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规范]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规则篇一 :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规则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规则目录1.目的和适用范围2.认证业务范围3.认证依据4.认证机构的条件和要求5.认证人员的条件和要求6.认证程序和要求7.认证证书的管理8.获证组织信息的报告9.与其他管理体系认证的结合审核10.受理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转换申请11.认证机构认可和认证人员注册的要求12.附则附表:能源管理体系认证业务范围1.目的和适用范围1.1为规范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工作,保证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和《认证机构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规章,制订本规则。
,)1.2本规则适用于在我国境内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认证机构及认证活动的管理。
1.3能源管理体系认证遵循用能单位自愿原则。
2.认证业务范围根据能源管理体系实施组织的能耗设备、设施和系统用能方式特点的共性,将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按能源供给和能源需求两个方面划分为15个业务范围,详见附件。
3.认证依据能源管理体系认证以国家标准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和国家认监委发布或备案的认证认可行业标准《能源管理体系行业认证要求》为认证依据。
4.认证机构的条件和要求为保证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国家认监委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向社会公布认证机构名单,并加强对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的监督管理。
认证机构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活动应符合下列条件:4.1经国家认监委批准并具有3年以上管理体系认证从业资格的;4.2了解国家节能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等;4.3有10名以上经注册的能源管理体系专职审核员;4.4申请机构一年内没有违反认证认可法规的记录;4.5管理体系认证能力符合国家标准GB/T27021《合格评定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的要求》,且在提交申请前两个年度内的认可评审中没有严重不符合;4.6建立有内部制约、监督和责任机制,实现受理、培训、审核和作出认证决定等环节的相互分开;4.7国家认监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定的其他条件。
[)5.认证人员的条件和要求5.1审核员的资格要求认证机构从事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审核员应符合下列条件:5.1.1具备能源技术或管理相关学历及工作经验;5.1.2取得中国认证认可协会能源管理体系审核员专业注册资格;5.1.3两年内没有违反认证认可相关规定的记录。
5.2认证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人员注册机构和认证机构每年应根据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审核和行业能源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能源管理体系认证人员持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对能源管理体系认证人员开展持续教育培训,以保证认证人员在能源管理体系领域及相应的认证业务范围内的能力持续满足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的需要。
6.5.3如果组织的能源管理体系不符合上述6.5.2的要求,不得予以通过认证。
6.6监督审核认证机构应对获证组织制定针对性的监督审核方案,加强监督,保证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有效性。
6.6.1监督审核频次认证机构应根据获证组织的供能、用能复杂性、能源管理体系成熟度及稳定性等确定监督审核频次,但两次监督审核的时间间隔不应大于12个月。
在获证组织能源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或发生影响能源绩效的重大事故时,认证机构应当及时增加监督审核频次,以保证监督审核的有效性。
6.6.2监督审核的程序监督审核的现场审核程序与初次认证现场审核程序基本相同。
6.6.3监督审核的内容监督审核应重点关注以下内容:获证组织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和变化情况;获证组织的能源绩效及变化情况;能源法律法规和行业要求变化情况及组织合规性评价的情况;能源管理的目标、指标的实现情况和调整情况;上次审核中确定的不符合采取的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有效性。
6.7再认证6.7.1再认证的程序再认证的现场审核程序与初次认证现场审核程序基本相同。
6.7.2再认证的内容再认证审核应重点关注以下内容:结合内部和外部变化情况判断整个能源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以及认证范围的持续适宜性;本认证周期内获证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是否促进了组织方针和目标的实现;获证组织本认证周期的能源管理绩效,获证组织能耗及核算边界的变化情况等。
7.认证证书的管理7.1认证证书的内容认证证书应至少涵盖以下基本信息:7.1.1证书编号;7.1.2获证组织名称、地址和组织机构代码;7.1.3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覆盖的范围;7.1.4认证依据及版本号;7.1.5颁证日期、证书有效期;7.1.6发证机构名称、地址;7.1.7获证组织能源管理体系边界和能源绩效的表述;7.1.8认证证书在有效期内的监督情况;7.1.9其它相关信息。
10.受理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转换申请认证机构应审慎受理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转换申请,对违反国家能源管理法律法规受到节能执法监管部门查处的组织,除非彻底整改,否则原则上不予受理。
11.认证机构认可和认证人员注册的要求11.1认可机构应根据GB/T27021《合格评定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的要求》,结合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管理的有关要求,建立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的认可制度,为认证机构提供认可并加强后续的监督。
11.2人员注册机构应根据GB/T27024《合格评定人员认证机构通用要求》,结合能源管理体系审核的特点和专业要求,建立并实施能源管理体系审核员的专业注册工作。
12.附则12.1认证机构可采取必要措施帮助组织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及相关技术标准的宣贯培训,促使组织的全体员工理解和执行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及认证规范。
12.2认证监督管理部门和节能主管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对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情况和咨询、认证机构工作情况的监督检查。
认证机构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相关收费标准,对在认证活动中存在弄虚作假、乱收费等违法、违规情况,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认证机构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处罚,直至撤销认证机构资格。
[) 12.3本规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表能源管理体系认证业务范围篇二 : 晚婚婚假规定多少天,晚婚婚假规定多少天,晚婚婚假多少天、晚婚婚假规定、法定晚婚婚假几天?1.符合晚婚年龄的,可享受晚婚婚假15天。
双方达到双方享受,一方达到一方享受。
增加的一周婚假.工资、奖金照发。
使用。
晚育假期的工资、奖金照发,其奖金额由亨受者所在单位自行规定,但其奖金额不得少于同时期同类人员的平均奖。
至于超过10天的,是根据每个单位不同的待遇给的!而对于婚假的时间是没有具体规定的,一般来讲,应该以登记时间为准。
但鉴于我国国情,婚假时间比较灵活,一般以何时申请为准。
国家关于晚婚假期是怎样规定的?网友提问:婚假和产假执行的国家规定那些那些?中顾法律网律师回答:劳动保障部〈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问题解答规定女职工产假为90天分为产前假、产后假两部分即产前假15天产后假75天产前假一般不得放到产后使用若孕妇提前生产可将不足的天数和产后假合并使用;若孕妇推迟生产可将超出的天数按病假处理这意味着90天的产假不能一刀切此外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婚假:1、按法定结婚年龄结婚的,可享受3 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婚假期间工资待遇: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
相关知识链接:婚假和年休假的计算及休假安排一、婚假婚假的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公民晚婚晚育,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晚婚晚育的,应当给予奖励和照顾。
具体办法由县人民政府规定。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职工晚婚的,增加婚假十二天,工资、奖金和其他福利待遇照发;晚育的,男方可享受七天护理假,工资、奖金和其他福利待遇照发。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对再婚职工婚假问题的复函》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国家有关职工婚丧假的规定精神,再婚者与初婚者的法律地位相同,用人单位对再婚职工应当参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同初婚职工一样的婚假待遇。
”1980年2月20日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该《通知》现在仍然在适用,该《通知》规定婚假最长三天。
国家对婚假和丧假的规定《劳动法》没有对职工婚假、丧假作出具体规定。
原劳动部曾于1959年6月1日发布中劳薪字第67号“通知”规定:企业单位的职工请婚丧假在三个工作日以内的,工资照发。
此后,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于1980年2月20日发布《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规定: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都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双方晚婚的,婚假延长到15日。
篇三 : 2014年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夏季招聘公告2014年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夏季招聘公告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国际化和多元化程度最高的银行,在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台湾及37个国家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
和10家境内分行。
二、招聘岗位总行直属机构1.数据中心信息科技岗位,面向国内外院校招收信息科技相关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银行信息科技系统运行维护工作,工作地点为北京、上海。
2.软件中心信息科技岗位,面向国内外院校招收信息科技相关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银行应用软件的开发和技术支持工作,工作地点为北京、上海、深圳。
境内分行境内分行营业网点柜员岗位:主要面向国内外院校招收应届毕业生,部分机构少量招收银行同业人员和毕业两年之内的在职人员,从事营业网点柜面服务工作。
三、报名方式应聘者自即日起,可登录中国银行招聘网站查询相关信息,在线注册并填写个人信息后,选择相应机构、岗位进行在线报名。
,]报名截止时间为2014年8月17日24点。
点击:报名入口四、中国银行夏季招聘条件五、中国银行夏季招聘职位六、注意事项请应聘者准确、完整填写简历和相关资料信息,保证信息真实性;如与事实不符,中国银行有权取消其应聘资格。
各机构的招聘岗位、应聘条件存在一定差异,部分机构对应聘者范围有专门要求,请应聘者根据本人情况申报,避免无效申请。
中国银行将在8月下旬组织进行统一笔试,具体安排将通过邮件等方式通知。
录用人员将与中国银行签订劳动合同。
招聘过程中,中国银行将通过应聘者在线报名时填写的联系方式与本人联系,请应聘者保持通讯畅通。
在招聘过程中,中国银行不会向应聘者收取任何费用,请提高警惕,谨防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