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赖氨酸发酵工艺控制控制过程中的疑惑问题如下:
1、培养基配料过程中除了磷酸盐与镁盐不能混在一起,是否其他营养物全部可以混在一起,包括糖液,是否会发生反应,影响有多大;
2、硫酸铵玉米浆需要注重哪些指标,对于氨氮、总氮、有机氮的检测方法是什么,(因为我们的检测同一批玉米浆偏差很大);
3、赖氨酸代谢途径是怎样的,蛋氨酸和苏氨酸扮演怎样的角色,(对照其他厂家的用量都比我们的多);
4、发酵过程中OD长得慢是好还是不好,OD降下来又长起来,发酵过程是正常的,怎样认识此问题;
5、发酵过程中的残糖检测用滴定法和生物传感仪哪种方法更稳定,即菌种对葡萄糖和其他二糖、三糖,甚至寡糖更容易吸收利用;
6、怎样调整才能缩短发酵周期并且不影响产酸指标,因为我们的周期较长(50h-60h),产酸慢但后期一直有活力;
7、种子培养后期OD长势很慢,这是不是正常的;种子培养的初糖高一点好还是低了好;怎样判断种子培养成熟可以移种了;
8、发酵过程中耗铵较慢,有哪些原因导致;氨氮控制的低了影响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