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湘教版初中地理―“中国的气候”教案

湘教版初中地理―“中国的气候”教案

湘教版初中地理―“中国的气候”教案那刚才我提到国庆节的旅游路线,那大家用铅笔在地图册上把我们要经过的城市标注出来。

首先是广州,接着是武汉,接着是北京,再接着是哈尔滨,最后是乌鲁木齐。

那大家根据图例,找找一月份气温最低和最高的地方。

小结1、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在一月份也就是我国的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黑龙江的北部,平均温度是在52、3摄氏度,漠河素有中国的“北极村”之称,由于寒冷,所以当地的居民的生活条件很艰苦,在漠河有只有一家人的村庄。

在那里可以看到美丽的北极光,张韶涵有一首歌叫做“欧若拉”就是描写的极光的景象。

在冬天,白昼的时间短,只有3个小时而已,而在夏季,白昼的时间可以达到17个小时。

而温度最高的地方出现在海南省,平均温度在16摄氏度以上。

所以海南人都很幸福,因为冬天都那么暖和。

那我们就可以很轻松的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在冬季最南端的温度最高,而越往北,也就是越往高纬地区,气温越来越低。

那我们通过简单的计算可以知道在一月份,我国的南北温差可以达到50度以上。

因此,我们就可以总结出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那就是:南北气温相差很大。

大家可以在地图册旁边的空白处写上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南北气温相差很大,也就是温差大。

那我们要是在冬季的时候走这条路线的话,就会特别的麻烦。

你们想啊:要是在冬季,广州是13、3度,是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在早市上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鲜花。

可以只穿一件薄外套,是吧?沿途北上,到达武汉的时候是多少度?是3、0度,那我们就得加上一件厚厚的毛衣了。

那我们沿着武汉北上,会跨过一条等温线,这条等温线是多少摄氏度的等温线?是一月份的0摄氏度等温线,那大家用笔把这条等温线加粗。

大家找找0度等温线经过了那些区域,如果找不到,就看看教材上的图,是什么啊?自东向西经过了淮河,秦岭,四川盆地和横断山脉,最后到西藏的东南。

这是一月份的0度等温线,说明在这条界线以北,整个冬天都是雪茫茫的一片,而以南的地方则就不会存在这样的景象,所以咱们重庆就几乎没有过降雪,即使有,也只是很短的时间。

好了,越过了这条等温线,就是属于0摄氏度以下的范围了,到达北京是零下的4、6度,那我们就的穿上羽绒服了。

最后当我们到达哈尔滨的时候,已经是零下19、4了,那还得加衣服。

而如果按照原路返回了话,又得慢慢减衣服了,所以很麻烦。

2、那大家再仔细观察这幅图,尤其注意的是在我国的东部地区,各等温线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我们可以发现在一月份的各等温线在东部是大致与纬线平行的。

讲授那刚才我们通过看图,总结出了我国冬季气温的特点是南北温差大,那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温差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也可以看看书上29页的阅读材料。

地点纬度(度)正午太阳高度角(度)冬夏昼长时间冬夏漠河53、2913、459、587时30分16时55分北京39、5426、4073、329时12分15时1分广州23、843、2589、4110时43分13时35分谁能在表格中这些数据中,找到一些规律?在表中可以看出,广州,北京和漠河这三个地方纬度是逐渐增大的,在冬季,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是越来越小,说道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如说这里有一个人,那他看太阳的时候就有一个角度,而这个角度就是太阳高度角,正午太阳高度角就是中午12点时候的太阳高度角,这也是一天中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时候这里你们只需要知道要是正午太阳高度角小的话,得到的太阳的热量就越少,同时昼长的时间也越来越短。

因此总结出:在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的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就小,白昼的时间短,所以得到的太阳光热少。

而南方则相反,得到的光热多。

除了这一点以外,书上还介绍了由于冬季风是发源于北方的,所以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寒冷。

相反,南方由于有崇山峻岭的阻挡,影响不是很大。

这两方面就造成了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

过渡在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距大,那在夏天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要是我们现在去哈尔滨的话,还能不能看到冰灯呢?好,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第二幅图这时我们再来看看我国黑龙江北部和最南端海南南部的气温大概是多少?平均气温是16度,海南省南部七月的平均气温是28度。

相差不会超过12度。

这个时候,除了青藏高原,天山,大小兴安岭以外,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温度都在20度以上。

那同学们再找一下七月份气温最高和最低的地方?最高的气温出现在吐鲁番盆地,在夏季的最高温度可以达到47度,那我们的重庆跟他相比不过是小巫见大巫。

所以当地人在白天都很少出名门。

正是由于温度很高,所以蒸发强烈,水果所含的糖分很高,因此吐鲁番的葡萄和哈密瓜非常的出名,哪为什么吐鲁番的纬度不是最低,但是温度确实最高呢,主要是由于地形的原因,因此热量散发不出去。

其中比较著名的是火焰山,这座火焰山是因为西游记而出名,是真实存在的,它是由于地表的岩石是火红色的,同时加上当地的气候非常的干旱和高温,因此走进去的时候就有一股很强烈的热气,被称为是火焰山。

但是如果我们没有芭蕉扇的话,就不要去了。

那我们现在要是去的话,仍然可以吃到葡萄,哈密瓜等。

而最低的气温出现在青藏高原,这主要是由于地势太高的原因。

所以总结出:气候的差异不仅仅是由于纬度的差异,还有各种复杂地形的影响。

那大家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原因导致在夏季全国普遍高温?看图表可以得知:在夏季,太阳直射的是北半球,虽然高温地方的太阳高度角较低,但是白昼时间增长,所以得到的太阳的热量不会太少。

温度带过渡有句话叫做是“万物生长靠太阳”,正是由于在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因此有利于全国各地都农作物的生产。

因为温度是影响农作物生产和发育的主要因素。

当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0度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为此可把》10度的持续期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

得到的温度总和叫做积温。

积温反映了一个地方生长期内的温度高低和热量多少。

根据积温的多少,我国自北向南划分为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那看看我们要走的路线,看看从广州出发可以经过哪几个温度带?广州和武汉分布在亚热带,那亚热带以南是什么?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有热带雨林,生产橡胶,香蕉,芒果,还有大象。

广州省的雷州半岛,海南省和台湾省的南部属于热带。

武汉到北京的时候会经过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那看看这条分界线是否似曾相似?那它和我们刚才接触过的那条线比较接近啊?就是刚才我让大家用铅笔勾画划来的那一条,大致与1月份0度等温线相吻合,都经过了秦岭和淮河。

那越过了这条分界线,就到达了暖温带,北京属于暖温带。

那看看属于暖温带范围的地形主要有哪些?暖温带包括了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塔里木盆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以及辽宁省的南部属于暖温带。

大兴安岭的北部和两侧是寒温带,在寒温带和暖温带是东西延伸的,面积广阔的中温带地区,包括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等。

青藏高原则属于以高寒为特征的高原高寒区。

过渡同学们,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中国的温度带?是为了知道咱们出去吃什么?因为不同的农作物有不同的温度需求,所以在不同的温度带可以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那我们南方盛产稻米,所以我们以米饭为主食,那在其他地方是不是也和我们一样呢?咱们再来仔细地看一下?在热带是什么熟制?是一年三熟,种植水稻和热带植物,海南省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季节长,一年可以多熟,四季皆可耕种,特别适宜热带作物生长,可普遍种植橡胶;甘薯、甘蔗、花生及多种喜热作物可全年生长;各种热带果树冬季花果正常,若干种果树并可多花多熟。

广州和武汉是亚热带,一年两熟到三熟,是水稻,油菜和冬小麦。

所以在广州和武汉,仍然是吃米饭。

水果有香蕉、柑桔、葡萄、柚子、甘蔗,那我们的重庆是和广州一样同属于亚热带,因此我们这里可以种植柑橘,柑橘好吃而且产量高。

咱们重庆也是亚热带,是一年两熟。

重庆现在是要收获稻谷了,到了秋天就种小麦,所以我们是一年两熟。

到了北京,是属于暖温带,是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盛产冬小麦,玉米,谷子,甘薯。

暖温带的水果有苹果、梨、石榴、枣、山楂、西瓜、桃、葡萄、柿子等,山东是属于暖温带,山东烟台的苹果特别出名,特别好吃。

这主要还是因为当地有利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北京人就主要是以面食为主,到了北京还能吃到北京烤鸭和臭豆腐。

到了哈尔滨,是属于中温带,是一年一熟。

盛产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等,水果有草莓,苹果,樱桃,柿子树都可以、还有杏树,梨树。

所以他们就主要以面食为主。

但是需要注意的,这里是春小麦,春小麦是春天播种,在当年收获,而冬小麦是在秋天播种,在第二年收获的。

总结出:春小麦是春天播种,冬小麦是可以过冬的,在第二年收获的。

而到寒温带是一年一熟,种植春小麦,以面食为主。

因此我们总结出: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是以米饭为主食。

而且在全国范围的熟制来说,自北向南熟制增加。

那对于水果来说热带是香蕉,芒果,亚热带以柑橘为代表,北方以苹果味代表。

那咱们是提前走完了这几个城市,那这几个城市中你们都想去哪个啊?让我们一同来回顾一下今天的路线。

第二课导入在上一节课上我们已经知道各地的气温状况,大家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那虽然学习了温度,但还是不够的。

还得知道各地的降水情况。

那大家看看我国的年降水量图。

问先看图例,也是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温度范围,大家找找200毫米,400毫米,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分别经过了哪些省份?。

解。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不是也是似曾相似?800毫米也经过了秦岭淮河一线,和一月份0度等温线吻合,和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是吻合的。

最后再来看看这几条等降水量线的延伸方向有什么特点?由于这几条等降水量线的延伸方向都是东北,西南方向可以得出,在空间分布上来说: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降水多,西北内陆降水少,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那我们就具体的举实例来看在地图册上的18页,大家看到在中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的旁边是几个城市的降水柱状图,那怎么样来分析这样的图,大家先找到广州,哈尔滨,和乌鲁木齐,所以我国南北的房屋建筑是不一样的。

在南方,雨水将多,所以房屋时尖顶的,而在北方的话,是平顶的。

更多关于建筑的内容在时间分配上来看,是夏秋降水多,而冬春的降水少。

以后我们会学习为什么我国降水在夏秋多,冬春少。

过渡到自然灾害重庆今年的洪灾,今春的西南大旱阅读材料大家看看图上的阅读材料,我国的雨极,一个是台湾的火烧寮,它的多年平均年降水量是6557、8毫米。

那这个数据是什么概念,咱们重庆的平均年降水量也不过是1100毫米,是重庆的6倍多。

另一个是雅鲁藏布江的拐弯处,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到它的位置,它大概是在东经95度,北纬27度左右。

那大家想想它降水的水汽来源是来自哪里啊?印度洋,而台湾的火烧寮的水汽是来源于太平洋。

复习学习我们气候中的温度和降水分布状况,那回头再看看我们的旅游路线,让我们很全面的来说说各个城市所属的温度带,熟制和干湿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