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题:以‚学会欣赏‛为题,写一篇文章二、写作指导1、审题及写作范围本次作文的核心是‚学会欣赏‛。
所谓欣赏,就是指人们用审美的心理、用审美的眼光,对客体进行细致入神的观赏和体味。
围绕此话题写作范围很大。
可以让人学会欣赏大自然,欢歌鸣叫的鸟儿,粲然怒放的花儿,无语凝重的远山,来去匆促的河流,空旷与落寞的戈壁,令人怦然心跳峭壁。
可以让人学会欣赏人类几千来的人文艺术,满怀崇敬地去欣赏一幅画,一首歌,一行字,一幢建筑物。
更重要的是让人学会欣赏他人和自身,因为欣赏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理解和沟通,也包含了信任和肯定,欣赏是一种激励和引导,可以使人扬长避短,更健康的成长和进步.其实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渴望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学会欣赏是一种爱,人与人之间在互相欣赏之中,世界才能充满爱!当然还有其他事物。
如生活,生命等等。
2、文体及思路一般思路本次作文的中心是‚学会欣赏‛,‚学会‛两个字最重要。
为何要学会欣赏,如何学会欣赏,写成议论文是很容易想到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因此最常见的观点是‚要善于去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长处‛,去‚就有道而正焉‛等等。
写出这样的中心,再加字通句顺,文章的基准分就有了。
拔高思路:A聪明的学生,或者说会写的学生,会在‚学会‛与‚欣赏‛两词之间再展开一下,文章就会更深入、更充实一些。
如:‚辩证地看别人的优缺点‛,‚如何看到别人身上不被常人注意的长处‛,甚至‚要学会欣赏别人的缺点‛,‚会欣赏也要一分为二‛,‚学会欣赏的目的是‘正己’‛等等,在这些方面有所论述,生发开去的文章,往往得分较高。
B每次作文所给的话题都很宽泛,最好的思路是将其具体化,而围绕话题加前缀或后缀又是很有效的方法。
如本次,就可将话题具体化为‚学会欣赏自然‛,‚学会欣赏书法‛,‚学会欣赏建筑‛,‚学会欣赏他人‛,‚学会欣赏爸爸‛,‚学会欣赏老人‛,‚学会欣赏创伤‛,‚学会欣赏困境‛,‚老师应学会欣赏学生‛,‚领导要学会欣赏下属‛,‚农民学会欣赏农民‛,‚女人应学会欣赏女人‛等等。
注意这些话题往往是别人最容易忽视的,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自然会打动阅卷老师。
三种文体都可写。
C本次作文写成记叙文有一定难度,但是不是不能写,最常规的思路如‚我学会了欣赏父亲‛这类题目就可写成一般的记人文章,再如‚我学会了欣赏某个同学‛这类话题,要保证三条∶第一所记之人最好是你曾轻视、甚至伤害、如今感到愧疚且有点味道的人;第二结尾最好围绕话题点题,并用‚时间已过去几年了,其人,其事使我学会了欣赏别人‛这类话进行升华‛;。
三、材料汇编1、学会欣赏别人常见这样的人:自己有了成绩,有了荣誉,就欢呼雀跃,神采飞扬;别人有了成绩,有了进步,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甚至冷嘲热讽,挖苦、嫉妒。
真诚地为别人取得的成绩,取得的进步,取得的荣誉喝彩,是一种胸襟,一种气度。
只有不断开阔自己的胸襟,恢弘自己的气度,才能不断拥有成就事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听到别人有了成绩就不自在,看到别人有了进步就不痛快,是心胸狭窄、气量狭小的表现。
这样的人很容易成为孤家寡人,不会有很多人愿意与他合作、共事和创业的。
学会欣赏别人,是一种人格修养,一种气质提升,有助于自己逐渐走向完美。
一个人总能在某一方面胜过别人,但在这一方面也总会有人比他强。
所谓‚一山还有一山高‛,就是这个道理。
每人都各有所长,随时发现别人的进步,随时为别人的成绩而喝彩,这对于一个人的生存能力、合作能力、发展能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赞美他人并不难做到,这要求我们去发掘生活和工作周围的人,想想他们的好处和优点,并毫不吝啬地称赞他们,这将会在人与人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使我们的社会和工作环境更温馨可爱.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
‛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欣赏春秋时期,管仲少时贫贱,早年曾与好友鲍叔牙以经营小买卖为生。
管仲出的本钱没有鲍叔牙多,可是到分红的时候,他收了应得的那一份,还要再添点儿。
鲍叔牙手下骂管仲贪得无厌,鲍叔牙替他辩解说,他家里人口多,开销大,我自愿让给他。
管仲带兵胆小怕事,手下士兵不满,而鲍叔牙却说,管仲家有老母,他为了侍奉老母才自惜其身,并不是真的怕死。
鲍叔牙百般袒护管仲,是因为他知道管仲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只是还没有机遇施展。
管仲感叹道:‚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就这样,他们成了莫逆之交。
后来,管仲在鲍叔牙的极力推荐下,成了齐国宰相,帮助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2、学会欣赏有益健康欣赏能使人产生一种轻松、愉快和满足感,人的心灵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净化与调适。
同时,欣赏还能开阔人的视野,充实生活并增添生活情趣。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人的精神状态与肌体健康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作为一种审美活动,欣赏往往能够促使人进入一种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
这对于身心健康,自然是大有益处的。
欣赏并不神奇,学会欣赏也不需要多么高深的艺术水平。
只要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日常生活中可供欣赏的客体随处都是,譬如就在我们的家中,阳台上栽培的花草、墙壁上张贴的字画、案头陈设的工艺品、水族箱里喂养的金鱼等等,它们都无时不在向主人展示自己的美。
如果你在茶余饭后静静地专注地观赏它们几分钟,便会生出一种难以言传的愉悦感来。
又如人们平常所说的‚自赏‛,即品味自己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劳动成果,这也不失为一种高雅的养生之道,比如在观赏自己精心创作而成的一篇文章抑或一幅字画时,往往都会获得一种极大的精神满足、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读好书是欣赏,听音乐是欣赏,看优秀的电视节目是欣赏,走出家门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好景色同样是欣赏,生活中到处都有可供欣赏的客体。
学会欣赏,它会让你的生活更有诗意,让你在获得精神享受的同时,进而获得心身的健康。
3、学会欣赏凄美的往事应该说,每个人都会有,而且一定会有,那种凄美的往事,这一种记忆中的伤感,是每个人心目中的唯美所在。
因为它无法实现,所以才美。
不管别人是怎么去面对这种伤感的,但你须学会怎样去欣赏那种伤感。
在有酒的时候,在寂清的时候,在无聊的时候,翻出来慢慢回味。
或许在不多久的以后,你会把这种伤感当做一个故事,细细地告诉你的爱人,让她和你一起共同体会故事中的美丽。
我不会为了过去而逃避,因为我已经知道珍惜今天的可贵,就象珍惜昨日一样,我懂得怎样去欣赏。
世事本无常,把握现在才最重要。
放眼前方,有谁说,秋风下,那片落叶不美?4、学会欣赏自己的学生曾读过这样的一个故事:台湾作家林清玄当年做记者时,曾经报道了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
他在文章的最后,情不自禁地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又是那么斯文有气质,如果不做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没想到,这句话却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
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店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使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的确,如果没有林清玄当年对小偷的‚欣赏‛和期盼,恐怕也就没有他今天的事业和成就。
不难看出,欣赏对人生多么重要啊!当然,我绝对无意把学生比作小偷,但小偷尚且能因‚欣赏‛而改过,学生为什么不能因欣赏而奋发呢?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欣赏,老师的欣赏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有时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我认为,做一个老师,首先要学会欣赏!学生当然会缺点多多:没有集体荣誉感,没有团结的精神,没有劳动观念,对老师过分挑剔,对自己要求过松,骄傲自满,自私自利。
结果是老师挑剔学生,学生挑剔老师,工作没法打开。
但只要老师尝试从另外的角度来看自己的学生,发现他们也有很多的优点:勤奋、积极、向上,在学习上不甘落后于人,有远大的理想,个个都想争第一。
这时,老师们会发觉,自己的学生也有这么多的‚亮点‛!这些‚亮点‛,老师应该欣赏!欣赏是一种信任和肯定。
对学生来说,没有什么东西比老师的赏识更值得自豪的了。
有一个女生在日记中这样对我说:‚能得到老师的赏识是最值得自豪的,我只有在你写给我的话中,才能真切地感受到你对我的关注。
‛的确,在学生看来,老师对他们的赏识是一种信任和肯定。
老师的欣赏,就是对学生的信任和肯定,而这正是学生工作和学习的最大动力!欣赏是一种激励和引导。
想不到,真的想不到,那么一点点的欣赏,对老师来说轻而易举,对学生却有这样大的作用!欣赏的确能引导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
欣赏是一种理解与沟通。
原来,在你欣赏自己的学生的同时,肯定也教会了学生去欣赏别人。
人与人能互相欣赏,还有什么不能沟通呢?师生之间能互相欣赏,还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呢?学会欣赏吧,欣赏是一种美德。
老师学会欣赏学生,这是师生之间理解和沟通的一个有效途径。
5、屠格涅夫与托尔斯泰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斯帕斯科耶打猎时,无意在松林中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
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名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
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两岁丧母,七岁失父,是由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屠格涅夫更是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和关注。
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名鼎鼎、写《猎人笔记》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就称赞你。
他说:‘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惊喜若狂,他本是因为生活的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的寂寥,并无当作家的妄念。
由于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于是一发而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具有世界声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
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源,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之善念。
因此,学会欣赏,应该是一种做人的美德,肯定了别人也是肯定了自己,诚如爱默生所言:‚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了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6、学会欣赏与赞美你懂得欣赏吗?你会赞美吗?就像古代诗人将那原本毫无生机的月球赋予了‚月照花林皆如霰‛的柔情一样;你不是也陶醉于‚星垂平野阔,风涌大江流‛的美景之中吗?你与朋友的交往中,若只把发生的点点滴滴当作过目云烟,而忽视了平凡中的一丝亮迹,那又何必相逢呢?试着用你心灵的视力去观察每一个人吧,你发现的每一处闪光点都会成为黑夜中的一点星光,只有到了繁星不满苍穹时,不仅是自己,其他人也会与你共同分享这份激情与喜悦。
大家都一样,希望身边的人喜欢自己,希望自己的观点被别人采纳,希望别人重视自己,希望听到真诚的赞美,那么,你为什么不让这些并不难实现的愿望成为事实?‚尊重他人,满足对方的自我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