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线性规划【考纲要求】1.了解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
2.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
3.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4.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
5.熟练应用不等式性质解决目标函数的最优解问题。
【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用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二元一次不等式Ax+By+C >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Ax+By+C=0某一侧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虚线表示区域不包括边界直线)要点诠释:画二元一次不等式0(0)Ax By C ++>≥或0(0)Ax By C ++<≤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基本步骤: ①画出直线:0l Ax By C ++=(有等号画实线,无等号画虚线);②当0≠C 时,取原点作为特殊点,判断原点所在的平面区域;当0C =时,另取一特殊点判断; ③确定要画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
简称:“直线定界,特殊点定域”方法。
考点二: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哪个平面区域的判断方法因为对在直线Ax+By+c=0同一侧的所有点(x ,y),实数Ax+By+c 的符号相同,所以只需在此直线的某一侧任取一点(x 0, y 0)(若原点不在直线上,则取原点(0,0)最简便).把它的坐标代入Ax+By+c ,由其值的符号即可判断二元一次不等式Ax+By+c>0(或<0)表示直线的哪一侧.要点诠释:判断二元一次不等式Ax+By+c>0(或<0)表示直线的哪一侧的方法:因为对在直线Ax+By+C =0同一侧的所有点(x ,y),数Ax+By+C 的符号相同,所以只需在此直线的某一侧任取一点(x 0, y 0)(若原点不在直线上,则取原点(0,0)最简便),它的坐标代入Ax+By+c ,由其值的符号即可判断二元一次不等式Ax+By+c>0(或<0)表示直线的哪一侧.考点三:线性规划的有关概念:①线性约束条件:在一个问题中,不等式组是一组变量x 、y 的约束条件,这组约束条件都是关于x 、简单的线性规划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区域简单应用不等式(组)的应用背景y 的一次不等式,故又称线性约束条件.②线性目标函数:关于x 、y 的一次式z=ax+by (a ,b ∈R)是欲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所涉及的变量x 、y 的解析式,叫线性目标函数.③线性规划问题:一般地,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问题,统称为线性规划问题. ④可行解、可行域和最优解:满足线性约束条件的解(x,y )叫可行解.由所有可行解组成的集合叫做可行域.使目标函数取得最大或最小值的可行解叫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要点诠释:在应用线性规划的方法时,一般具备下列条件:①一定要能够将目标表述为最大化(极大)或最小化(极小)的要求。
②一定要有达到目标的不同方法,即必须要有不同的选择的可能性存在;③所求的目标函数是有约束(限制)条件的;④必须将约束条件用代数语言表示成为线性等式或线性不等式(组),并将目标函数表示成为线性函数。
考点四:解线性规划问题总体步骤:设变量→找约束条件,找目标函数作图,找出可行域−−−→−运动变化求出最优解 要点诠释:线性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主要在两类问题中得到应用:①在人力、物力、资金等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如何使用它们来完成最多的任务;②给定一项任务,如何合理安排和规划,能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资金等资源来完成该项任务.【典型例题】类型一: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 例1. 用平面区域表示不等式组3122y x x y ≤-+⎧⎨≤⎩. 【解析】不等式312y x ≤-+表示直线312y x =-+右下方的区域,2x y ≤表示直线2x y =右上方的区域,取两区域重叠的部分,如图的阴影部分就表示原不等式组的解集。
举一反三:【变式1】画出不等式组3003x y x y x -+≥⎧⎪+≥⎨⎪≤⎩表示的平面区域并求其面积。
【解析】如图,面积为814;【变式2】由直线20x y +-=,220x y --=和10x +=围成的三角形区域(如图)用不等式组可表示为 。
【解析】122020x x y x y >-⎧⎪--<⎨⎪+-≤⎩【变式3】求不等式组⎪⎩⎪⎨⎧≤≥+≥+-3005x y x y x 表示平面区域的面积.【解析】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联立方程组得)25,25(),3,3(),8,3(--C B A 所以4121211112121=⨯⨯=⋅=h AB S ABC 例2. 画出下列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1) 0)1)((≤---y x y x ; (2) x y x 2≤≤【解析】 (1) 原不等式等价转化为010x y x y -≥⎧⎨--≤⎩或⎩⎨⎧≥-≤-10y x y x (无解),故点),(y x 在区域010x y x y -≥⎧⎨--≤⎩内,如图:(2) 原不等式等价为0020y x y x y >⎧⎪-≤⎨⎪-≥⎩或0020y x y x y ≤⎧⎪+≤⎨⎪+≥⎩,如图举一反三:【变式1】用平面区域表示不等式(1)1y x ≥+; (2)x y ≥; (3)x y ≥【解析】(1)(2)(3)例3.求满足不等式组⎪⎩⎪⎨⎧<--<-+>--155363232yxyxyx的整数解.【解析】设1l:230x y--=,2l:2360x y+-=,3l:35150x y--=,则由2360230x yx y+-=⎧⎨--=⎩,得)43,815(A,由23035150x yx y--=⎧⎨--=⎩,得)3,0(-B由236035150x yx y+-=⎧⎨--=⎩,得)1912,1975(-C于是看出区域内点的横坐标在)1975,0(内,取1,2,3x=,当1x=时,代入原不等式组有⎪⎪⎪⎩⎪⎪⎪⎨⎧-><-<512341yyy,即1512-<<-y,得y=-2,∴区域内有整点(1,2)-。
同理可求得另外三个整点(2,0)、(2,1)-、(3,1)-.举一反三:【变式1】求不等式组3220,440,260x yx yx y-->⎧⎪++>⎨⎪+-<⎩的整数解。
【解析】如图所示,作直线1:3220l x y --=,2:440l x y ++=,3:260l x y +-=,在直角坐标平面内画出满足不等式组的区域,此三角形区域内的整点(2,1),(1,0),(2,0),(1,-1),(2,-1),(3,-1)即为原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类型二:图解法解决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例4.设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311x y x y y +≤⎧⎪-≥-⎨⎪≥⎩,则目标函数42z x y =+的最大值为( )A .12B .10C .8D .2【解析】由约束条件311x y x y y +≤⎧⎪-≥-⎨⎪≥⎩可知可行域如图:平移2y x =-知在(2,1)A 处取得最大值10z =答案:B举一反三:【变式1】求z x 2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使式中的x ,y 满足约束条件⎪⎩⎪⎨⎧≤-+≥+-≥+-020*******y y x y x y x .【解析】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作出可行域(如图所示)作直线:x 2y 0l +=,把l 向右上方平移至1l 位置,即直线l 经过可行域上点A 时,l 距原点距离最大,且x 2y 0+>,这时目标函数z x 2y =+取得最大值.由方程组⎩⎨⎧=-+=+-07202154y x y x ,解得(1,5)A ,∴max z 12511=+⨯=. 把直线l 向左下方平移至2l 位置,即直线l 经过可行域上点B 时,由于x 2y 0+<,这时目标函数z x 2y =+取得最小值.由方程组⎩⎨⎧=+-=+-07302154y x y x ,解得(4,1)B -,∴min z 4212=-+⨯=-. 【变式2】给出平面区域如图所示,若使目标函数z x (0)a y a =+>取得最大值的最优解有无穷个,则a 的值为 .【解析】由题意结合图形可知,线性目标函数与可行域的一边界平行,可得53=a .【变式3】如果点P 在平面区域22021020x y x y x y -+⎧⎪-+⎨⎪+-⎩≥≤≤上,点Q 在曲线22(2)1x y ++=上,那么PQ 的最小值为( )A1 B1- C.1 D1【解析】不等式组22021020x y x y x y -+⎧⎪-+⎨⎪+-⎩≥≤≤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要求PQ 的最小值只需求出圆心(0,2)-到平面区域的最小值再减去半径1即可。
由图象可以知道圆心(0,2)-到平面区域的最小值就是圆心(0,2)-到直线210-+=x y 的距离 (垂足为A )所以d ==例5.已知x 、y 满足约束条件11y x x y y ≤⎧⎪+≤⎨⎪≥-⎩,求下列各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1)2z x y =+; (2)z x y =+.【解析】(1)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求出交点(2,1)A -,(1,1)C --,(0.5,0.5)B ,作过点(0,0)的直线0l :20x y +=,平移直线0l ,得到一组与0l 平行的直线l :2z x y =+,z R ∈. 可知,在经过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公共区域内的点且平行于l 的直线中,当l 经过点(2,1)A -时的直线l 所对应的z 最大,所以max 2213z =⨯-=;当l 经过点(1,1)C --时的直线l 所对应的z 最小,所以min 2(1)13z =⨯--=-.(2)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作过点(0,0)的直线0l :0x y +=,平移直线0l ,得到一组与0l 平行的直线l :z x y =+,z R ∈. 可知,在经过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公共区域内的点且平行于l 的直线中,当l 经过线段AB 上的所有点时的直线l 所对应的z 最大,所以max 211z =-=;当l 经过点(1,1)C --时的直线l 所对应的z 最小,所以min (1)12z =--=-.举一反三:【变式1】求35z x 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使式中的x 、y 满足约束条件5315153x y y x x y +≤⎧⎪≤+⎨⎪-≥⎩.【解析】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从图示可知,直线35z x y =+在经过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公共区域内的点时,以经过点(2,1)B --的直线所对应的z 最小, 以经过点35(,)22A 的直线所对应的z 最大.所以min 3(2)5(1)11z =⨯-+⨯-=-, max 35351722z =⨯+⨯=. 类型三:某些实际背景的线性规划问题.例6.某厂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甲种产品每件要消耗煤9吨,电力4千瓦,使用劳动力3个,获利7000元:生产乙种产品每件要消耗煤4吨,电力5千瓦,使用劳动力10个,获利1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