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流配送体系的研究与建设1

物流配送体系的研究与建设1

摘要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是指物流配送企业采用网络化的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及先进的管理手段,针对客户的需求,根据用户的订货要求,进行一系列分类、编码、整理、配货等理货工作,按照约定的时间和地点将确定数量和规格要求的商品传递到用户的活动及过程。

这种新型的物流配送模式带来了流通领域的巨大变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积极搭乘电子商务快车,采用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网络化AbstractThe electronic commerce physical distribution allocation is refers to the physical distribution allocation enterprise to use the network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the modernized hardware equipment, the software system and the advanced management tool, in view of the customer demand, according to user's ordering request, carries on a series of classifications, the code, the reorganization, to distribute orders and so on tallying work, according to the agreement time and the place will determine that quantity and specification requirement's commodity transmits the user the activity and the process. This kind of new physical distribution allocation pattern has brought the current distribution realm huge transformation, more and more enterprises start to travel by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express train positively, uses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physical distribution allocation pattern.Keywords: Electronic commerce Physical distribution allocationNetwork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2)第2章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特征 (4)2.1 虚拟性 (4)2.2 实时性 (4)2.3 个性化 (4)2.4 增值性 (4)第3章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优势 (5)3.1 能够实现货物的高效配送 (5)3.2 能够实现配送的适时控制 (5)3.3 物流配送过程得到了简化 (5)第4章当前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 (6)4.1制约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发展的因素分析 (6)4.2与电子商务相协调的物流配送基础落后 (6)4.3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 (6)4.4流配送的电子化、集成化管理程度不高 (6)4.5 熟悉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人才匮乏 (7)第5章构建完善现代多层次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 (8)5.1构建完善物流配送作业系统 (8)5.1.1构建完善运输系统 (8)5.1.2构建完善仓储系统 (8)5.1.3构建完善搬运装卸系统 (8)5.1.4构建完善包装系统 (9)5.2 构建完善物流配送信息系统 (9)5.2.1 要建立良好的信息处理系统和传输系统和信息平台 (9)5.2.2 要拥有科学高效的物流配送管理应用软件系统 (9)5.2.3 各物流系统所涉及的物流主体要加强自身的网络建设 (9)5.3 构建完善物流配送主体系统 (10)5.3.1 构建完善物流配送投资主体 (10)5.3.2 要构建完善物流配送的需求主体 (10)5.3.3 要加强物流配送辅助部门对物流配送体系的支持力度 (10)5.3.4 构建完善物流配送的供给主体 (10)5.4 实现物流配送体系的现代化 (11)5.5制定适合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配送方案 (12)5.6培养高素质的物流经营管理人才 (12)第6章全文总结及研究展望 (13)6.1 全文总结 (13)6.2 研究展望 (13)参考文献 (15)致谢 (16)第1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一个完整的商务活动,必须通过信息流、商流,货币流、物流共四个流动过程有机构成。

因此,著名物流学家王之泰教授提出:电子商务=网上信息传递+网上交易+网上结算+物流配送。

由于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网络的不断普及,以及完善的全球性信用卡计算机网络支付与结算系统形成为和电子安全交易协议的出台,使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网上支付、网络安全等问题已逐步得到解决。

但是物流配送问题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在网上实现商流活动之后,没有一个有效的社会物流配送系统对实物的转移提供低成本的、适时的、适量的转移服务,配送成本过高,速度过慢。

根据电子商务的特点,对整个物流配送体系实行统一的信息管理和调度,按照用户的订货要求,在物流基地进行理货工作,并将配好的货物送交收货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发展,信息化浪潮的席卷,以及物流业在各国不同程度地繁荣,特别是物流配送体系的迅速发展,研究物流配送体系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物流业的大趋势。

从发达国家的物流发展现状看,物流业已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发展主要是物流内涵的拓展、过程的延伸、覆盖面的扩大以及物流管理的日益专业化、信息化和标准化。

物流服务已经逐步将加工、保税、仓储、金融、保险乃至报关、通关、商检、卫检、动植检、中转等业务统—进来,把整个商贸流通过程作为—个完整的领域来进行通盘考虑和经营。

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比较成本优势的驱动,产品异地加工、装配、包装、标志、分拨、配送、销售等增值服务,也逐渐涵盖进来。

物流服务的过程经历了“港口到港口”、“门到门”和“货架到货架”等几个阶段,其过程在逐步延伸。

由于生产企业需要实行“即时供货”和“零库存”,以加速资金和货物的周转利用,物流业将生产以前的计划、供应也逐渐包括在自己的服务范围之内,使服务过程向前延伸。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交通工具、信息系统的不断创新,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也使物流业相应地扩大了自己的覆盖面。

近年来,跨国家、跨地区、跨城市的物流服务都有了较快发展。

“第三方物流”来是指为发货人(第一方)和收货人(第二方)提供专业物流服务的第三方企业。

物流服务公司在货物的实际移动链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参与者,而是代表发货人或收货人来执行。

之所以强调发展第三方,主要是实现物流运营的专业化、科学化,并使物流企业与物流需求者之间建立更紧密、有效的联系。

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迅速发展,使电子物流快速发展。

企业或个人通过电子网络与外界构通,实现网上购物,这种网上直通的方式使企业能迅速、准确、全面的了解需求信息,进—步实现最优的生产模式和物流业务。

这种可在线跟踪货物、在线规划物流线路、在线实施物流调度及货运检查的电子物流,是21世纪物流的发展方向。

与国外物流发展水平相比,我国物流业目前尚处于起步期。

改革开发以来,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不断加大,物流技术装备水平逐渐提高,对物流的认识水平也不断提高,这些都为提高物流效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然而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我国长期受传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一些部门单位习惯从局部角度考虑问题,难于接受全社会、全方位和综合服务的角度。

甚至有人还对物流能产生效率、产生利润有怀疑。

交通运输能力仍不能满足运输需求,主要运输通道供需瓶颈和矛盾依然十分存在。

仓储设施明显落后,大量老旧仓库效率低下,分布不合理。

内陆地区现代化的集装、散装运输发展速度太慢,高效专用运输车辆少,汽车以中型汽油车为主,能耗大,效率低,装卸搬运的机械化水平较低,这些同样阻碍了物流的发展。

由于体制上存在部门、行业条块分割,市场发育滞后,国内物流企业多处于散和弱的状况,还未形成有效的社会服务网络。

目前国家宏观上还没能对物流产业的发展作统一规划,缺乏可操作的标准,难于协调国内物流相关行业发展。

由于市场竞争机制不健全,价格市场秩序比较乱,国有物流企业很难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大量图书资料及丰富权威的期刊文献收集最新理论,将所学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与行业、企业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

在论文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与同学积极交流看法,提出了符合物流配送体系的研究与建设上的诸多建议。

论文的内容安排如下:第1章为绪论,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2章、第3章针对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特征和优势,讨论了我国物流配送相对于其它行业物流企业的独特性。

第4章对当前我国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第5章通过对现代多层次商贸物流配送体系深入了解,对其构建和完善现代多层次商贸物流配送体系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本课题的研究进行展望。

2.1 虚拟性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虚拟性来源于网络的虚拟性。

通过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配送活动已由过去的实体空间拓展到了虚拟网络空间,实体作业节点可以虚拟信息节点的形式表现出来;实体配送活动的各项职能和功能可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模拟,通过虚拟配送,找到实体配送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从而进行组合优化,最终实现实体配送过程达到效率最高、费用最少、距离最短、时间最少的目标。

2.2 实时性虚拟性的特性不仅能够有助于辅助决策,让决策者获得高效的决策信息支持,还可以实现对配送过程实时管理。

配送要素数字化、代码化之后,突破了时空制约,配送业务运营商与客户均可通过共享信息平台获取相应配送信息,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各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效地缩小了配送活动过程中的运作不确定性与环节间的衔接不确定性,打破以往配送途中的“失控”状态,做到全程的“监控配送”。

2.3 个性化个性化配送是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重要特性之一。

作为“末端运输”的配送服务,所面对的市场需求是“多品种、少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的,小规模的频繁配送将导致配送企业的成本增加,这就必须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而个性化配送正是这样一个开采不尽的“利润源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