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危重症患者的中医护理常规

危重症患者的中医护理常规


(3)情志护理:避免不良精神刺激,多给心理诱导,增强患者信心。
(4)药物方法:当归12g、白芍12g、鳖甲15g,水煎服。 (5)针灸方法:发作时可针刺人中、合谷、涌泉、足三里,用泻法。


血不循径,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 阴,或渗出于肌肤的一类出血性病证。 多因感受外邪,饮食失调,情志过极,劳倦过度 及久病或热病之后,损伤血络或气不摄血所致。
(3)药物方法:荆芥12g 、柴胡12g、薄荷9g,水煎服。
(4)针灸方法:同风热袭表。
[辨证施护]
(三)热在阳明 1.主症 高热,汗出,口渴喜冷饮,心烦不安,面红,舌苔黄燥,脉洪 大或滑数。 2.调护原则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居室宜安静、凉爽,多饮水;可用各种物理降温法退热。 (2)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可多饮清凉饮料或食甘润多汁的瓜果。 (3)药物方法:生膏30g、知母10g、银花30g,水煎服;或用柴胡滴丸。 清热生津。
3)药物方法:生地30g、麦冬30g、白芨5g,煎水代茶饮。
4)针灸方法:同燥热伤肺。
(二)吐血
1.胃热壅盛
(1) 主症:脘腹胀闷,甚则作痛,吐血色红或紫黯,常夹有食物残渣, 口臭,便秘或大便色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调护原则:清胃泻火,化瘀止血。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病室空气清新,绝对卧床休息,呕吐时头偏向一侧。
3)针灸方法:重灸神阙,温针关元、涌泉、足三里。


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主要 表现的病证。 风寒湿邪,壅滞脉络,或热甚于里,消灼津液, 或阴血亏损,均可导致筋脉失养,而发本病。 现代医学中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 脑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膜炎、脑血管意外、 脑肿瘤、肠寄生虫病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高热 惊厥等,均可参照本证辨证施护。
粗,或有抽搐,尿黄赤,舌红绛而干,苔黄或焦黄,脉细
数或滑数。 (2)调护原则:清心开窍,泄热凉营。
(3)调护方法
1) 生活护理:居室应安静,光线柔和,通风良好;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持续氧气吸入,头置冰袋物理降温,抽搐时用开口器置患者上下磨牙 之间,以防咬伤舌头;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随时用温毛巾擦拭皮肤,
[辨证施护]
(一)外邪侵袭 1.主症:头痛,项背强直,恶寒发热,肢体酸重,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
2.调护原则:祛风散寒,解痉燥湿。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病室安静,光线宜暗,避免声光刺激。痉证发作时,立即去枕 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扣,用牙垫塞入上下臼齿间,注意保持呼吸 道通畅,必要时氧气吸入。在抽搐时,切忌强加约束,以免造成骨折。 (2)饮食护理:发作时应禁食,缓解后可予易消化、高热量流食。 (3)药物方法:羌活15g、葛根15g、白芍12g,水煎服。 (4)针灸方法:发作时可针刺或指卡人中、涌泉、合谷穴,用泻法。


以体温39℃以上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
外感风热、风寒、暑热、湿热、燥热及疫 毒等,均可引起高热。 现代医学中的急性传染性疾病、急性感染 性疾病、结缔组织病、血液病、肿瘤以及 中暑等以高热为主症者,均可参照本证辨 证施护。
[辨证施护]
(一)风热袭表 1 .主症 发热,微恶寒,有汗, 口微渴,咽喉红肿疼痛,或乳蛾肿 大,舌边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2.调护原则辛凉解表,清肺透热。 3.调护方法
(二)阳明热盛 1.主症 壮热,口渴喜冷饮,腹胀便秘,项背强急,手足挛急,甚则角弓 反张,舌红苔黄燥,脉弦数。
2.调护原则 清泄胃热,存阴止痉。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病室应安静,光线宜暗,避免声光刺激。痉证发作时,立即 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扣,用牙垫塞入上下磨牙间,注意保 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氧气吸入。在抽搐时,切忌强加约束,以免造成 骨折。注意液体的补充,保持大便通畅。 (2)饮食护理:发作时禁食,病情缓解后,可进易消化、高热量流食。饮食 宜清淡,忌辛辣、油腻,可饮绿豆汤、西瓜汁。昏迷者可予以鼻饲。 (3)药物方法:大黄9g、生地15g、麦冬15g,水煎服。 (4)推拿方法:痉后可按摩肩髑、曲池、神门、合谷、膝眼、阳陵泉、环跳、 承山。
2.痰浊蒙心
(1) 主症:神志模糊,语言不清,静而不烦,恶心呕吐,喉有痰声,面 色晦滞,或身肤俱黄,胸闷腹胀,舌苔白腻或灰腻,脉沉滑或濡缓。
(2)调护原则:健脾燥湿,涤痰开窍。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病室应保持安静、通风,温、湿度适宜;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止窒息;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随时用温毛巾擦拭皮肤,及时更换 衣裤及床单,注意及时翻身,防止出现褥疮。 2)药物方法:选用至宝丹。
(1) 生活护理:卧床休息,居室安静,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切忌汗 出当风,多饮水。
(2) 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半流质,忌用油腻辛辣之品;可 以西瓜汁、梨汁、橘汁等或用鲜芦根煎水代茶饮,亦可食用甘润多汁 的瓜果;高热不退者,可用酒精,或中药石膏水、薄荷水等擦浴。 (3)药物方法:选用柴胡滴丸。 (4)针灸方法:针刺大椎、曲池、合谷、风池,用泻法。
危重症患者的基础护理常规
⒌严密观察病情:专人护理,对病人生命体征、神志、瞳 孔、出血情况、SpO2、CVP、末梢循环及大小便等情况进行 动态观察;配合医生积极进行抢救,做好护理记录。 (1 )注意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给医师。
( 2 )保持各种管道通畅,妥善固定,安全放置,防止脱落、 扭曲、堵塞;严格无菌技术,防止逆行感染。随时检查各 种管道是否通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对诊断不明的急腹痛患者禁用镇痛药物。 ( 4 )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 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三)阴血亏虚 1.主症 素体阴亏血虚,或在失血、汗下太过之后,项背强急,四肢抽 搐,头目昏眩,自汗,神疲,气短,舌淡苔薄,脉弦细。
2.调护原则 滋阴养血,养筋缓痉。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 (2)饮食护理:饮食宜营养丰富,可食用百合粥、清蒸甲鱼等。多食水果, 可以乌梅15g、白糖适量,煎汤代茶饮。
3.阴虚肺热 (1) 主症:咳嗽痰少,痰中带血或反复咯血,血色鲜红, 口干咽燥,颧红,潮热盗汗,舌红,脉细数。 (2)调护原则:养阴清热,凉血止血。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病室宜安静,湿度适宜,卧床休息。
2)饮食护理:饮食宜用养阴清热之品,忌辛辣油腻。可用冰 糖黄精汤:以冰糖50g、黄精30g,水煮服。
及时更换衣裤及床单,注意及时翻身,防止出现褥疮。
2) 饮食护理:初发病者可暂时禁食, 由静脉补充水分和营养,病人神
志及吞咽功能恢复后,可给米汤、豆浆、果汁、菜汁、牛奶等,应及
时改为经口进食。
3)药物方法:选用安宫牛黄丸或清开灵注射液。 4)针灸方法:针刺十宣(放血)、陶道、大椎、人中、劳宫,用泻法。
(4)针灸方法:同风热袭表。


以神志不清为特征的一类病证,又称“昏 蒙”、“昏愦”、“昏不知人”。 外感时邪、风阳上扰、痰浊内阻、水湿内 阻及阴阳衰竭等,均可导致神昏。 本证可见于现代医学的多种疾病,凡出现 神昏者,均可参照本证辨证施护。
[辨证施护]
(一)闭证
1.热入心包
(1) 主症:神昏谵浯,高热或身热夜甚,烦躁不安,面赤气
危重症患者的中医护理常规
危重症患者的基础护理常规
⒈ 热情接待病人:将病人安置于抢救室或重症病房,保 持室内空气新鲜,根据病证性质,调节病室内温、湿度; 介绍主管医师、护士,介绍就诊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介绍休息时间及相关制度。
⒉ 及时评估:包括基本情况、主要症(征)状、皮肤情 况,阳性辅助检查,各种管道,药物治疗情况等。
⑴做好三短九洁、五到床头(三短:头发、胡须、指甲短;九洁:头 发、眼、身、口、鼻、手足、会阴、肛门、皮肤清洁;五到床头:医、 护、饭、药、水到病人床头)。
⑵晨、晚间护理每日2次;尿道口护理每日 2次;气管切开护理每日 2 次;注意眼的保护。 ⑶保持肢体功能,加强肢体被动活动或协助主动活动。 ⑷做好呼吸咳嗽训练,每2h协助病员翻身、拍背、指导作深呼吸,以 助分泌物排出。 ⑸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 10. 情志护理:及时巡视、关心病人,据情作好与家属沟通,建立良 好护患关系,以取得病人信任、家属的配合和理解。
现代医学中的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胃肠 道溃疡及息肉、肿瘤、肝硬化、泌尿系感染及肿 瘤、肾小球肾炎、肾结核等所引起的出血,均可 参照本证辨证施护。
[辨证施护]
(一)咯血 1.燥热伤肺 (1)主症:喉痒咳嗽,痰中带血, 薄黄,脉数。 口干鼻燥,或有身热,舌红少津,苔
(2)调护原则:清肺润燥,宁嗽止血。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病室空气宜凉爽、湿润,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⒊ 急救护理措施: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视病情及药物性 质调整滴速),吸氧(视病情调整用氧流量),心电监护, 留置导尿,保暖,做好各种标本采集,协助相应检查,必 要时行积极术前准备等
危重症患者的基础护理常规
⒋ 卧位与安全 ⑴根据病情采取合适体位。 ⑵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昏迷病人应及时吸出口鼻及气管内分 泌物,予以氧气吸入。 ⑶牙关紧闭、抽搐的病人可用牙垫、开口器,防止舌咬伤、 舌后缀。 ⑷高热、昏迷、谵妄、烦躁不安、年老体弱及婴幼全。 ⑸备齐一切抢救用物、药品和器械,室内各种抢救设置备用 状态。
2.亡阳 (1) 主症:神志昏迷,额出冷汗或大汗淋漓,面色咣白,身 寒肢冷,目合口开,二便失禁,舌淡红而润,脉微欲绝。 (2)调护原则:回阳救逆,固脱开窍。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平卧位,密切观察病情。四肢厥冷者,可用热 水袋保温,并加盖衣被。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皮肤、 口腔护理和褥疮预防。 2)药物方法:独参汤口服或鼻饲,可选用参附注射液。
危重症患者的基础护理常规
⒍遵医嘱给药:实行口头医嘱时,需复述无误方 可使用。
⒎保持大小便通畅:有尿潴留者采取诱导方法以 助排尿;必要时导尿;便秘者视病情予以灌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