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6讲CQ与创造潜能开发200604
第6讲CQ与创造潜能开发200604
聚合思维主要包括演绎思维和归纳思维两种方法,其 中前者力图通过一般原理的逻辑分析来证明特殊 事实的存在,而后者则力图通过特殊实施的逻辑分 析来证明一般原理的存在。
对创新思维的常见误解
创新思维是专家学者们的事 创新思维要经过专业训练才能获得 创新思维是难得常见的 创新思维是特殊思维 创新思维是逆向思维
情绪牛管津理校的长基眼中础的“一流学生”
牛津大学校长科林.卢卡斯认为, 大学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必须培养独 立的思维能力。如果只是机械地将老 师教授地内容记忆下来不是真正地好 学生,学生要通过学习,对某些问题 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创造商数高的人在思想、性格、行为方面具有的特征
1、非线性思考比同龄人高 2、觉察一闪即逝的念头 3、对直觉和感性反应敏锐 4、能将意念归纳、描述 5、对事物的主观程度高 6、创造力比较丰富 7、对音乐绘画表演的兴趣较浓厚 8、对自己喜欢的事物无师自通 9、对宗教哲学的领悟能力和兴趣高 10、对抽象意念的专注认知能力高
观 感 / 产
品
创造力与创新的关系
詹宏志于《创意人》一书中指出“创意 思考是一种态度,一种习惯,一种可训练的 技术。”(1990)然而,单凭创意思考,而 进展为创造力也是不足的。更重要的是如何 将此创造力运用于实际生活中,从而发挥为 个 人 的 “ 创 新 ” ( innovation)。 因 此 , 个 人的创造力的行动表现就是转化为个人的 “创新”,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互为影响的。
创造力是创造新思想、新事物的才能
创造力测量模型结构图(赵海,2003)
创造力
创造性 思维
创造性 倾向
思维流畅性 思维变通性 思维独特性
冒险性 好奇心 想象力 挑战性
1.创造力是可由后天培训的;
2.人人都有创造力,差异者只是多少的问 题及个人醒觉此能力的程度;
3.当人对创造力的知识和技巧增多,会转 变其个人对事物的观感(perception), 而其态度和行为亦受影响。
个人创新模式
自信能力 self-efficacy
改变的需要 Perceived need
for change
创新角色 (创造力的发挥成果)
role innovation
改变的成果 perceived pay of
from change
知识、创意 Technical knowlege
根据(Farr & Ford, 1900)个人创新模式,有四项重要因素影响: 1.个人对事物改变的需要;2.个人有信心实行改变; 3.个人对改变有积极的成果;4.个人的能力去提出创新及有用的意见。
是中庸智
是能力开
慧
发
大创造力
创造力 观 创造力
是童心回
是生活智
归 创造力 慧
是人格完
善
大创造力观构想图(岳晓东博士)
4
创新 成功
创新 欲望
突破 防御 思维
寻求 创新 机遇
开发 创新 能力
提升创造商数
创造商数练习:脑力激荡 基本原则 —— 禁止批评,鼓励创意,自由发挥 限定时间,重视数量,全数纪录
1
情绪哈管佛校理长的眼基中础的“一流学生”
哈佛大学荣誉校长路登庭教授认为: 一流的学生不只是学习好,还要看他是否 有创造性。仅有知识是不够的,有没有神 秘的精神,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是一流学生 所必备的素质。其次,除了关心自身专业 的领域,还要看他关不关心其他领域的东
。 西,有没有广泛的兴趣 (教育文摘周报2002、9、11)
综合
评鉴
3
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以形象思维为基础,不强调事物之间 的相互关系,也不追求问题解决的唯一正确答案, 而是它试图就同一问题沿不同角度思考,提出不 同的答案。
发散思维是一种无规则、无限制,无定向的思 维,具有灵活性,流暢性,多变性,新穎性和相 对性等特点。发散思维一般包括逆向思维,曲解 思維,脑力激荡,夸张思维等方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
第六讲 CQ与创造力培养
教育研究所心理研究室樊富珉教授
成功人生应具备的四种智慧
EQ(情绪智力)
IQ 智商
AQ
CQ
(逆境商数) (创造商数)
我们每个人的体内都潜藏着 一些自己并不知晓的能力,能做 到连自己做梦都没有想到会做的 事情。只有在面对需要时,才会 奋起,并应对环境,作出那些几 乎不可能的事情。
创意与天赋隐藏于每个人的内心 深处,等待被发觉。认识自己, 了解自己,唤醒自己,可以让你 的生活充满自信与愉快。
1、多观察多思考
提
2、保持好奇心
高
3、敢于提出质疑
你
4、主动训练自己
的
5、保持乐观的心态
6、积极思维
7、热爱生活
8、全力以赴
C Q:
创新努力的培养 创新精神的培养
创造力
人人皆有
创造力
创造力
--戴尔.卡内基
创造商数C.Q.
(Creativity Quotient)
运用思考去产生一种崭新 构思、观念和想法。
CQ的主要构成:
1、变通能力 2、觉察能力 3、解决难题能力 4、想像能力 5、表演能力 6、重组能力 7、冒险能力
哈佛大学第24任校长普希(N. M. Pusey):
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 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
创情新绪人格管:理强的烈的基创础新动机、好奇心、
兴趣、主动性、挑战性和意志力等;
创新思维:思维的发散性、流畅性、变 通性、敏锐性、独创性等;
创新技能:获得与利用知识的能力、实 际操作技能、一般创造技法。
核心是创新人力
流畅力
变通力
独创力
精密力
想象力
挑战力
好奇心
冒险心
分析
11、容易进入沉思幻想 12、对新事物的专注和求知欲强 13、对传统事物和权威有独到意见 14、拥有高度的变通能力 15、富有冒险精神 16、对传统作法不盲从有反叛心态 17、对是非曲直有辨别能力 18、拥有丰富的直觉
创造力(Creativity) 根据Webster (1985)字典解释创造力定义有两方面: 1.以幻象技巧产生新事物 2.使现存或引致现存的事物产生新景象 或新事物。
5
发散思维也是直觉思维,凭着个人的直观知觉而 对事物和现象作出某种推断的思维,与思维者知 识经验的丰富程度有密切的关系。
聚合思维能力
聚合思维以逻辑思维为基础,十分强调事物之间的 相互关系,试图形成对外界事物理解的种种模式, 追求问题解决唯一正确的答案。
聚合思维是一种有条理,有范围的收斂性思维,它具 有方向性,评断性,稳定性,服从性和绝对性等 特点。
2
创造力的强弱与主观和客观因素 有关,两者更是互为影响。主观因素 可简略地包括:个人的性格、个人的 思维方法、对创造力的知识及技巧和 运用等。客观因素则包括家庭、不同 团体、工作环境、教育制度、文化及 社会因素等。
影响创造力的因素
不同社会制度、 文化等主观因素
思维方法 知识 技巧 观念
创新
新
创 造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