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
实验内容1:杠杆的科学
实验目的: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
实验器材:杠杆尺、钩码、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
实验步骤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一、第二、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
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
实验现象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随之改变。
实验结论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随之改变。
实验内容3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实验目的杠杆是否省力
实验器材长竹筷、螺丝帽、棉线、塑料盘、杆秤、螺丝刀、开瓶器、镊子、剪刀、小刀
实验步骤1、杠杆的比较和分析。
2、小杆秤的研究。
实验现象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实验结论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实验内容4 轮轴的秘密
实验目的使学生知道合理使用轮轴可以省力。
实验器材轮轴实验装置1个,钩码、线、铁架台。
实验步骤1、将一个轮轴实验装置安装在铁架台上,并在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
2、将另一个轮轴实验装置也安装在铁架台上,再在它的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
实验现象1、在平衡时,轮上挂的钩码少而轴上挂的钩码多,即在轮上省力,轴上费力。
2、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实验结论1、在平衡时,轮上挂的钩码少而轴上挂的钩码多,即在轮上省力,轴上费力。
2、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实验内容5滑轮的研究
实验目的使学生分别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性。
实验器材定滑轮和动滑轮、铁架台、线、钩码、测力计。
实验步骤1、定滑轮能否改变力的方向。
2、定滑轮能否省力。
3、动滑轮能否省力、改变方向。
实验现象1、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定滑轮不能省力。
3、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方向。
实验结论1、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定滑轮不能省力。
3、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方向。
实验内容7 斜面的作用实验目的认识斜面的省力原理。
实验器材木板(长度不同)、木块、重物、测力计。
实验步骤1、将一块木板成为一个斜面。
把不同的重物分别放在斜面下端,通过测力计拉着它沿斜面向上提升。
2、沿着这些长度不同的斜面把重物拉上去。
实验现象1、从斜面拉上去用的力都小于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用的力。
2、发现木板越长即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直接垂直向上提重物相当于坡度为90度,一点都不省力。
实验结论1、从斜面拉上去用的力都小于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用的力。
2、发现木板越长即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直接垂直向上提重物相当于坡度为90度,一点都不省力。
实验内容1抵抗弯曲
实验目的研究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
实验器材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垫圈、竹片、尺子实验步骤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
平放还是立放。
实验现象增加厚度可以明显地加强其承受重量的能力。
实验结论增加厚度可以明显地加强其承受重量的能力。
实验内容拱形的力量
实验目的根据观察到的拱形产生的形变来推想它受力的状况。
实验器材做拱形的纸、铁垫圈若干、厚书几本、搭瓜皮拱的6瓜皮、小刀实验步骤拱形承受压测试。
2、让拱形承受更大的压力。
实验现象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实验结论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实验内容做框架
实验目的了解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
实验器材筷子或塑料吸管、橡皮筋或棉线、剪子、小刀、胶水等实验步骤1、利用筷子捆一角形框架和长方形框架2、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实验现象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
实验结论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
实验内容电和磁
实验目的了解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导线(其中一根较长)、指南针
实验步骤1、通电导线和指南针2、通电线圈和指南针
实验现象电可以产生磁。
实验结论电可以产生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