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器心电图
起搏融合波
起搏融合波
起搏器感知功能
感知功能是起搏器的另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 分析感知功能是起搏心电图分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起搏心电图可以评价起搏器感知功能是否正常。 所谓感知功能是指起搏器对一定振幅的自身心电活动 进行检测, 并作出相应反应的能力。反应的形式有两种
北美和英国起搏及心电生理学会代码
DDD / 70 / 120
如何诊断以下起搏器心电图?
上图为植入双腔起搏器 后记录的心电图,心房和 心室起搏功能良好 下图为植入4周后起搏器 随访所记录的心电图,心 房起搏信号后引起一心 室刺激,行X线检查示心 房电极脱位进入心室
Holter 中记录到心室起搏不良
IIIºAVB患者植入双腔起搏器后5年,因反 复黑蒙,晕厥2次再次就诊
I 起搏心腔 II 感知心腔 III 对感知 的反应 IV 程控特点 V 抗快速心率 失常功能
V: 心室
V: 心室
T: 触发
P: 频率和/或 输出程控 M: 频率、输出、 灵敏度、方式 等多项程控 C: 通讯遥测
P: 起搏 S: 休克 电击 (转复/除颤) D: 双 (P+S)
A: 心房 D: 双 (A+V)
过分感知
…尽管没有活动
标记道显示自身活动
心室过分感知
感知到不适当的信号
可以是生理的或非生理的
心室过感知
心室过感知引起的起搏节律重排,起搏方式VVI,基础频率60次/分,心室感知 灵敏度2.0mv, 第四个心室起搏由于肌电干扰被起搏器所感知并引起起搏节律重排
心房过感知
交叉感知
交叉感知是感知对立心腔传导的起搏刺激,它 会导致不应有的起搏器反应,例如,假抑制
A:心房 D: 双 (A+V)
I: 抑制 D: 双 (T+I)
O:无
S: 单
(A 或 V)
O: 无
S: 单
(A 或 V)
O: 无
R: 频率调整
O: 无
O: 无
识别起搏器的不同工作模式
起搏器工作模式
常用模式:
• 单腔模式:AOO,VOO, VVI, AAI • 双腔模式:DDD,VDD,DVI • 带频率应答的模式:AAIR, VVIR, DDDR
起搏器与自身心律相作用产生的 心 电图变化
心房失夺获,导致室房逆传
心室竞争心律
心室起搏致尖端扭转性室速
PMT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
肌电性起搏器跟踪性心动过速
房扑跟踪起搏 DDD起搏器
起搏反复搏动
起搏心电图分析内容和步骤小结Βιβλιοθήκη
了解起搏器植入时间、起搏器类型、设置的各项参数和特殊功 能等 分析患者目前自身主导节律和起搏方式; 分析感知功能,根据有无起搏器节律重整及竞争性心律失常来 判断感知功能有否低下,根据有无起搏周期延长、不规则或暂 停起搏来判断感知功能是否过高,如对肌电信号过感知、交叉 感知、T波感知等 分析起搏功能,按需发放的 脉冲是否正常带动心房、心室等 分析起搏频率的变化,是起搏器的特殊功能还是起搏器故障或 电池耗竭所致; 分析有无起搏源性心律失常,起搏介导性心动过速,起搏器折 返性心律失常、起搏夺获二联律,起搏诱发心律失常等; 试图判断起搏故障原因。
AOO起搏心电图
AAI起搏心电图
AAT起搏心电图
不感知
不感知
VOO / 60
VVI起搏心电图
VVI / 60
DDD 起搏器可有多种工作模式
DVI
VAT
AAI
?
DDD起搏器工作模式(1)
心房感知心室起搏
DDD / 60 / 120
双腔起搏器工作模式(2)
心房起搏心室起搏
DDD / 60 / 120
单极起搏与双极起搏
单极起搏
双极起搏
单极起搏与双极起搏
心室单极起搏
心室双极起搏
心房单极起搏
心房双极起搏
起搏间期和起搏逸搏间期
两次连续的起搏信号间的间期称为起搏间期 起搏心电图中, 自身的心电活动与其后的起 搏信号之间的间期称为起搏逸搏间期
起搏间期
逸搏间期
起搏融合波
由于植入起搏器的患者常常有自身心律,而自 身心律可以与起搏节律发生干扰,从而产生心脏除 极的融合波和假性融合波。当心肌的一部分被自身 节律控制,另一部分被起搏节律所激动时,便形成 了融合波,这种融合是心肌的两个激动在时间上和 空间上的融合,又称真性融合波,以室性融合波多 见。根据自身和起搏成分所占比例不一,同一幅心 电图上可有融合程度不一多种形态的融合波
起搏心电图分析
浙江医院心内科 陈建明 2011.02.20
内容提要
1. 阅读起搏心电图的一些基本概念
2. 识别起搏器的不同工作模式 3.了解不同起搏部位的心电图
4. 部分起搏器特殊功能的心电图表现
5. 起搏器与自身心律相作用产生的心 电图变化 6. 起搏系统故障的心电图表现
起搏心电图概念
起搏心电图是指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后记录到的 体表心电图,是反映起搏器的功能和工作状态、 诊断其有无故障发生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手 段之一。 起搏器植入后的心电图不同于一般的心电图,除 患者自身所具有的心律失常外,由于起搏器的介 入使心电图变得更为复杂化。 应当了解, 不同类型的起搏器有其特殊的基本工作 模式, 同一类型起搏器也可程控为不同的工作模式 , 而同一种工作模式又可设置不同的工作参数,这 些都构成了起搏心电图的复杂和多变性。
双腔起搏心房起搏p波不明显,第三个心室起搏信号 后无心室夺获
起搏类型?起搏模式?诊断?
植入VVI起搏器 多年未行起搏器检查 上图:部分起搏信号未能 夺获心室 下图:全部起搏信号未能 夺获心室 ----起搏器能源耗竭
感知不良
有自身的除极活动存在,但起搏器未能 察觉或感知
未感知 P 波
心房感知不良
阅读起搏心电图的一些基本概念
起搏刺激信号
起搏心电图与普通心电图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增加了一个 刺激信号,分析起搏心电图的第一步就是辨认识别起搏刺激 脉冲的存在。刺激信号是人工心脏起搏器发放的电刺激脉冲 在心电图上的具体反应。又称钉样标志。起搏脉冲信号是识 别起搏心电图的重要依据,可以确定起搏频率,判断起搏是 否有效等。
AS VP
AP VP
起搏的QRS波群为RBBB图形,说明导线位于左室
起搏导线误植入左室
重新放置后
部分起搏器特殊功能的心电图表现
随着起搏技术的不断发展,起搏器的功 能逐渐增加,很多起搏器具备了各种各 样的自动化功能,这些功能的使用会给 起搏心电图的分析增加了许多的困难和 迷惑。 因此对于起搏器的一些特殊功能及心电 图表现应予以了解,防止误认为起搏器 功能故障,造成患者误解。
左心室起搏心电图
RBBB 图形
左室(侧静脉)起搏心电图,表现为I、aVL导联多见到负向 的S波,III导联上多为正向的R波,胸前导联呈RBBB型
双心室起搏心电图
左右 室室 侧心 静尖 脉与
I导联的主波向下的S波,II、III和aVF导联呈向下的S波,II 和III导联的S波是基本相等的, V1导联表现为典型的RBBB形态
z巧合?减慢起搏频率再观察 z起搏功能?调快起搏频率
感知不良
起搏器不能“看见”自身搏动,因而不 能正确反应,感知调高。3.0 → 2.0mv 若为VOO方式,正常。
VVI / 60
起搏类型?起搏模式?心电图诊断?
不正常. VVI 75, 间歇性感知不良
心室感知不足
心室感知不足 心室感知不足
起搏系统故障的心电图表现
起搏系统故障
常见表现: 1. 无输出 2. 失夺获 3. 感知不良 4. 感知过度 5. 起搏频率异常
常见原因有: 1. 起搏阈值改变 2. 起搏器感知障碍 3. 电极导管脱位 4. 与起搏器联接的电极 导线断裂 5. 起搏器电池耗竭
无夺获表现
起搏标记后无除极迹象
夺获丢失
谢
谢!
双腔起搏器工作模式(3)
心房起搏 心室感知
DDD / 60 / 120
双腔起搏器工作模式(4)
心房感知心室感知
DDD / 60 / 120
了解不同起搏部位的心电图
不同部位心室起搏心电图
右室起搏:
右室心尖 —— 电轴左偏 + LBBB 右室流出道 —— 电轴不偏或右偏+ LBBB
左室起搏: RBBB
右心室心尖部起搏
电轴 左偏 LBBB 图形
最常见,左束支阻滞(LBBB) 额面心电轴显著左偏(LAD)的QRS-T波群
右心室流出道起搏
电轴 右偏
LBBB 图形
胸前导联起搏QRS波群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型 流出道起搏心室除极方向是从上向下,除极电轴不偏或轻度右偏 肢体ECG表现为II、III、aVF的QRS波形呈单相高幅R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