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六大茶类(基本知识与品鉴)

中国六大茶类(基本知识与品鉴)



优异的种 植环境
白果
果树交错种植,茶树果树枝 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 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 的天然品质。
采摘技术
每年春分前后开采, 谷雨前后结束
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约需采6.8~7.4 万颗芽头,历史上曾有500克干茶达到 9万颗左右芽头,可见茶叶之幼嫩,采 摘功皿:玻璃杯冲泡欣赏外形。 盖碗冲泡早春绿茶有助于耐泡,出味。
从以下方面开始 了解绿茶
绿茶的基本概念
绿茶的基本制作工 艺是什么?
绿茶最终干燥方 式有哪几种?
绿茶的代 表名茶
学习
外形特征 采摘工艺 传说等
绿茶的保健作用
绿茶的三 种冲泡技巧
冲泡绿茶的三要 素
绿茶的基本概念
我国绿茶生产悠久,品类 最多,外观造型千姿百态, 香气滋味各具特色
外 形 特 征
外形条索紧结重实,饱满,色泽碧嫩光 滑,牙隐翠。白毫显露,色泽翠绿,幽 香如兰,滋味深厚,鲜爽甘醇,经久耐 泡,汤色明亮,饮后回味香绵。
采摘技术
由于天候条件, 云雾茶比其他茶采 摘时间较晚,一般 在谷雨之后至立夏 之间始开园采摘。 采摘标准为一芽一 叶初展,长度不超 过5厘米
茶农加工一公斤 成茶,大约需要 十万多个鲜嫩的 芽头
入西藏地区:
• 蒙顶茶是四川蒙山 各类名茶的总称, 主要品种有甘露、 黄芽、石花、万春 银叶、玉叶长春等 五种传统名茶,及 特级绿茶,各级烘 青、炒青,各种茉 莉花茶,沱茶,南
• “五不采”, 即 • 太阳升不采 • 天气热不采
• 早期见其芽 不壮不采 • 阴天不采 • 雨天不采
蒙顶石花
采摘技术 特级毛尖一芽 一叶初展的比例 点85%以上
一级毛尖以一芽一叶 为主,正常芽叶占80% 以上
二三级毛尖以一 芽二叶为主,正 四五级毛尖以一芽三叶 常芽叶占70%左 右 及对夹叶为主,正常芽 叶占35%以上
六安瓜片
产 地
六安瓜片产于六安、 金寨、霍山三县之毗 邻山区和低山丘陵, 分内山瓜片和外山瓜 片两个产区。又名奇 山云雾。
又称片茶 绿茶中唯 一去梗去 芽的片茶
外 形 特 征
形似瓜子的单片,自然平直,叶缘微翘,色 泽宝绿,大小匀整,不含牙尖,茶梗,清香 高爽,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清澈透亮,叶底 嫩绿明亮。
采制技艺和加工工艺独 特。采摘时间必须在 “谷雨”前后十天
采摘特点:春茶与 谷雨后开元,新稍 已成开面,采摘标 准是夹二三叶和一 芽二叶三叶为主。
通常采一芽一叶 初展,芽长1.6~ 2.0厘米的原料, 叶形卷如雀舌, 称之为“雀舌”
采摘有三大特点: 一是摘得早,二 是采得嫩,三是 拣得净
通常采一芽一叶初展,芽长 1.6~2.0厘米的原料,叶形 卷如雀舌,称之为“雀舌”
每片茶 叶约半 寸 条索 细扁
品质特征
尖芽 紧偎 叶中
金黄片”和“象牙色” 是特级黄山毛峰外形与 其他毛峰不同的两大明 显特征
碧螺春
产 地
产于江苏省苏 州市吴县太湖 的洞庭山(今苏 州吴中区), 所以又称“洞 庭碧螺春”
原名
“吓煞人 香”其名 不雅,经 康熙题名 “碧螺春”
嫩:叶 芽 三鲜:色 香味
外 形 特 征
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 白隐翠、清香淡雅、鲜醇甘厚、回味 绵长,其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 亮。有“一嫩三鲜” 之美誉。

川 茶
优厚的地理条件
• 四川盆地周围具有较广阔的丘陵地带,这 里气候湿润,降水丰富,丘陵的排水性较 好,再加了土壤呈酸性,这些都是适宜茶 树生成的自然条件。
悠久的历 史
四川,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产茶、饮茶 的地方,也是全国主产茶区之一。在历史 上,众多的文献古籍都可佐证的悠久的历 史 西汉末年王藵《僮约>>记载了先秦巴蜀的 茶事;东晋常壉《华阳国志 .巴志》记载 我国西周时期巴地“园有芳弱香茗”;西 晋张载<<登成都楼>>,三国魏张揖<<广雅>> 等诗文都清楚的记载了从先秦到西晋,巴蜀 都是我国茶叶生产和技术的中心.
三级:外形两叶抱一芽,少数翘散, 少量断碎,有毫,欠匀整,尚绿润 叶底尚嫩欠匀,成朵,少量断碎
猴韵
太平猴魁”的色、香、味、形独具一格,有 “刀枪云集,龙飞凤舞”的特色。每朵茶都是两叶 抱一芽,平扁挺直,不散,不翘,不曲,俗称“两 刀一枪”,素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 之称。全身披白毫,含而不露,入杯冲泡,芽叶成 朵,或悬或沉,在明澈嫩绿的茶汁之中,似乎有好 些小猴子在对你搔首弄姿呢。
采摘技术
二级,一芽 二叶开展和 一芽三叶初 展
黄山毛峰分 分特级一、 二、三级。
三级,开 展的一芽 一叶、二 叶、三叶
一级,一芽一 叶开展和一芽 二叶初展
采摘季节为清明 谷雨
庐山云雾
产 地
古称“闻林茶”,从 明代起始称“庐山云 雾”。此茶产于江西 庐山,是绿茶类名茶。 庐山云雾,始产于汉 代,已有一千多年的 栽种历史。 美誉 味醇 色秀 香馨 液清
绿茶品鉴
一、绿茶基础知识
六大茶类: 绿茶Green tea (non-fermented tea)
• 发酵度:0—5%
• • • • •
特点:绿叶、绿汤、绿底 功效:美白、防辐射、去火、去暑、抗衰老 .春夏饮用。 口感:鲜爽、淡雅、清甜.加工方法不同香气不同 名品:西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 冲泡:75度—90度左右,属芽茶类,水温高汤熟失味。
碧潭飘雪
碧潭飘雪的功效:润肺止咳 之功效明显。还含有多种微 量元素,长期饮用对人体有 益
蒙顶黄芽与甘露的采茶工艺


蒙山黄芽的采制工艺与茶品:以每年清明节前采下的鳞片开展的圆肥单芽为 原料,经过一杀青、两色黄、一堆放、三复锅、二烘焙等制作工艺,使成茶 芽条匀整,扁平挺直,色泽黄润,全毫显露;汤色黄中透碧,甜香鲜嫩,甘 醇鲜爽;叶底全芽嫩黄。是黄芽类名茶极品。 甘露茶的采制工艺:于每年清明前后,采摘鲜嫩匀齐的一芽一叶初展的芽 叶精制而成。其工艺为:1.三炒:指杀青、炒二青和炒三青;2.三揉:头 揉在杀青后进行,以初卷成条为适度,要细心轻揉保护全芽整叶,二揉在炒 二青后趁热揉捻,要掌握先轻、中重、后轻的原则,以防芽断叶碎,三揉在 全叶紧卷成细条,显毫为适度;3.做型,采取紧团翻滚传统炒法,边炒边搓 条,使茶身紧结,炒成八成干时为宜,满显白毫,茶叶含水量降至12~14% 为适度;4.初烘含水量达7~8%,适度摊凉后,及时进行复烘,烘至茶含水 量达5%时
清明节(阳历4月5号) 前采制的茶叶。春天刚 刚冒出的嫩芽采制而成
谷雨(阳历4月20号) 前采制的茶。春季温度 适中,雨量充沛。茶叶 的生长正在含苞怒放, 一芽一叶正式形成。
白露茶:此时的茶叶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 后正是它生长的极好时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 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 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茶客喜爱
中 国 的 六 大 茶 类
我们一般把茶分成哪六大类?
六大茶类:
按照发酵度和颜色分成六大类: • 绿 茶( 0%—5% ) • 黄 茶( 5%—10% ) • 白 茶( 10%—20%) • 乌龙茶( 25%—75%)
•红 •黑
茶( 80%以上 ) 茶( 后发酵 )
六大茶类:
绿茶
绿茶基础
绿茶冲泡
外 形 特 征
等级之分
极品:外形扁展挺直, 魁伟壮实,两叶抱一 芽,匀齐,毫多不显, 苍绿匀润,部分主脉 暗红;
特级:外形扁平壮实,两叶抱一 芽,匀齐,毫多不显,苍绿匀润, 部分主脉暗红;汤色嫩绿明亮
太平猴魁的采摘在 谷雨至立夏,茶叶 长出一芽三叶或四 叶时开园,立夏前 停采。
二级:外形扁平,两叶抱一芽, 少量单片,尚匀整,毫不显, 绿润叶底尚嫩匀,成朵,少量 单片
茶马古道与四川
• 在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 • 茶马古道分川藏、滇藏 在滇、川、藏“大三角” 两路,连接川滇藏,延 地带的丛林草莽之中, 伸入不丹、锡金、尼泊 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的 尔、印度境内,直到西 亚、西非红海海岸 古道,这就是世界上地 势最高的文明文化传播 古道之一的“茶马古 道”。
所谓茶马古道,实际上就是一 条地道的马帮之路,是成千上 万辛勤的马帮,日复一日、年 复一年,在风餐露宿的艰难行 程中,用清悠的铃声和奔波的 马蹄声打破了千百年山林深谷 的宁静,开辟了一条通往域外 的经贸之路。马帮每次踏上征 程,就是一次生与死的体验之 旅。
四绝
色绿 香郁 形美 味醇
外 形 特 征
中国的农历是每 隔15天为一节气
大约3月5日左右是 “惊蛰”
3月20日左右 是“春分”
采摘技术
谷雨前采摘的二春茶 称“雨前茶”,量比 较多
“清明”前采摘 的称“明前茶” 只采一个嫩 芽,故称 “莲心” 采一芽一叶, 茶芽旁有附叶两 芽叶稍长,形 瓣,两叶一芽, 似如枪,故称 形似雀舌,称为 旗枪 雀舌
唐代白居易曾赞美川茶: 琴里知闻唯绿水,茶中故 旧是蒙山。 李白诗曰:杨子江中 水,蒙顶山上茶。 文同写道:蜀中茶称 圣,蒙顶味独尊。
干燥的目的,蒸发水分, 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 茶香
西湖龙井
产 地
因产于中国杭州 西湖的龙井茶区 而得名。中国十 大名茶之一。苏 东坡:欲把西湖 比西子,从来佳 茗似佳人。 西湖龙井茶扁平光滑 挺直,色泽嫩绿光润, 香气鲜嫩清高,滋味 鲜爽甘醇,叶底细嫩 呈 朵。色翠略黄似糙 米色。
等级
历史上曾分为 “狮”、 “龙”、 “云”、 “虎”、“梅” 五个等级,以 狮峰龙井最佳
信阳毛尖
产 地
于河南省南部大别山 区的信阳县,即车云 山、连云山、集云山、 天云山、云雾山、白 龙潭、黑龙潭、何家 寨
别称
豫毛峰
外 形 特 征
外形上看则匀整、鲜绿有光泽、白毫明显。 外形细、圆、光、直、多白毫,色泽翠绿, 冲后香高持久,滋味浓醇,回甘生津,汤色 明亮清澈。优质信阳毛尖汤色嫩绿、黄绿或 明亮,味道清香扑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