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方课程教案(一上)

地方课程教案(一上)

一、我的家乡在哪里1、云南的位置【教学内容】地方课程一年级上册第1页内容。

【教学目标】1、在了解家乡的基础上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学会辨认、查找地图,知道家乡在祖国的地理位置。

3、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认识云南省的位置。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在地图上查找云南省以及家乡的大致位置。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边欣赏歌曲,教师谈话:家乡在你的眼里又是怎样的呢?2、学生述说,揭题板书。

二、看地图,找家乡1、认识祖国的地图大屏幕出示中国政区图,看看中国的形状像什么?2、看地图,找云南省的位置(1)让学生在中国政区图上将云南省找出来,涂上颜色。

(2)讨论:云南省在中国的什么位置,云南省的形状像什么?(3)让学生在云南省政区图上将省会昆明市找出来,涂上颜色。

3、找家乡的大致位置(1)教师介绍:禄丰县在昆明()省()县”来说话。

三、课堂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只有我们都热爱自己的家乡,努力建设家乡,家乡才能富裕,国家才能富强,爱祖国要从爱家乡、建设家乡做起。

2、省会昆明【教学内容】地方课程一年级上册第2页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昆明的美,以及他为什么叫春城。

2.了解昆明的一些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知道昆明为什么叫春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知道我们国家哪些城市的别称吗?春城是指哪座城市呢?为什么被称为春城?2、揭示课题3、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二、认识昆明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说一说昆明为什么叫春城?2、学生读课文第一段回答。

因为昆明气候温和四季如春,所以我们称它为春城。

3、教师补充介绍昆明。

(1)昆明地处低纬度高原,天气常如二、三月、花开不断四时春,人称“春城”,是云南省的首府,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云贵高原中部,云南省东部,滇池盆地北部,三面环山……(2)昆明四季温暖如春,全年温差较小,市区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最热时月平均气温19℃,最冷时月平均气温7.5℃。

虽然昆明有“春城”的美称,但但一日之间有四季……4、欣赏昆明图片,感受昆明之美。

三、课堂小结,共享昆明之美1、完成第五页“想一想,做一做”,小组内交流分享。

2、说话练习:昆明是一个()的城市!四、作业布置:二、家乡的山水1、云南第一峰——卡格博峰【教学内容】地方课程一年级上册第7页内容。

【教学目标】1、了解云南第一峰卡格博峰地理位置。

2、培养学生对云南山水的热爱之情,感受云南第一峰的美丽神奇。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说清卡格博峰的位置【教学准备】卡格博峰图片、云南省地图。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欣赏卡格博峰图片,感受美丽。

2、引入课题:云南第一峰——卡格博峰。

二、合作学习,走进卡格博峰1、自主学习课文,勾画了解到的知识。

2、小组内交流。

3、分享成果:卡格博峰是云南第一高峰,在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内。

4、在地图中找出卡格博峰位置。

三、欣赏图片,感受美丽1、欣赏卡格博峰图片,再次感受美丽2、课堂小结,回顾所学:云南第一峰是()。

2、动植物的乐园——高黎贡山【教学内容】地方课程一年级上册第9页内容。

【教学目标】1、了解云南动植物乐园——高黎贡山。

2、培养学生对云南山水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说清高黎贡山的特点,感受高黎贡山的美丽。

【教学准备】高黎贡山图片。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谈话导入:有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被称为云南的动植物乐园,那就是高黎贡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美丽的地方吧!2、引入课题:云南动植物乐园——高黎贡山。

二、合作学习1、了解高黎贡山地理位置及特点。

2、看插图,了解高黎贡山特有的动物和植物。

(1)植物:桫椤、秃杉等。

(2)动物:灰叶猴、蜂猴等。

3、欣赏卡云南动植物乐园——高黎贡山图片,感受美丽与神奇。

三、拓展小结1、完成课后“想一想,做一做”:说说你周围的山名,山里有哪些动植物?2、课堂小结:高黎贡山是云南的动植物乐园!四、作业布置:3、乌蒙红土地【教学内容】地方课程一年级上册第16页内容。

【教学目标】1、了解云南的红土地。

2、培养学生对云南山水的热爱之情,感受云南红土地的神奇。

【教学重难点】了解红土地特点。

【教学准备】乌蒙红土地图片。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欣赏乌蒙红土地图片,感受红土地色彩的绚丽。

2、引入课题:乌蒙红土地。

二、合作学习1、自主学习课文,勾画了解到的知识。

2、小组内交流:我看到了什么?3、分享成果:(1)欣赏图片,感受红土地色彩美丽。

(2)学生说,教师补充讲解,了解乌蒙红土地的特点。

三、拓展小结。

1、完成课后作业:用彩笔涂画出最美丽的红土地。

2、课堂小结:红土地是云南的特色,是最美丽的风景线。

四、作业布置:4、三江并流【教学内容】地方课程一年级上册第20页内容。

【教学目标】1、了解三江并流现象。

2、培养学生对云南山水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说清三江包括那三条江,并能讲情三江并流现象。

【教学准备】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图片及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谈话导入:2003年7月2日,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式通过,将云南省的三江并流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引入课题:三江并流。

二、合作学习1、了解“三江”三江:包括金沙江、澜沧江、怒江。

2、看图片,分别了解三条江的情况。

3、教师讲解并出示图片,演示三江并流现象。

三、拓展小结1、完成课后“想一想,做一做”:说说三江并流,指的是那三条江?2、课堂小结:三江并流是世界遗产,是值得我们骄傲的自然景观。

四、作业布置:5、国际河流——澜沧江【教学内容】地方课程一年级上册第25页内容。

【教学目标】1、了解国际河流——澜沧江,知道他途经那几个国家。

2.培养学生热爱云南山水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了解国际河流——澜沧江,知道他途经那几个国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云南地图。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有这样一条河流,途径六个国家,被称为云南的河流主动脉,他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澜沧江,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他。

2、揭示课题:国际河流——澜沧江3、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二、小组学习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说一说澜沧江的源头?2、学生读课文第一段回答。

澜沧江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脉。

3、教师补充:(1)澜沧江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越南、柬埔寨六个国家,是一条国际河流。

(对照地图)(2)澜沧江上建有多个发电站,为我们供电。

4、欣赏澜沧江图片,感受澜沧江之美。

三、课堂小结1、完成第29页“想一想,做一做”:澜沧江流过那几个国家?2、课堂小结:澜沧江是一条()河流!四、作业布置:6、云南最大的湖泊——滇池【教学内容】地方课程一年级上册第30页内容。

【教学目标】1、了解云南最大的湖泊——滇池。

2、培养学生对云南山水的热爱之情,感受云南最大的湖泊——滇池的美丽。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说清滇池的位置及特点,感受滇池的美丽。

【教学准备】滇池图片、云南省地图。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欣赏滇池图片,感受美丽。

2、引入课题:云南最大的湖泊——滇池。

二、合作学习1、自主学习课文,勾画了解到的知识。

2、小组内交流。

3、分享成果:滇池又叫“昆明湖”,是云南省最大的湖泊,也是我国十大淡水湖之一。

4、在地图上找出滇池的位置。

5、欣赏图片,感受美丽。

西山、海埂、大观楼、民族村图片欣赏,感受滇池的风光秀丽。

三、课堂小结云南省最大的湖泊叫(),又叫()。

四、作业布置:7、被称为“海”的湖泊——洱海【教学内容】地方课程一年级上册第35页内容。

【教学目标】1、了解洱海名称由来。

2、培养学生对云南山水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说清洱海的名称由来,感受大理洱海的美丽。

【教学准备】洱海图片,云南地图。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歌曲《蝴蝶泉边》引入。

有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是蝴蝶的乐园,在那有一个被称为“海”的湖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洱海!2、引入课题:被称为“海”的湖泊——洱海。

二、合作学习1、了解被称为“海”的湖泊——洱海地理位置及特点。

(1)洱海的名称由来。

(2)洱海的美丽传说。

(3)洱海的地理位置(云南地图)。

2、看插图及课件图片,了解洱海的独特美景。

(1)苍山洱海。

(2)洱海夕照。

三、拓展小结1、完成课后“想一想,做一做”:洱海的名字是怎样来的?2、课堂小结:洱海是大理的美景,位于大理点苍山东面,是云南省第二大湖。

四、作业布置:三、家乡的奇特景观1、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教学内容】地方课程一年级上册第40页内容。

【教学目标】1、了解云南山水的神奇特点。

2、培养学生对云南山水的热爱之情,感受云南山水的神奇。

【教学重难点】了解云南山水的特点。

【教学准备】云南山水图片。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欣赏云南山水图片,感受山水的神奇秀丽。

2、引入课题: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二、合作学习1、自主学习课文,勾画了解到的知识。

2、小组内交流:我看到了什么?3、分享成果:(1)欣赏图片,感受云南山水的美丽。

顺山而下的溪流、石林飞龙瀑布、罗平九龙瀑布群。

(2)学生说,教师补充讲解,了解云南山水的特点。

山水相依,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三、拓展小结。

1、用笔画出云南最美丽的山水。

2、课堂小结:山水相依,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是云南山水的特点,也正是这样的特点,让云南到处都是迷人的山水画,让游客有人在画中游得感觉。

2、山高峻,谷幽深【教学内容】地方课程一年级上册第43页内容。

【教学目标】1、了解云南山谷特点。

2、培养学生对云南山水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了解云南山谷特点。

【教学准备】云南山谷图片。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欣赏图片,感受峡谷的气势雄伟与险峻。

2、引入课题:山高峻,谷幽深。

二、合作学习1、欣赏图片,说感受:云南的山谷有什么特点?2、教师出示图片,感受山谷的险峻幽深。

(1)虎跳峡。

(2)怒江大峡谷。

(3)金沙江大峡谷。

三、拓展小结1、完成课后“想一想,做一做”:你见过瀑布和峡谷吗?你能说出一个瀑布或峡谷的名字吗?2、课堂小结:山高峻,谷幽深是云南峡谷的特点,吸引了许多游客来观赏!四、作业布置:3、最惊险的“桥”——溜索【教学内容】地方课程一年级上册第47页内容。

【教学目标】1、了解云南云南特有的“桥”——溜索。

2、培养学生对云南山水的热爱之情,感受云南人民的勇敢与智慧。

【教学重难点】了解溜索,感受云南人民的勇敢与智慧。

【教学准备】溜索图片,视频。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欣赏视频,感受溜索的惊险。

2、引入课题:最惊险的“桥”——溜索。

二、合作学习1、自主学习课文,勾画了解到的知识。

了解最惊险的“桥”——溜索。

2、小组内交流。

3、分享成果:(1)溜索形成的原因。

(2)溜索的作用。

(3)溜索的而制作材料。

4、再看视频,体会溜索的艰难与惊险,感受云南任命的勇敢与智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