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招聘管理组织体系
招聘团队组建的原则
知识互补 经验互补 能力互补
个性互补 性别互补 年龄互补
招聘团队的来源
➢ 人力资源部 ➢ 用人部门 ➢ 公司总经理 ➢ 公司相关专业人员 ➢ 招聘专家
选拔和培养合适的招聘者
招聘人员特点 招聘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招聘者应具备的特殊技术
聘人员特点
❖ 公众性 ❖ 代表性 ❖ 推销性 ❖ 权威性
分类
优点
缺点
内部晋升
利于员工奋发向上, 树立和形成企业文 化
不易吸收优秀人才,自我 封闭
内部调动 易形成企业文化
不易吸收优秀人才,影响 员工积极性
内部招聘渠道的选择
____内部调动的利弊
内部调动的优点: 员工对企业熟悉,较易形成企业文化
内部调动的缺点: • 与内部提升相似,另外可能影响员工积极性 内部调动的适用情况: • 尽可能事前征求被调用者及相关人员的意见 • 调用后有利于工作 • 用人之所长 • 才急需但外部难于招聘的企业
影响招聘宣传效果的因素
招聘渠道 宣传方式 • 宣传内容 • 宣传时间 • 宣传成本
招聘广告
设计招聘广告的原则 • 制定招聘广告的步骤 • 招聘广告问题的探讨
制定招聘广告的步骤
分析同类广告 选择广告类型 制作广告内容 注明答复方式
招聘广告问题探讨
法律及歧视问题 报酬问题 资料问题 上门问题
其他辅助方式
现场招聘注意事项
招聘会信誉度 招聘会的种类 招聘者的素质
校园招聘注意事项 一
校园招聘会本是企业为自身作宣传、吸引优秀人 才的绝佳机会,可许多企业却错失良机,陷入以 下误区: • 企业领导不重视 • 招聘人员观念错误 • 招聘人员素质不高
校园招聘注意事项 二
筛选应聘材料的误区 : 删去太多投档者 过分看重专业、分数及学历 其他的一些歧视
聘也提供了很多信息
劣势: ❖ 使用网络应聘者的诚意欠佳 ❖ 履历筛选的工作量较大 ❖ 应聘者资料过期情况较多 ❖ 某些企业受到上网条件限制
适应情况: ❖ 大型企业、外资/合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 ❖ 中高层人才、年轻求职者
社会性招聘洽谈会
优点: ❖直接面对,容易发现人才 ❖减少筛选工作量 ❖人员求职欲望强 ❖人员求职信息较准
• 在某些专业/行业论坛的网站发布招聘信息 在知名门户的网站上发布招聘广告 利用搜索引擎搜索相关专业网站及网,自己做猎 头
• .通过网络猎头公司 • 在BBS,聊天室里发现、挖掘出色人才
网络招聘注意事项(二)
注意人才网站选择的标准 • 信誉良好 • 功能强大 • 客户化设计 • 服务细致,反应快速 • 除了招聘之外,还应提供其他服务
外部招聘渠道的选择
外部招聘的方式一般说来有七种: • 网络招聘 • 社会性招聘洽谈会 • 校园招聘 • 传统媒体招聘 • 员工或朋友推荐 • 专业顾问咨询公司 • 中介所招聘
网络招聘
优势:
❖ 价格比传统招聘的费用低 50%~60%
❖ 其篇幅和容量也都没有限制 ❖ 招聘时更没有地域和空间的限制 ❖ 省时省力 ❖ 而互联网的资源共享性为企业招
外部招聘 网络招聘 现场招聘 学校招聘 猎头招聘 中介所招聘 传统媒体 熟人推荐
内部招聘 内部晋升 内部调动
选择招聘渠道考虑因素
招聘效率 招聘对象 人才层次
地区范围 成本大小 宣传意识
如何进行招聘渠道的选择
招聘渠道内、外部的选择 内部招聘渠道的选择 外部招聘渠道的选择 实施各招聘渠道应注意
招聘渠道内、外部的选择
制定用人标准
认识用人标准 用人标准的制定 用人标准的制定案例
用人标准综述 (一)
制定用人标准的意义 制定用人标准的内容
知识方面的要求 经验方面的要求 技能方面的要求 心理方面的要求 生理方面的要求
用人标准综述 (二)
影响用人标准的因素
• 不同国家文化 • 不同行业文化 • 不同企业文化 • 不同职务特点 • 不同职能等级
缺点:
❖ 费用较高 ❖ 面谈工作量大
❖ 应聘人才质量不能得到保 障
适应情况:
❖ 适用于一般人才招聘,高层人才招聘较为困难
❖ 对于各种专业性招聘会,适合相应人才的招聘
校园招聘
优点: ❖人才集中 ❖有利于宣传企业
适应情况: ❖ 毕业生 ❖ 大型企业
缺点: ❖ 人才缺乏经验 ❖ 学生往往都有多手准备,流
• 公司情况 • 招聘者的情况
应聘流程
北大方正需要的是: ❖ 既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 ❖ 而且还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 ❖ 团结协作能力 ❖ 创新能力 ❖ 学习能力
知名企业用人标准
联想用人观----少用同一学校 微软----任用有冒险精神的人 英特尔-----得3分的人也许更可取 世界银行-----起码要跳过3次槽 宝洁---热心社会活动者优先 摩托罗拉的人才标准-----三个层面的标准
招聘团队的管理
✓ 明确招聘团队的目标和分工 ✓ 熟悉招聘相关事项、标准 ✓ 坚持招聘录用的原则 ✓ 避免招聘误区
选择招聘渠道
认识招聘渠道 招聘渠道的选择 不同人才招聘的渠道组合案例 选择招聘渠道的误区
认识招聘渠道
选择招聘来源和渠道的意义 • 招聘的来源和渠道类型 • 选择招聘渠道考虑因素
招聘的来源和渠道类型
不同人才招聘的渠道组合案例
• 高层管理人才的招聘 • 稀缺专业技术人才的招聘渠道 • 海外人才的招聘渠道 • 中层管理、技术、营销人才的招聘渠道 • 一般管理、技术、营销人才的招聘渠道 • 特殊技术工人的招聘渠道 • 一般生产工人的招聘渠道
高层管理人才的招聘
社会公开招聘 企业内部培训、选拔 猎头招聘 其他渠道结合是招聘效率的保障
招聘管理的内容
人力资源结构 人力资源数量 人力资源质量 人力资源招聘成本
招聘管理的环节
招聘计划编制 用人标准制定 招聘团队组建 招聘渠道选择 招聘宣传方式
人才测评与甄选 新进人员安排 招聘成本管理
编制招聘管理制度
招聘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规划
绩效管理
职务分析
招聘
薪酬管理
组织结构设计
培训开发
稀缺专业技术人才的招聘
猎头招聘 储备培养 媒体网络 其他渠道结合
海外人才的招聘
猎头招聘 储备培养 媒体网络 其他渠道结合
中层管理、技术、营销人才的招聘
内部培养 猎头招聘 媒体网络 熟人推荐 其他渠道结合
一般管理、技术、营销人才的招聘
网络招聘 现场招聘会 学校招聘 其他结合
特殊技术工人的招聘
中介所 媒体招聘
一般生产工人的招聘
学校 中介所
策划招聘宣传
• 招聘宣传综述 • 招聘广告 • 其他辅助方式
招聘宣传综述
• 招聘宣传的意义 • 招聘宣传的内容 • 招聘宣传方式 • 影响招聘宣传效果的因素
招聘宣传的内容
公司简介 职位说明 员工情况 应聘方式
招聘宣传方式
• 直接的宣传----招聘广告 • 间接宣传----其他辅助形式
校园招聘注意事项 三
笔试误区 : • 把笔试成绩单独作为筛选依据 • 笔试题目的难度把握不准
校园招聘注意事项 四
面谈的误区 : 招聘面谈者无法胜任面谈角色 面谈内容不明确 滥用压力式面谈 不切实际的自夸 其它面谈误区
中介公司
注意中介机构的信誉问题 人才中介机构的服务人员的职业素 质非常重要 人才中介机构应该有完备的人事测 试和评估的设备和能力
优点: ❖ 应聘面广 ❖ 很难形成裙带关系 ❖ 时间较短 ❖ 费用适中
缺点: ❖ 人才层次低 ❖ 中介所鱼龙混杂,可信度低
适应情况: ❖ 较低层次的人才,如生产工人的批量进入
实施各招聘渠道注意事项
网络招聘注意事项 现场招聘注意事项 校园招聘注意事项 中介公司注意事项
网络招聘注意事项(一)
注意网络招聘各种方式结合 注册成为人才招聘网站的会员招聘 在自己公司的主页或网站上发布招聘信息
分类
优点
减少企业用人风险 内 对内部员工激励
降低招聘成本 招 人事手续简单
新观点、新方法 外 挑选空间大
节省培训费用 招 树立良好的形象
缺点
抑制个体创新 不利部门团结合作 引起员工竞争,不利协作 培训上不经济 出现“不求无功,只求无过”的
心理
筛选难度大,时间长 招聘成本高 人才风险大 员工适应慢
内部招聘渠道的选择
不同职务类型人才用人标准
高瞻远瞩的领袖人才 百折不挠的领军人才 足智多谋的策划人才 出类拔萃的技术人才 精力充沛的营销人才 忠于职守的业务人才
能言善辩的社交人才 求真务实的管理人才 明察秋毫的监察人才 优秀的人力资源经理 独当一面的女性人才
组建招聘团队
认识招聘团队 • 组建招聘团队的目标和意义 • 招聘团队组建的原则 • 招聘团队的来源 组建招聘团队 • 选拔和培养合适的招聘者 • 招聘团队的管理
失率较高 ❖ 人力、物力、财力、时间消
耗大
传统媒体招聘
传统媒体招聘形式可以分为报纸广告招聘、杂志广告招聘、 广播广告招聘以及电视广告招聘
优点:
缺点:
❖覆盖率广
❖ 费用昂贵
❖受众面专一
❖ 篇幅、地域和时效性都受到限制
❖传播速度快
❖反馈信息也较快
适应情况:用人急
员工或朋友推荐
优点: ❖信任度较高 ❖成功率相对也较高 ❖可节省费用和时间 ❖有利于激励员工,体现信任度 ❖一旦聘用,离职率较低 适应情况: ❖ 管理完善的企业 ❖ 人才结构多样
招聘管理系统概论
• 招聘管理的相关概念 • 招聘管理的目标和意义 • 招聘管理的内容 • 招聘管理的环节
招聘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
招聘管理的相关概念
招聘者
招聘 应聘者 应聘
招聘管理
招聘管理的目标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