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EXCEL公式和函数的应用》二课时教学设计

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EXCEL公式和函数的应用》二课时教学设计

观察、思考
听教师讲解公式的相关概念和使用。
让学生了解公式的相关概念,理解公式在Excel中的运用,为学习函数打好基础。
任务二:初步认识函数
任务完成方法:
1.教师结合已经计算出总分的“初一年级体育成绩统计表”,向学生分析讲解SUM、AVERAGE函数的使用。
点拨归纳:
Excel中所提的函数其实是一些预定义的公式,它们使用一些称为参数的特定数值按特定的顺序或结构进行计算。用户可以直接用它们对某个区域内的数值进行一系列运算,如分析和处理日期值和时间值、确定贷款的支付额、确定单元格中的数据类型、计算平均值、排序显示和运算文本数据等等。例如,SUM函数对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进行加法运算。
教师讲解演示SUM、AVERAGE函数使用,正确录入使用方法。教师在演示过程中,指出函数的功能并强调该功能、操作方法、参数如何输入,使用时要注意什么地方?
观察、思考
听教师讲解函数的相关概念和使用。
观察操作,掌握注意事项
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初步留下函数使用方法的印象。
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的进行学习,并注意与生活的联系
3.学习网站。
【自我评价】
1、重视了对学生学习模式的改革,以过程评价为主,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发展。与学生亲切的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
2、本节课学生都能自主学习,但是缺少小组内的交流,学生遇到困难很少会去请教小组内的成员,而是问老师或关系特好的同学。在今后教学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与能力,使他们愿意合作,学会知识,同时也要注意小组成员的搭配要更趋合理和合情。
2.用SUM、AVERAGE函数对工作表数据求和及平均值
3.其它常用函数的使用
指出学生中存在的不足,强调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作业】
P125实践与提高1 2 3
【附录】
教学资料及资源:
1.登录甘肃省信息技术课程网站(网址:http://)下载相关章节课程配套资料。
2.自已制作教学用的“初一年级体育成绩统计表”,供上课向学生展示和学生上机操作使用。
利用sum函数求张超的“体育径赛总分”。
任务3.求图6-4-2中初一年级的“100米平均分”。
方法:参考P124“做中学”计算方法,利用average函数求初一年级的“100米平均分”。
利用average函数求初一年级的“100米平均分”。
1.学生自学“做中学”完成任务
2.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3.归纳点拨:
演示sum函数的使用
[教师针对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适时的进行点拨、指导]
方法:请1—2位操作较好的同学演示操作。
通过再次强化,进一步加深对重点难点的理解
拓展
延伸
1.P123练一练:改变张超100米成绩,看一看成绩表结果有何变化?
2.P124自主探索“棋盘上的麦粒”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教学
小结
1.Excel公式和函数概念的理解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甘肃教育、甘肃声像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一册模块六《计算机数据处理》第四节教学内容。本节主要让学生理解Excel公式和函数的概念,掌握用SUM、AVERAGE函数对工作表数据求和及平均值,了解一些其它的常用函数的使用。本节课利用网络环境,创设信息化的教与学环境,利用学生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例子,让学生从亲身的感受中说、做、学,优化教学过程,改进学习方式,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同学交流合作,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来学习知识。通过自己的讨论交流进行探索和实现问题的解决,形成一定的知识解决模型,并最终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3、本节课内容多,学生学的东西很多,在环节设置上应再合理、紧凑些。每个环节要渗透的知识点教师把握还不是很准确,应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引导学生学会知识,顺着学生思维走,尊重学生。
2、引导学生思考:应该怎么去计算总分和平均分?
3、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公式、函数的运用。
观察教师展示的范例。
讨论,回答教师提问。
在活动中提供给学生丰富的资料,提供给学生交流、补充的机会,真正体现出公式函数的优势。
任务
驱动
探索
新知
任务一:公式认识
任务完成方法:
1.教师结合已经计算出总分的“初一年级体育成绩统计表”,向学生分析讲解公式的相关概念。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理解Excel公式和函数的概念,掌握用SUM、AVERAGE函数对工作表数据求和及平均值,了解一些其它的常用函数的使用。
教学难点:Excel公式、函数的综合运用。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
过程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
情境
导入
新课
1、教师出示“初一年级体育成绩统计表”
点拨归纳:
公式是EXCEL工作表中进行数值计算的等式。公式输入是以“=”开始的。简单的公式有加、减、乘、除等计算。
Excel公式基本特征:
1.全部公式以等号开始
2.输入公式后,其结果显示在单元格中。
3.当选定了一个含有公式的单元格后,该单元格的公式就显示在编辑栏中。
例如
=3*6-2
=A2+B16
=C4/A6
公式和函数的应用(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
【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EXCEL的基本操作是甘肃教育、甘肃声像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教材第一册模块六《计算生,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对Excel学习一三节,能熟练打开和保存Excel工作簿文件,对Excel的基本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对工作表的编辑和修饰及数据填充进行了上机实践操作,这对本节的学习有较大的帮助。
实践
操作
任务1.根据已知学生的体育成绩,求出所有学生的总分。
方法:参考P122“做中学”计算方法,利用自动求和按钮计算总分。
利用自动求和按钮计算所有学生的总分
自主学习完成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
任务2.打开“初一年级体育成绩统计表”,利用sum函数求张超的“体育径赛总分”。
方法:参考P123“做中学”计算方法,利用sum函数求张超的“体育径赛总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Excel公式和函数的概念,掌握用SUM、AVERAGE函数对工作表数据求和及平均值,了解一些其它的常用函数的使用。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过“创设任务——探究学习——教师点拨演示——强化练习”,最终完成教学任务,学会公式和函数的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会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养成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