3.审计业务约定书具有经济合约性质,一旦约定双方签字认可,即成为注册会计师与被审单位之间法律上生效的契约。

()
4.如果被审计单位没有在财务报表中就其主要原材料的货源进行专门说明,就意味着管理层暗示性地认定其货源充足、稳定。

()
5.如果被审单位的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账款如下:“应付账款……800000元”,且没有在财务报表的附注中对应付账款作任何说明,则管理层对应付账款所做出的暗示性认定包括:应付账款是存在的,所有表述报告的应付账款都是公司的义务,应付账款未被用作担保、抵押。

()
6.“存在”或“发生”认定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管理层是否把应包括的项目给遗漏了,并不涉及财务报表的金额。

()
7.会计事务所在签署审计业务约定书之前应评价事务所的胜任能力,如果事务所不具备胜任能力,可向外界专家寻求协助。

()
8.“完整性”认定主要与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低估有关,若被审计单位登记了未发生的经济业务,则其违反了完整性认定。

()
9.大华公司于当年12月30日向黄河公司发出商品80万元。

次年1月8日办妥托收手续,大华公司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则其违反了“完整性”认定。

()
10.一般来说.若管理层对某财务报表要素的“存在”或“发生”认定、“完整性”认定正确,即被审计单位在该账户或交易既未高估、又未低估,那么“计价和分摊”中相应的金额总体(即总值)上就是正确的,此时没有必要专门实施针对。

计价和分摊”认定的审计程序。

()
11.如果被审计单位未将“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在“流动负债”项目内反映。

则违反了“分类及可理解性”认定。

()
12.虽然管理层对各个账户均有相同性质的认定,但对不同的账户,注册会计师重点审计的认定是不同的。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