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类茶的冲泡优秀课件
青茶
代表产品 闽北乌龙:最负盛名的是武夷岩茶,其次 为“武夷四大名枞”,即大红袍、铁罗汉 、白鸡冠、水金龟
闽南乌龙茶:安溪铁观音
广东乌龙:凤凰水仙、饶平乌龙和凤凰单 枞
台湾乌龙:台湾乌龙、台湾包种两种。其 中台湾包种中文山包种、冻顶乌龙属名品
青茶的冲泡方法
• 使用盖碗或者紫砂壶冲泡,水温 为沸腾的100度
六大类茶的冲泡优秀课件
茶叶分类
分类依据
茶叶分类
加工工艺
加工工艺不同,茶叶中的茶多酚氧化程度不同,品质也不同,可以分为绿茶、黄茶、白茶、 青茶、红茶、黑茶六大类
产地
我国有四大茶区(西南茶区—高原茶区;华南茶区—南岭茶区;江南茶区—中南茶区、江北 茶区—中北茶区)、20多个省产茶,分为浙茶、闽茶、台茶、滇茶、赣茶、徽茶等。
• 代表产品:湖南岳阳洞庭湖君山的“君山银针”,四川雅安、名山县的“蒙顶黄芽” 和安徽霍山的“霍山黄芽”。
• 黄小茶 :采摘细嫩芽叶 • 代表产品:湖南岳阳的“北港毛尖”,湖南宁乡的“沩山毛尖”,湖北远安的“远
安鹿苑”和浙江温州、平阳一带的“平阳黄汤”。
• 黄大茶 :采摘一芽二、三叶甚至一芽四、五叶 • 代表产品:安徽霍山的“霍山黄大茶”和广东韶关、肇庆、湛江等地的“广东大叶
玻璃杯冲泡
• 中投法:先将开水注入杯中约1/3处,待水温凉至80℃左右时,将茶叶投入杯中少顷,再 将约80℃的开水徐徐加入杯的七分满处,稍后即可品茶。
• 龙井、太湖绿、六安瓜片、绿阳春等大多采用中投法。 • 两次分段泡茶法,它虽然对茶的选择不是很强,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泡茶水温偏高带来
的弊端,但也给泡茶带来复杂化。
v 种类: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等
白茶
v 福建特产,主要产区在福鼎、政和、松溪、建阳等地。 v 代表产品:白毫银针:外形挺直如针,芽头肥壮,满坯白毫,色白如银。冲泡后,香
气芬芳,滋味鲜醇。
v 注:安吉白茶是用绿茶加工工艺制成,属绿茶类,其白色是因为其加工原料采自一种 嫩叶全为白色的茶树
• 水温:80-85℃
• 根据室温的不同采用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的,如夏天上投法,冬天下投法,春秋中投 法。
白茶的冲泡
白茶
v 产地:福建省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县 ,台湾省也有少量生产。
v 历史:200年左右的历史,最早由福鼎县首创
v 特征:表面密布白色茸毫,采摘多毫的幼嫩芽 叶制成,制法上采取不炒不揉的晾晒烘干工艺
玻璃杯冲泡
• 名优绿茶:分上投法、下投法和中投法,视具体的茶叶品质特征而定 • 上投法:先冲水后投茶,适用于特别细嫩的茶,如碧螺春、信阳毛尖等。不适宜松散型
或毛峰类茶叶,会使茶叶浮在汤面。 • 先将开水注入杯中约七分满(倾茶七分满)的程度,待水温凉至80℃左右时,将茶叶
投入杯中,稍后即可品茶。 • 缺点:杯中茶汤浓度上下不一,茶的香气不容易挥发。
发酵程度 分为不发酵茶、轻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后发酵茶等
茶叶一般分类
水、器
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 用水:十分茶、八分水 软水:水的硬度直接影响茶汤的色泽和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硬度高,则色
黄褐而味淡,严重的会味涩以致味苦 泉水、溪水、江水、河水、纯净水、自来水 “宜砂景瓷”
紫砂壶以宜兴产的较好,瓷器宜景德镇产的最好
茶具介绍
茶具的种类
瓷器
竹木
玻璃
陶土
金属
漆器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碗
公道杯
茶巾
茶荷
茶杯叉
茶艺六君子
茶筒:盛放茶艺用品的器皿茶器筒
茶艺六君子
茶匙:形状像汤匙 主要用途:挖取泡过的茶,壶内茶叶
茶艺六君子
茶漏:置茶时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
茶勺:盛茶入壶
茶艺六君子
茶艺六君子
茶夹:茶夹功用与茶匙相同,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也可用来挟着茶杯洗杯,防烫又 卫生
中式传统泡茶法
• 分茶:将茶中的茶汤到入茶杯中,以七分满为宜 • 奉茶:自由取饮,或由专人奉上 • 去渣:用渣匙将壶中茶渣清出 • 以备后用:客人离去后,洗杯,洗壶以备下次用
绿茶的冲泡
绿茶冲泡方法
• 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是1:50~60。严格的茶叶评审,绿茶是用150ml的 水冲泡3g茶叶。
• 茶具:玻璃杯或白瓷盖碗
产茶时令
分为春茶、夏茶、暑茶、秋茶、冬茶。春茶在清明前采摘的称谓明前茶,谷雨前采摘的为雨 前茶。
质量级别 一般分为特级、一到五级。普洱散茶分特级、一级至十级。
外形 针形茶、扁形茶、曲螺形茶、片形茶、兰花形茶、单芽形茶、直条形茶等。
销路 外销茶、内销茶、边销茶等
加工程度 分为初制茶(毛茶)、精制茶(商品茶、成品茶)、深加工茶(速溶红茶)等
玻璃杯冲泡
• 下投法:先投茶后注水,适合于茶条松展的茶。先将茶叶投入杯中,再用85℃左右的开水 加入其中约1/3处,约15秒后再向杯中注入85℃的开水至七分满处,稍后即可品茶。
• 黄山毛峰
盖碗冲泡
• 盖碗冲泡:茶叶用量用量约为三分之一到一半,水温略高,约为90~95度,冲泡时间约6 秒~10秒。
白茶冲泡方法
• 冲泡:清澈透明的玻璃杯,用量约 为玻璃杯容积的八分之一,采用 上投法,约浸泡5分钟左右即可饮 用,饮到一半加水;
• 盖碗冲泡:投三分之一的茶量,先 把开水倒进茶海降温,待降到一 沸水温(80-85℃)再用来冲泡, 时间控制约为10秒-15秒。
黄茶的冲泡
黄茶
• 我国特产,按鲜叶的嫩度和芽叶大小,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 • 黄芽茶:原料细嫩、采摘单芽或一芽一叶
青”。
• 1、清洁茶具;
黄茶的冲泡方法
• 2、选择好1:50的黄茶与水的分量;
• 3、将茶叶放进高温杯中;
• 4、在杯中倒进二分一的水,浸泡黄茶叶;
• 5、在黄茶叶浸泡了一分钟左右后倒进另外一半水;
• 6、注意在冲泡的时候,要提高水壶,让水由高出向 下冲,并将水壶由上往下反复提举三四次。
青茶的冲泡
茶艺六君子
茶针:疏通茶壶的内网(蜂巢),或放入茶叶后把茶叶拨匀,碎茶在底,整茶在上
冲泡茶叶最佳水温
中式传统泡茶法
• 烫壶:将沸水冲入壶中至溢满为止. • 倒水:将壶内的水倒出至茶船中。 • 置茶:这是比较讲究的置茶方式,将一茶漏斗放在壶口处,然后用茶匙拨茶入壶。
中式传统泡茶法
注水:将烧的水注入壶中,至泡沫溢出壶口。 倒茶:注意倒茶时不能一次倒满一杯,至七分满处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