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期中单元检测试卷(时间:120分钟,分值:100分)一 、积累与运用( 共26 分)1.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 )(2分)A .滞留(zh ì) 麾下(hu ī) 诘难(ji é) 重蹈覆辙(zh é)B .旁骛(w ù) 亵渎(xi é) 聒噪(gu ō) 一抔黄土(p éng )C .睿智(ru ì) 陨落(y ǔn ) 相契(qi è) 廓然无累(gu ó)D .扶掖(y è) 恣睢(z ì) 别墅(y ě) 庶竭驽钝(sh ù)2.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 )(2分)A .脑羞成怒 泥民百姓 断章取义 谀词B .狼狈不堪 刻骨铭心 无与伦比 嗤笑C .歇斯底里 根深帝固 怀古伤今 潮迅D .涕泗横流 一愁莫展 面面相觑 桑梓3.下边有语病的一句( )(2分)A .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B .事实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C .在知识的海洋中,使我们感到自己的深深不足。
D .学校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2分)A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B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C .生活中,人们往往因立场和角度不同而对事物的看法有所不同乃至完全不同,这种情形是屡见不鲜的。
D .人类在与大自然的较量中,最直接、最经常的对手是悄无声息的气候。
5.用正楷字默写(7分)①帘卷西风, 。
○2《山坡羊·骊山怀古》中,表达主旨的诗句是“ ; .”○3力尽不知热, 。
○4 ,只有香如故。
○5鸡声茅店月, 。
○6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
○7陆游《卜算子。
咏梅》)写出“梅”高洁坚贞品质的词句 6.名著阅读(5分)A 相了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扳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1这段文字出自古典名著《 》,文段中的A 的姓名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2在名著中这个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是(2分)③请你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关于A的另一个故事:(1分)7.综合性学习(共6分)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作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茁壮成长。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同学们学习了他的不少作品。
为了展示学习成果,班上将开展“读鲁迅作品,学鲁迅精神”的读书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①辨识作品小晴收集了鲁迅的四篇作品,请你帮她选出不属于《朝花夕拾》的一篇。
()(2分)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B.《故乡》C.《藤野先生》 D.《阿长与<山海经>》②拟串联词串联词一般需要在两个环节中间穿线搭桥,既要关照先前,又要引导其后,渲染蓄势,把活动的两个环节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恰倒好处地调动活动的气氛。
本次读书活动,有介绍鲁迅作品内容的环节。
小洋向同学们介绍了《社戏》,接下来将由小云介绍《故乡》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串联词,将两个同学介绍的内容衔接起来。
(要求:串联词要扣住文内容,60~90字)(2分)③探究名言下面是小鹏摘抄的鲁迅名言,这些名言反映了鲁迅的哪些精神?请你分别用四字词语概括。
(概括出三种精神即可)(2分)名言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名言二: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名言三: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名言四:单是说不行,要紧的是做。
名言五: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8.诗词鉴赏,完成9--10题(4分)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9.上阕实写,词人写了哪两个行为来表现她的愁苦?(2分)10.赏析诗词末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表达作用(2分)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3题。
(10分)克隆快乐在教学《凡卡》一课时,我刻意设计并且营造一种十分悲怆的气氛,目的是让孩子们深切地感受旧俄国社会穷苦孩子悲惨的命运,激发学生对凡卡的同情和对沙皇黑暗统治的痛恨。
在课尾时,我满怀伤感地对学生讲述道:“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凡卡提心吊胆好不容易有机会写成的这封信,却是一封无法让爷爷收到的‘死信’,可九岁的凡卡哪里知道这些呀!他依然编织着自己最美丽的梦。
这个结局似喜实悲,暗示凡卡甜蜜的希望将变成痛苦的失望,凡卡的悲惨生活还将继续下去……”我从孩子们脸上凝重的表情中享受到了一种成功的愉悦,心里暗暗为自己的“煽情艺术”叫绝,此时我又趁热打铁说:“今天的作业就以《凡卡寄信以后》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下课铃响后,我拿着课本,迈着最轻快的步子回到办公室,期待着孩子们的“杰作”,我知道他们已经有动于衷了。
当我阅读完学生的习作后,惊异地发现大多数学生虽写出了凡卡盼望亲人的急切心情,却没有写凡卡饱受毒打的痛苦和悲惨死去的场面。
相反,他们却着力描述凡卡日后生活的幸福。
有的写老板突然良知觉醒,改变了对凡卡的态度;有的写一位有钱的好心人收养了凡卡;有的写凡卡成功逃跑,和爷爷一起过上幸福生活……面对办公桌上的这摞作文本,我迷惑了,茫然了:学生为什么会这么写?这明明不符合事实,是我没把当时的历史背景介绍清楚?还是我没把文章分析透彻呢?……一串串疑问像一张张底片被清洗出来,令我无法动笔批阅,于是作文一本都没改,先听听孩子们的想法再说吧。
第二天的作文讲评课上,学生们愤愤不平的情绪,击溃了我所有的假设。
课堂已经没有了先前的平静,孩子们争着表白自己的心声——咱们班最有爱心的李露露最先发言:“凡卡够可怜的,我们为什么不能给他一点点生存的希望?老师,你真残忍,人家契诃夫就不忍心看着他死,所以文章才嘎然而止,你却要借我们的笔让他死。
”我哑然了,原来她是这么理解作者意图的,我备课时可从来没这样想过。
腼腆的高阳说:“要是凡卡还活在我们身边,我一定会把自己的棉衣、皮鞋、面包给他寄去,希望他能像我们一样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黄子涵没容高阳说完就抢着说:“还有我的动画碟片和游戏机。
”在同学们的笑声中,他不好意思地又坐下了。
……咱们班的班长见同学们情绪稍微平静时,接过话茬,无限感慨地说:“要是快乐也能克隆,那该多好啊!”教室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我不知道这掌声是送给班长的,还是送给凡卡的。
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心灵里储存的就是阳光,原来孩子们在用自己的“仁爱”给绝望的凡卡找一个生命的出口。
为什么要用我的成熟来禁锢他们的童真呢?为什么要用我的评判来折断他们想象的翅膀呢?切不能用我们的沉重去凝固孩子们美丽的心灵!11.概括文章故事情节(字数在15字以内)。
(2分)12.根据提示品析下面句子在表达上的妙处。
(4分)(1)一串串疑问像一张张底片被清洗出来,令我无法动笔批阅。
(注意修辞手法)答:(2)切不能用我们的沉重去凝固孩子们美丽的心灵!(注意“凝固”一词)答:13.读完全文后,你对题目“克隆快乐”的含义有了哪些认识?(2分)答:(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
(8分)公交车上的赢家——萧萧眉儿①和儿子上了公交车,车上已经没有空位了。
公交司机开车很鲁莽,碰上转弯和路口时就来个冷不丁的减速。
我一手抓紧拉环,一手抓紧儿子的胳膊,儿子则抱紧我的腿,我们就这样在车厢来回晃荡了两站,终于等到旁边座位上的人下车,我赶紧捡了便宜似地把儿子推到座位上占住,然后自己也挤着坐下了。
②舒了口气,一抬头,发现一个60多岁的老伯就站在我们旁边。
尽管我刚挂完吊针,脑袋还在药物反应和车厢震荡的双重作用中没有落到实处,但我仍强打起精神拍拍儿子的肩膀,儿子转头看见老爷爷,马上会意,跟我一同站起来把座位让开。
我拉拉老伯的袖子,指指座位说:“您赶紧坐吧。
”老人“哦”“哦”地应着,慢慢挪动着身体正要落座,一个年轻女人拉着一个和儿子差不多大的小女孩迅速斜插过来,那女人身形极为灵巧,斜插过来时就已经保持了坐姿,所以很容易就在老人准备落座而拱起的臀部和座位之间插进去,坐定了,年轻女人迅速恢复优雅的姿态,她用中指在老人不明就里的后背上轻轻一点说:“干什么呀!”老人闻声回头,赶紧站直了身体,一脸的窘迫。
③我吃惊地看定了面前这个从容优雅的女人,还没有等我说什么,她抬起头,也同样看定了我,丢出一句话:“这座位是你的吗?”说完了,完全不屑于知道答案的样子扭过头去,顺便把她美丽的女儿往身边拢了拢。
④我没想到会碰到这么有个性的女人,更没料到她会先我而问出这样一句有个性的话来,我一时间哑口无言地站在那里。
这时,儿子在身下轻轻碰碰我,说道:“妈妈,阿姨问你这个座位是不是你的?”我无奈苦笑,尽量和颜悦色地回答儿子:“阿姨没有问妈妈,她在问自己呢!”儿子有些奇怪,回头看看那女人,她正傲然注视着窗外,一副凛然的样子。
儿子又看女人怀里的小女孩,小女孩也正看着他,于是,儿子就把同样的问题拿来和小女孩交流:“这个座位是你们家的吗?”小女孩细声细气地回答:“不是。
”儿子释然地点点头说:“哦,也不是我们家的。
”过了片刻,也不知儿子哪来的突发的智慧,他又一本正经地补充一句:“我还以为这位置是你们家的呢!”话一说完,周围的人都呵呵笑起来。
前面一个中年人站起来把那位老人让到座位上,旁边一个中学生也站起身,把我和儿子让过去坐下。
我们落座的过程中,儿子很骄傲地被几个乘客赞赏地摸了摸脑袋。
⑤我紧紧地搂住身边的儿子,我明白,我宁可输掉许多次世俗的较量,也决不能输掉儿子。
14读第②段横线上的句子,儿子会意了什么呢?儿子的行为是偶然的吗?(2分)15.“我”为什么“我紧紧地搂住身边的儿子”?(2分)16.“我吃惊地看定了面前这个从容优雅的女人。
”“我”为何而“吃惊”呢?(2分)17.说说你对文中“儿子”、“我”或者“年轻女人”的印象。
(2分)(三)阅读下面的文言诗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12分)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