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通信网的综合网管系统
12008北京青年通信科技论坛,论文集
铁路通信网的综合网管系统
邓烨飞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100073
【摘要】首先介绍了铁路通信系统的组成,然后指出了建立综合网管的必要性,最后介绍了综合网管系统的特点、功能
【关键词】铁路通信系统,综合网管
一、铁路通信网的组成
铁路通信网是列车运营、行政管理、维护抢修、货票管理等多方面信息的传输、交换、显示、应用的综合业务平台。
按照ITU-T提出的网络分层分割概念,铁路通信网可以从垂直方向划分为三层,从下至上为传送网、业务网和应用层。
其中传送网可以细分为物理层和信道层(SDH/PDH/WDM等),在信道层上面可以支持由各种电路层设备(如分组交换机、路由器等)组成的业务网(如IP网等),提供各种网络业务。
而在业务网上面可以开发出种种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应用(TMIS/DMIS/会议电视等)。
为了支持各层网络的有效运行和管理,需要有支撑网即信令网、同步网和网管网。
铁路通信网分层结构见下图:
<2008北京青年通信科技论坛》论文集铁路通信系统包括如下子系统:(1)传输子系统为其它通信子系统和信号系统等提供信息传输及交换信道。
该系统由光数字传输设备及光纤环路组成。
(2)无线通信子系统为固定用户如调度员、车站值班员等与移动用户如列车司机、维修、公安等流动人员之间提供通信手段,它对行车安全、运营效率、服务质量、应付突发事件提供保证。
该系统由数字集群设备组网。
(3)程控电话子系统供工作人员与内部及外部进行公务通信联系的通信子系统。
该系统由数字程控交换机网络构成。
(4)数字专用调度电话子系统是列车运行调度指挥、电力调度、防灾救护
及维修等部门提供作业指挥而设置的专用直达电话系统。
该系统由数字调度主系统、分系统、前台及分机组成。
(5)闭路电视监视子系统为控制中心的调度员、各车站值班员、列车司机等提供有关列车运行、防灾救灾以及旅客疏导等方面的视觉信息。
该系统由图像摄取、图像显示及录制、车站控制、中心控制、视频信号传输等部分组成。
(6)广播子系统用于向旅客通告地铁列车运行以及安全、向导等服务信息,向工作人员发布作业命令和通知。
该系统由中心控制设备、车站及车辆段广播设备和传输接口组成。
(7)通信电源由交流电源切换及配电屏、电源、高频开关电源和蓄电池组组成。
(8)其它系统包括光缆光纤监测、动力环境监测、时钟等系统。
(2008北京青年通信科技论坛》论文集
二、建立综合网管的必要性
作为铁路通信的后台支撑系统,网络管理部门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对前台的业务运营和信息处理提供全面完善的系统保障。
如何建设面向运营的强大而灵活的网络管理系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由多厂商设备构成的铁路通信网络中,各厂商的产品都有自己的一套网管系统,而这些网管系统在开发之前没有定义统一的信息交换和信息管理协议与格式,而是采用各自的管理协议、互不兼容。
这种各自为政的局面给网络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难题如下:
(1)信息无法共享各专业网只能了解本专业网的资源和网络运行情况,信息存放分散、孤立,对网内各类资源的利用率情况没有全局的了解。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上业务的开展,阻碍了对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
(2)难以统一调度和管理网络资源通过各厂商的网管系统无法实现跨厂家、跨系统的资源调度。
传输网的运维属于被动式运维,不能达到主动式运维和预防式运维的目标:
(3)无法完成业务质量的保障。
针对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需要对传送网提供的业务传输电路进行有效的质量保障,而现有管理方法不能提供端到端的管理。
(4)多厂商设备下的互连互通互操作问题。
无法提供智能化的网络资源调度建议方案,无法实现互联互操作及统一管理。
基于以上问题,有必要建立铁路通信网的综合网管系统。
通过该网管系统对各线范围内通信网进行统一的、全局的管理,从而提高通信网的整体运行维护水平,保证通信网的运行质量和效率。
三、综合网管的特点
综合监控系统是指将彼此孤立的各类控制系统通过网络有机地连接在一《2008北京青年通信科技论坛》论文集起,并建设智能综合监控中心,监控和协调各相关子系统的工作,充分提高各类系统的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综合决策水平,为乘客提供一个便利、快捷、舒适的乘车环境,并在灾害发生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保护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实现“高安全、高效率、高品质服务”的铁路交通。
综合网管与传统的孤岛式网管相比,其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i)资源共享提供统一的工作平台及界面,对各子系统进行不同程度的整合,按各子系统的不同需求合理分配资源,包括网络资源及人力资源。
(2)信息互通和联动在统一的工作平台以及共享数据库的支持下,各子系统能有效而快速地相互传递信息.实现系统间的联动。
跨系统故障处理的能力当发生系统故障时操作员可更快找出故障原因及其他系统相应出现的问题及现象.有利于处理跨系统问题.提高服务质量。
(3)工作模式预设能力可根据不同情况启动相应的预设模式,实现对全线各受控子系统作联动控制,应付不同事故。
人机界面的统一性有利于建立统一的人机界面,形成的图形、图像、表格及文本格式一致,可提高反应能力、减少误操作。
四、综合网管的功能
综合网管功能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综合故障管理综合故障管理的目标是以业务为中心进行预警,实现端到端业务的监控管理,将告警信息关联到电路,提高业务保障能力。
其主要功能是基于不同专业的监控系统实现集中和综合的故障管理,提供跨专业平台
的网络集中告警功能,在一个统一的网络管理平台上实现多专业综合告警的实时集中呈现,能够在众多相关联的告警中迅速判断出产生告警的真正原因,(2008北京青年通信科技论坛》论文集
(2)综合性能管理性能管理以网络性能为准则检测网络的利用情况,主要由性能告警的检测和发现性能故障后网络重配置两部分组成。
根据网络的一些运行参数如吞吐率、响应时间、网络的一般可用度,来判定网络运行的好坏,及决定从哪一方面来改善。
性能管理功能包括性能数据检测和分析、性能闭值设置、性能调整等。
(3)综合配置管理配置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增强网络管理者对网络配置的控制,这是通过对设备的配置数据提供快速的访问来实现的,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获得关于当前网络配置的信息、提供远程修改设备的手段、存储数据、维护一个最新的设备清单并根据数据产生报告。
(4)综合安全管理安全管理主要是提供一个安全策略,确保只有授权的合法用户可以访问受限的网络资源和重要信息。
按照权限、口令以及一些准则来检测有意或无意的非法入侵,当检测到非法入侵事件后,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查处或追踪。
安全管理主要涉及:防止非法用户访问,在敏感的网络资源和用户集间建立映射关系:数据链路加密;密钥分配和管理;安全日志维护和检查;审计和跟踪;防止病毒:灾难恢复措施。
五、结束语
综合网管系统极大地方便了运营部门的设备维护人员,缩短了故障判断和处理的时间,有效地利用了网络资源,提高了网络运行维护水平,提供了一种更加友好和便捷的管理方式。
在国内,目前综合网管系统还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相信综合网管系统的发展前景广阔,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必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2008北京青年通信科技论坛》论文集
参考文献:
〔1〕YD/T852-1996.电信管理网(TMN)总体设计原则〔2〕冯明.实用网络管理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5.〔3〕李兴明.网络管理及其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4〕夏海涛,詹志强.新一代网络管理技术〔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
03.〔5〕田力耕,孙绍利.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网管系统的建设思路〔J〕.电信科学,2004.3.〔6〕杨家海、任宪坤、王沛瑜.网络管理原理与实现技术第一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7〕王远波.铁路通信综合网管系统的探讨〔J〕.铁道建筑技术.2007(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