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课教案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音乐教育专业三年级﹙试用﹚第一单元一﹑课题: 歌曲教学二﹑教学目的: 通过发声训练和歌曲作品的教学,使学生的气息﹑发声和共鸣协调配合,能较好地调控音色,运用声音的技巧,较完整地表达声乐作品。
三﹑教学内容:1.练习曲:﹙1﹚. 13 24 ︱35 46 ︱53 42 ︱ 1 -︱︳u a u a u a u﹙2﹚. 1234 50 ︱5432 10 ︱1234 5432 ︱1 -︱︳li la li la li la li2.演唱曲目:﹙1﹚. [[二月里见罢到如今]] 陕北民歌向春编曲﹙2﹚. [[红豆词]] (清)曹雪芹词刘雪庵曲四﹑教法:讲授法﹑因材施教﹑个别辅导﹑个别作品实践演唱﹑教师分析讲解。
教案提纲一. [[二月里见罢到如今]] 陕北民歌向春编曲G调这首由民歌改编的歌曲,其结构形式为带再现的三段式。
第一段四乐句加补充,前三乐句采用的同头变尾的旋法,使其具有鲜明的民歌风格。
第二段转调,歌曲产生色彩变化,但风格未变。
第三段两个段落均为上下句加补充的结构。
歌曲音乐优美而抒情。
授课时间:3课时教学重点:歌曲教学教学难点:歌曲开始乐句的高位置发声,歌曲转调时的色彩变化。
解决方案:加强“li”﹑“la”的训练,打下高位置基础;熟悉歌曲的民歌风格。
教学过程:1.声音训练:练习曲﹙1﹚﹑﹙2﹚的练习。
练习要领:保持微笑状态,体会以鼻腔为中心的面罩共鸣的形成,体会高位置与深呼吸的对抗作用;注意咬字吐字的准确,尽量做到字正腔圆。
2.新歌学习:(1)了解歌曲作品的创作背景﹑思想情绪;(2)熟悉歌曲的旋律,注意气息﹑唱法﹑音色和咬字吐字的处理;(3)歌曲演唱难点的重点突破;(4)完整演绎作品,加强歌曲作品的艺术处理,注重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3.答疑:(1)小组成员分别演唱声乐作品;(2)自我评价和相互探讨演唱效果;(3)教师总结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4.歌唱表演:小组各成员进行演唱观摩。
5.布置作业:新声乐作品或声音训练要求。
二、[[红豆词]] (清)曹雪芹词刘雪庵曲F调歌曲为多句体乐段结构。
全曲以第一乐句的节奏型为基本节奏贯穿、发展,这种数板式的节奏型加上环绕型的音调进行,似吟似诵地表达了含蓄的情感。
歌曲最后两乐句与开始两乐句相同,前后的呼应增强了全曲的统一性,也进一步艺术地体现了相思之情。
授课时间:3课时教学重点:歌曲教学教学难点:歌曲气息的把握;开口音、高音的喉头位置及歌唱的高位置。
解决方案:加强母音的练习,认识并掌握开口音、高音的喉头位置及歌唱的高位置。
教学过程:1.声音训练:练习曲﹙1﹚﹑﹙2﹚的练习。
练习要领:保持微笑状态,体会以鼻腔为中心的面罩共鸣的形成,体会高位置与深呼吸的对抗作用;注意咬字吐字的准确,尽量做到字正腔圆。
2.新歌学习:(1)了解歌曲作品的创作背景﹑思想情绪;(2)熟悉歌曲的旋律,注意气息﹑唱法﹑音色和咬字吐字的处理;(3)歌曲演唱难点的重点突破;(4)完整演绎作品,加强歌曲作品的艺术处理,注重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3.答疑:(1)小组成员分别演唱声乐作品;(2)自我评价和相互探讨演唱效果;(3)教师总结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4.歌唱表演:小组各成员进行演唱观摩。
5.布置作业:新声乐作品或声音训练要求。
第二单元一﹑课题:歌曲教学二、教学目的:通过发声练习来获取头腔共鸣﹑丰富声音共鸣色彩;通过两首歌曲作品的教学,使学生能较好的体验作品的情绪特点,在声音表现的基础上,融入体态的表演。
三﹑教学内容:1.练习曲:﹙1﹚ 12 34 ︱ 56 56 ︱ 54 32 ︱ 1 -︱︳m﹙2﹚ 1 1 3 3 ︱ 5 5 3 3 ︱ 1 1. ︱︳﹙3﹚ 1234 5 ︱ 5432 1 ︱1234 5432 ︱1 -︱︳2.演唱曲目:﹙1﹚. [[黄水谣]] 光未然词冼星海曲﹙2﹚.[[在银色的月光下]]新疆塔塔尔族民歌黎英海编曲四﹑教法:讲授法﹑因材施教﹑个别辅导﹑个别作品实践演唱﹑教师分析讲解。
教案提纲一、[[黄水谣]] 光未然词冼星海曲D调这首歌曲是[[黄河大合唱]]的第四乐章,于1939年作于延安。
歌曲由三个乐段构成。
由于它借鉴了民谣的形式,经过独具匠心的艺术处理,使它成为一首新型的民谣体歌曲。
全曲以对比手法,开始通过对黄河两岸人民和平生活的描绘,继而叙述了黄河两岸人民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所遭受的深重苦难,揭露、控诉了日本侵略者入侵华北以来所犯下的滔天罪行。
授课时间:3课时教学重点:歌曲教学教学难点:歌曲作品中力度、速度、节奏及气息的把握,歌曲情绪的表达。
解决方案: 把握歌曲的节奏特点,强化吸气换气的练习.教学过程:1.声音训练:练习曲﹙1﹚﹑﹙2﹚、( 3 )的练习。
练习要领:保持微笑状态,通过发声练习来获取头腔共鸣﹑丰富声音共鸣色彩。
2.新歌学习:(1)了解歌曲作品的创作背景﹑思想情绪;(2)熟悉歌曲的旋律,注意气息﹑唱法﹑音色和咬字吐字的处理;(3)歌曲演唱难点的重点突破;(4)完整演绎作品,加强歌曲作品的艺术处理,注重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3.答疑:(1)小组成员分别演唱声乐作品;(2)自我评价和相互探讨演唱效果;(3)教师总结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4.歌唱表演:小组各成员进行演唱观摩。
5.布置作业:新声乐作品或声音训练要求。
二、[[在银色的月光下]]新疆塔塔尔族民歌黎英海编曲降E调歌曲为三段式的结构形式。
第一乐段是分节歌形式,旋律起伏流畅,优美而抒情。
第二乐段采用转调手法,使曲调新颖而蕴含激情,与第一段形成较强的对比。
第三乐段是完全再现第一乐段音调,用的则是第三段歌词。
整首歌曲各段曲调虽然变化较大,但由于全曲是采用第一句的基本节奏型贯穿,使得歌曲的风格统一。
授课时间:3课时教学重点:歌曲教学教学难点:歌曲作品中力度、速度、节奏及气息的把握,歌曲情绪的表达。
解决方案: 把握歌曲的节奏特点,强化吸气换气的练习.教学过程:1.声音训练:练习曲﹙1﹚﹑﹙2﹚、( 3 )的练习。
练习要领:保持微笑状态,通过发声练习来获取头腔共鸣﹑丰富声音共鸣色彩。
2.新歌学习:(1)了解歌曲作品的创作背景﹑思想情绪;(2)熟悉歌曲的旋律,注意气息﹑唱法﹑音色和咬字吐字的处理;(3)歌曲演唱难点的重点突破;(4)完整演绎作品,加强歌曲作品的艺术处理,注重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3.答疑:(1)小组成员分别演唱声乐作品;(2)自我评价和相互探讨演唱效果;(3)教师总结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4.歌唱表演:小组各成员进行演唱观摩。
5.布置作业:新声乐作品或声音训练要求。
第三单元一﹑课题:歌曲教学二﹑教学目的:通过练习,使真声成分逐渐减少,假声成分逐渐增多,真假声有机地混合,使音色达到优美动听。
三﹑教学内容:1. 练习曲:﹙1﹚ 5 4 ︱ 3 2 ︱ 1 -︱︳i﹙2﹚ 1 2 ︱ 3 2 ︱ 1 -︱︳e2.演唱曲目:﹙1﹚.[[我爱梅园梅]] 瞿琮曲郑秋枫词﹙2﹚.[[妈妈教我一支歌]] 杨涌词刘虹曲四﹑教法:因材施教﹑个别辅导﹑个别作品实践演唱﹑教师分析讲解。
教案提纲一、[[我爱梅园梅]] 瞿琮曲郑秋枫词D调这是一首通过歌唱梅花,赞美敬爱的周总理的高尚品格的抒情歌曲,全曲由带再现的三段式构成,第一段由双句体加补充乐句的乐段构成,曲调带赞颂性质,第二段为多句体乐段,一字多音为主的词曲结合富于抒情性,第三段是第一段的扩展再现,特别是结束处的句尾拖腔韵味别致,颇具抒情性。
授课时间:3课时教学重点:歌曲教学教学难点:声音强弱力度的控制,歌曲情感的表达。
解决方案:通过有针对性的声音、节奏训练,解决声音力度的控制问题及节奏上存在的问题。
教学过程:1.声音训练:练习曲(1)、(2)的练习。
练习要领:练习的时候要注意真假声有机地混合,使音色达到优美动听。
2.新歌学习:(1)了解歌曲作品的创作背景﹑思想情绪;(2)熟悉歌曲的旋律,注意气息﹑唱法﹑音色和咬字吐字的处理;(3)歌曲演唱难点的重点突破;(4)完整演绎作品,加强歌曲作品的艺术处理,注重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3.答疑:(1)小组成员分别演唱声乐作品;(2)自我评价和相互探讨演唱效果;(3)教师总结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4.歌唱表演:小组各成员进行演唱观摩。
5.布置作业:新声乐作品或声音训练要求。
二、[[妈妈教我一支歌]] 杨涌词刘虹曲G调这首歌曲的三段歌词内容生动地概括了三个不同时期,从而阐明了世世代代永远铭记的革命真理:永远跟着共产党奋勇前进。
全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段为乐段结构,曲调自然舒展,起伏曲折,表现出细腻﹑深沉的感情,第二段开始时有调性的变化,与前面音调形成了色彩对比。
这首歌曲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较高的艺术性。
授课时间:3课时教学重点:歌曲教学教学难点:歌唱气息的流畅性,歌曲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表达。
解决方案:通过有针对性的声音和气息的训练,解决声音力度的控制问题及气息上存在的问题;通过作品的分析解决演唱的情绪问题。
教学过程:1.声音训练:练习曲(1)、(2)的练习。
练习要领:练习的时候要注意真假声有机地混合,使音色达到优美动听;还需注意气息流畅性的训练。
2.新歌学习:(1)了解歌曲作品的创作背景﹑思想情绪;(2)熟悉歌曲的旋律,注意气息﹑唱法﹑音色和咬字吐字的处理;(3)歌曲演唱难点的重点突破;(4)完整演绎作品,加强歌曲作品的艺术处理,注重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3.答疑:(1)小组成员分别演唱声乐作品;(2)自我评价和相互探讨演唱效果;(3)教师总结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4.歌唱表演:小组各成员进行演唱观摩。
5.布置作业:新声乐作品或声音训练要求。
第一学期补充曲目: [[舞会圆舞曲]] 、 [[共和国之恋]] 、[[月光下的凤尾竹]]第四单元一﹑课题:歌曲教学二﹑教学目的:注意歌唱时气息的运用﹑咬字吐字的练习以及较好地归韵收音,使每句唱词都能做到较好的交待;特别是歌曲结尾最末一个字的归韵收音,无论是强音收或弱音收,都应精心处理。
三、教学内容:1.练习曲:﹙1﹚ 13 24 ︱ 35 42 ︱ 1 -︱︳a e i o u﹙ 2﹚ 5432 1234 ︱ 5432 1 ︱︳2.演唱曲目:1.[[祖国,慈祥的母亲]]张洪喜词陆在易曲2.[[我爱你,塞北的雪]] 王德词刘锡津曲四﹑教法:因材施教﹑个别辅导﹑个别作品实践演唱﹑教师分析讲解。
教案提纲一、[[祖国,慈祥的母亲]]张洪喜词陆在易曲G调这首歌曲用凝炼的笔触、浓郁的感情抒发了儿女们对祖国母亲的感激之情和无限忠诚。
全曲由两个乐段加曲尾衬腔构成,第一乐段由四乐句构成,以一字一音的词曲结合为主,曲调流畅地在中低音区进行,似诵似唱地叙说对祖国的深切挚爱。
第二乐段开始处音调大跳到全曲高潮,然后曲调逐渐下降,表达了人们对祖国母亲的赞美颂扬,曲尾的衬腔,更进一步表达了人们对祖国母亲的无限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