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石潭记》复习课ppt课件

《小石潭记》复习课ppt课件


“隔篁竹,闻水声”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行、闻、伐、取、见
移步换景
20
朗读第1段,思考:
21
朗读第2段,思考:
1、本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 描写了潭水 、游鱼,用的是特写镜头。
2、潭水有什么特点?用的是什么写法? 清澈。侧面描写,通过写游鱼、日光、鱼影、水中石 头描写潭水。 3、作者是怎样写游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 感情?
“凄”“寒”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凄凉”、“使……寒冷”
词类活用——意动用法 心乐之 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14
重点字词
二、古今异义 去: 古:离开
今:前往,到某处 小生:古:年轻人
今: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15
三、一词多义(横的顺序写)
为 全石以为底
(作为)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成为)
突出了幽深冷寂的气氛;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 境。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概括了小石 潭环境清幽的特点又深深浸透了作者凄苦、悲凉的感情,反映了 当时压抑的心境)P58第4题
2、作者离开小石潭的原因是什么?流露出怎样的情感?
“以其境过清,”
想求得山水解脱而最终又无法解脱的痛苦之情。
清 水尤清冽
(清澄)
以其境过清 (凄清)

参差披拂 (长短不一)

其岸势犬牙差互 (交错)
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约) 不可知其源 (能够,可以)
全石以为底 (用) 卷石底以出 (相当于“而”) 以其境过清 (因为)
16
重点句子翻译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 随风飘动。 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阳光直照到水底,水底的石头上有鱼的影子,静止不动;
3、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又忽然向远处游去,往来轻快敏捷。
17
4、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小溪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 时隐时现。
5、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交错不齐,不能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6、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向下面看见一个小潭, 潭水格外清澈
12
重点字词
一、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2、下见小潭 下:名词作状语,向下。 3、斗折蛇行
斗、蛇: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 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
重点字词
词类活用——使动用法 凄神寒骨
7、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不觉感到心 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18
知识点梳理
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 说说本文写作思路。
发现小潭
潭中景物
小潭源流
潭中气氛
19
朗读第1段,思考:
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 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用了什么写法?
6
《永州八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 《钴姆潭记》
《钴姆潭西小丘记》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袁家渴记》
《石渠记》
《石涧记》
《小石城山记》
7
写作背景
唐永贞元年(805年),柳宗元与刘禹锡等一起参加了以 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 面的革新。由于官宦势力和官僚势力的反对,革新集团 失败了,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 心情抑郁,所以就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 心的愁闷。他在永州发现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他写下 了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 《小石潭 记》是《永州八记》之一。
11
四、解释加红的字(横的顺序写)
• 伐竹取道 砍
水尤清洌
• 为坻 水中高地 为屿
• 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约 佁然不动
• 俶尔远逝 忽然
斗折蛇行
• 往来翕忽 轻快敏捷的样悄子怆幽邃
• 以其境过清 凄清 • 乃记之而去 离开
不可久居 隶而从者
格外 小岛 静止不动的样子
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
凄凉
停留 跟随着同去

xuán

10
三、理解性默写
1、指明小石潭方位的句子是: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写小石潭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句子是: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
3、写小石潭周围环境景色的句子是: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4.运用静态描写游鱼的句子是: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5.运用动态描写游鱼的句子是: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8
知识回顾
一、背诵课文 要求:做到准确、熟练,不丢字、不加字、 不换字。 方法:请你起立,出声背诵,注意卡顿的句 子。完成任务后,立即坐下。扣1回复我。
9
二、给下列字注音
huáng
liè


kān
wàn



chù


chí

cēn




屿


liáo

qiǎo

chuàng

gōng
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可记游, 可抒情,可议论,可描写。往往通过记事、记 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 景抒情,托物言志。
《桃花源记》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5
作者简介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人,世称柳河东, 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和韩愈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并 称“韩柳”。代表作有《永州八记》、《柳河东 全集》等。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把自己的身世遭遇、 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寄寓自己的 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
动静相结合。把日光、鱼影的静态描写和鱼的“远 逝”、“往来”的动态描写结合起来。以小鱼的自由自 在衬托人的快乐的心情。P58
22
朗读第3段,思考: 描写小潭源流时,作者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 特点来描写?运用什么修辞方法?
溪身:蜿蜒曲折 岸势:参差不齐
比喻
23
朗读第4段,思考:
1、作者描写潭上的景物,突出了怎样的气氛?透露出了作者 怎样的心情?
课前准备: 1、默写本、红笔 2、《全能提分》 本节内容:复习《小石潭记》
3月12日
2
小石潭记
柳宗元
3
学习目标
1、背诵课文,能正确默写重点句子。 2、识记文学常识,能解释重点文言词语, 会准确翻译课文。
3.学习抓住特点写景及寓情于景的写法。 4.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
4
文体概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