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点检知识培训PPT课件
岗位点检知识培训
1
设备点检的定义和设备点检的目的
▪ 1、设备点检的定义:为了提高、维持生 产设备的原有性能,通过人的五感(视、 听、嗅、味、触)或者借助工具、仪器, 按照预先设定的周期和方法,对设备上的 规定部位(点)进行有无异常的预防性周 密检查的过程,以使设备的隐患和缺陷能 够得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处理, 这样的设备检查称为点检。
19
轴承声音判断
▪ 二、异常声响所反映的轴承故障 3、轴承发出不连续的“梗梗”声这种声 音是由于保持架或内外圈破裂而引起的, 必须立即停机更换轴承。
20
轴承声音判断
▪ 二、异常声响所反映的轴承故障 4、轴承发出不规律、不均匀的“嚓嚓” 声这种声音是由于轴承内落入铁屑砂粒等 杂质而引起的。声响强度较小,与转数没 有联系。应对轴承进行清洗,重新加脂或 换油。
▪ 5、以上点检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不能 判断清楚或无法处理的问题要汇报并上记 录,写清汇报人及被汇报人,以便备查及 责任追踪。
8
基本点检方法
▪ 1、看,巡检设备首先要看。看脚下,看 头上是否安全;看设备设施是否齐全、 完好,如各部连接是否松动、变形、变 色,接地线、防护罩等保护设施是否顺 坏、缺失,看现场三箱(控制箱、检修 箱、照明箱)门是否关好,看有无跑、 冒、滴漏等等。
23
电机烧毁的五种原因:
一、电机轴承缺油等原因而损坏,造成电机扫膛 烧毁。 电机轴承缺油必然伴随着“嚓嚓”、 “沙沙” 或啸叫声等杂音,带有较明显的金属摩擦生,声 音尖而响;严重的电机轴承温度会持续升高。岗 位应及时用加油枪给电机加油,一般90KW及以 下电机加30下,90KW以上电机加50下为宜,不 要多加也不要少加。正常情况下,电机加油后轴 承杂音消失或变小,如果电机轴承杂音变化不大, 应立即汇报并上记录,联系专业人员判断处理。
17
轴承声音判断
▪ 二、异常声响所反映的轴承故障 1、轴承发出均匀而连续的“咝咝”声这 种声音由滚动体在内外图中旋转而产生, 包含有与转速无关的不规则的金属振动声 响。一般表现为轴承内加脂量不足,应进 行补充。
18
轴承声音判断
▪ 二、异常声响所反映的轴承故障 2、轴承在连续的“哗哗”声中发出均匀 的周期性“嗬罗”声这种声音是由于滚动 体和内外圈滚道出现伤痕、沟槽、锈蚀斑 而引起的。声响的周期与轴承的转速成正 比。应对轴承进行更换。
2
设备点检的定义和设备点检的目的
▪ 2、设备点检的目的:点检是设备管理的 一项基本制度,目的是通过点检准确掌握 设备技术状况,维持和改善设备工作性能, 预防事故发生,减少停机时间,延长设备 寿命,降低维修费用,保证正常生产。
3
点检设备,做到5个必须:
▪ 1、点检必须携带点检三件宝:螺丝刀 (或听针),扳手,抹布。
限值(K)
备注
建议控制值 建议控制值
15
电机的转速与振动
▪ 1、两级 电机2800转的不超过5mm/s, ▪ 2、四级 电机1400转的8mm/s,
3、六级 电机960的15mm/s
16
轴承声音判断
▪ 一、滚动轴承正常工作状态的声响特点: 滚动轴承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运转平稳、 轻快无停滞现象,发生的声响如何根据声 音判断滚动轴承运行状况和谐而无杂音, 可听到均匀而连续的“哗哗”声,或者较 低的“轰轰”声。噪声强度不大。
9
基本点检方法
▪ 听,设备声音是否正常靠听。设备运行 发出异响,要借助螺丝刀或听针等判断 声音发出位置,对声音大小、严重程度 要初步判断,判断不清上上报上一级进 行确认。
10
基本点检方法
▪ 摸,摸是对问题的进一步判断。摸是对 设备的松紧程度、振动大小、温度高低 等问题进行感性检查判断,以便问题进 一步处理、汇报。
4
点检设备,做到5个必须:
▪ 2、螺丝刀要听电机、减速机、泵等各部 轴承声音及本体声音是否有异响或杂音。
5
点检设备,做到5个必须:
▪ 3、扳手要紧固检查紧固泵体、电机等地 脚是否松动和各部密封是否漏水、漏气等。
6
点检设备,做到5个必须:
▪ 4、抹布用来擦拭设备浮灰、油污等。
7
点检设备,做到5个必须:
21
轴承声音判断
▪ 二、异常声响所反映的轴承故障 5、轴承发出连续而不规则的“沙沙”声 这种声音一般与轴承的内圈与轴配合过松 或者外圈与轴承孔配合过松有关系。声响 强度较大时,应对轴承的配合关系进行检 查,发现问题及时修理。
22
轴承声音判断
▪ 二、异常声响所反映的轴承故障 6、轴承发出连续刺耳啸叫声这种声音是 由于轴承润滑不良或缺油造成干摩擦,或 滚动体局部接触过紧,如内外圈滚道偏斜, 轴承内外圈配合过紧等情况而引起的
13
电动机温度及测温
▪ 1、电动机的绝缘等级是指其所用绝缘材料的耐 热等级,从低到高常见的分A、E、B、F、H级。
▪ 2、绕组温升限值(允许温升)是指电动机的温 度与周围环境温度相比升高的限度。
▪ 性能参考温度,是指在此最高温度下,对应绝缘 级别能有效保证电机可靠运行,不置影响电机性 能。
▪ 3、最高允许工作温度(极限工作温度)是指电 机在设计预期寿命内运行时,绕组绝缘材料允许 最高点的工作温度。如果运行温度超过材料的极 限工作温度,则绝缘的老化加剧,寿命大大缩短。
11
基本点检方法
▪ 闻,对现场设备发出异味要敏感,异味发出往往意味着设备事故 的发生。无论是电机还是泵的轴承发出异味伴随着变色冒青烟, 都意味着轴承极度发热,需立即停机处理;特别是电器设备如电 机接线盒、检修电源线等发出胶皮糊味的,要立即联系电器人员, 并做好相应的停机准备。
12
基本点检方法
▪ 测,对振动、温度需要准确数值的,需用测振仪、温 度计进行测量。对电机测温主要测电机前后轴承、本 体、接线盒及电缆,温度超过70℃必须上记录并加强 关注,超过80℃并且有上涨趋势的,需停机检查处理。
14
电动机温度及测温
绝缘的温度等 A级
E级
B级
F级
H级
级
绝缘材料的最 105
120
130
155
180
高允许工作温
度(℃)
性能参考温度 80
9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100
120
145
绕组温升限值 60
75
80
100
125
(K)
电机外壳参考 60
75
80
100
125
工作温度(℃)
电机外壳温升 45
55
60
75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