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层财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财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财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
近几年来,笔者参与了财政财务审计,审计中发现基层财政管
理还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以下这些问题还普遍存在,需引起重视,并切实加以整改。

(一)预算管理水平不高。

一是预算编制无细化,有的基层财政预算就是切块打包,如行政、财政、经管、以钱养事、一事一议、社会事务等无款项。

二是预算执行无控制,预算与执行两张皮、以拨列支,预算拨款就是预算支出,预算没有约束力。

三是
预算执行无决算,年度决算办理不完整,有的年度结余几百万,
有的年度赤字几十万,这都不正常。

(二)政府采购管理不紧。

一是列入预算的政府采购管理事项,不进政府采购,预算缺乏刚性约束。

二是属于政府采购管理范畴
事项没有编预算,政府采购预算缺乏全面性。

三是政府采购计划
性不强,采购单位规模小且零散、采购方式单一。

(三)会计基础工作不扎实。

一是会计总账与明细账不符、记账凭证与汇总凭证不符、汇总凭证与原始凭证不符。

二是会计科
目运用张冠李戴、往来款项列支出、未报账发票冲抵现金、购置
固定资产只列支出不记资产、不同单位的原始凭证出现在一本记
账凭证里。

三是会计报表、账面现金出现红字,会计、出纳长期
不对账,不盘点现金。

(四)财政票据管理不严。

一是票据随意发放,非部门预算单位和个人领用,发放票据数量不加控制。

二是票据发放时登记不全,核销不及时,一本收据使用多年。

三是利用财政收据收取资金,不及时缴入财政管理,坐收坐支,自收自用。

(五)套取资金不入帐。

一是开具虚假的办公用品、电脑耗材、维修费发票入帐,利用宾馆、饭店、胶印打字社、旅行社等商业
经营单位虚开或多开费用发票入账,使用过期或不相关联发票入帐,套取现金,用于不合规开支。

二是票据种类使用不规范,收
款收据、外购收据、行政事业性收据收罚没收入,收款收据收行
政事业性收费,逃避财政监督;用收款收据、收费收据收经营性
收入,逃避税收。

三是私自外购收据,截留收入、转移资金,私
设“小金库”,开设存折或直接坐收坐支、挥霍浪费、给少数人
徇私舞弊。

(六)原始凭证审核把关不严。

一是基本要素填写不全,无品名、无规格、无单价、数量、无单位、无金额。

二是大额费用发
票无内容清单和使用去向。

三是费用支出经办人、部门负责人证实、分管领导审核、财务负责人复核、主管领导批准等审批流程
不齐。

(七)转移不合规收支。

一是将部分超规定超标准的收支转移至单位工会、食堂、下属单位或相关项目、单位。

二是部门职能
利益化,采取不收、少收,以物顶款、变相解决部门问题,收回
的物品、车辆不上交,截留自用。

三是在往来科目中列收列支,
将房租等经营性收入、捐赠赞助等公益性收入挂往来科目,将不
合规支出在往来科目中冲抵收入款项,既隐瞒了收支,又规避监
督管理。

(八)基本建设管理不规范。

一是项目建设程序不合规,缺项目申报、缺立项批复、缺项目竣工验收、缺项目决算。

二是工程
管理不合规,工程“四制”管理不健全,项目招投标、合同监理
执行不到位。

三是项目结算不合规,合同、验收、决算等不齐全
进行结算。

四是工程款发票不合规,普通的发票、白条入账、逃
避税收。

(九)违规发放津补贴。

一是违规发放加班、值班、伙食补贴、绿化先进、征收奖等。

二是在会议费中发放资金、补贴。

三是在
所属单位发放津补贴。

(一)加强财政法规制度学习。

一是学习好新预算法。

从预算法总则,预算管理职权,预算收支范围、预算编制、预算审查和
批准、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决算、监督、法律责任到附则,逐
章逐条,领会新预算法精髓,用预算法引领财政管理工作。

二是
学习好其他财经法规制度。

要系统学习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国
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购法及实施条例、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政体制结算办法等。

通过学习财经法规制度,提高人员业务素质和会计核算技能水平。

(二)加强项目建设程序管理。

一是项目申报与批复。

项目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对拟建项目提出报批申请,项目批复后才能
安排计划。

二是项目可行性研究。

具体论证和评估项目在技术和
经济上是否可行,并对不同方案经行分析比较。

三是项目设计。

项目应当进行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四是项目建设前准备。


期征地拆迁,“三通一平”(水电路通、场平)到位,落实施工力量,组织物资订货,供应及其他准备。

五是项目组织施工。

取得
施工许可才能开工。

六是项目竣工验收。

一般小项目组织甲方、
乙方、设计、地勘等单位专业验收,并出具竣工验收报告;大项
目组织综合验收,在专业验收基础上,邀请专家和相关职能部门
参加,出具专家验收报告。

(三)加强工程管理制度管理。

一是项目法人制。

全面负责工程项目策划、负责工程建设和管理。

二是招标投标制。

按照规定
进行招投标或者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运作交易。

三是工程监理制。

招标聘请有资质的监理单位负责工程建设和设备制造的全过程监管,代表项目法人全面负责施工和制造过程中的质量、进度、造价、安全等监管。

四是合同管理制。

项目法人通过法规,以合同
方式将建设管理目标与责任分解并延伸到施工方、勘测方、监理方、设计方等,各负其责。

五是工程施工现场签证制。

施工中涉
及合同价款之外的事项
作签证。

六是工程预决算及审计制。

工程必须要有预算
和决算,政府投资项目应当进行审计。

(四)加强现金使用管理规定。

一是库存现金限额管理(主要对非零户管理单位),既要满足单位日常零星支付需要,又要防止现库存现金过多。

二是收入现金及时上缴财政,经常盘点库存现金。

三是严禁大额现金支付款项,大额支付必须通过银行账户结算。

四是严禁坐收坐支、白条抵库、借条抵库、发票抵库等。

(五)加强财务报账程序审核。

单位财务收支审批范围,审批人员、审批权限、程序及责任都有明确规定。

一是明确财务审批人员和审批权限,大额支出事项民主决策、民主理财。

二是明确财务审批程序,对原始凭证是否符合规定,发票要素是否齐全,报销发票是否有相关文件、决定、合同及相关文书,购买实物是否入库验收,发票或附件上是否有经办人、经手人、证明人、分管人、主管人签字。

三是明确财务收支中违反财政法规制度的责任人和领导人员的相应责任,对审批事项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效益性、要有判断,预算法、会计法和国务院违反财政法规行为处罚规定等有规定。

(六)加强纪律规矩监督检查。

一是单位“三公”经费、会议费支出要严格控制。

二是“小金库”要严禁。

所有收支必须全额入账。

三是专项经费要专用。

专项资金专款专用,项目资金专项专用。

四是工会经费要合理使用。

按照工会经费收支管理使用办法,正确核算,合理使用。

五是津补贴发放要规范。

严格规范津补贴政策执行,遏制公务员工资改革后出现的乱发溢补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