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烙饼问题》教学案例分析与思考

《烙饼问题》教学案例分析与思考

建立数学模型理性认识数学――《烙饼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12页例1【教学目标】1.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并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化方案。

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讨论、思考等活动,寻找规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3.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索和合作的乐趣,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优化思想的应用。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彩色圆形图片、表格、练习题纸。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设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碰到一些数学问题,例如:煮熟一个鸡蛋要用8分钟时间,煮熟5个鸡蛋要用多长时间?预设生成1: 一个一个的煮,一个8分钟,5个要40分钟时间。

预设生成2:把5个鸡蛋一起放进锅里面煮,要用8分钟时间。

2•再次设问:为什么会想到一起煮呢?3•教师小结:当5个鸡蛋一起放进锅里面煮时,既可以节约时间,又能节约能源。

看来,煮鸡蛋是要讲究方法的!生活中这类问题还有很多,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其中的一个数学问题一一也需要讲究方法的“烙饼问题”。

板书课题:烙饼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生活情景,弓I发探究欲望。

儿童的学习必须以丰富的感性材料为前提,以此来达到对数学现象和数学事实的本质认识。

具有现实的、挑战性的学习素材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认知规律。

联系生活事实,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烙饼”这一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

这样的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同时还体验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自主探索,探究烙法。

(一) 解读信息,理解烙饼规则。

1课件呈现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关键的数学信息: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要3分钟。

2 •教师追问,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深入解读数学信息:(1) 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认识: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指的是锅里面最多 能同时放下两张饼。

如果只有一张饼时也可以只放一张。

)(2) 两面都要烙呢?(一张饼的正面要烙,反面也要烙。

把先烙的一面叫做正面,后烙的一面叫做反面。

(二) 观察法,探究 2张饼的最优烙法。

1明确烙1张饼的时间深学生对烙饼过程的直观认识。

并完成板书: 1张 6分钟。

2 •研究2张饼的最优烙法 设问:如果要烙2张饼呢?需要几分钟?(在黑板上贴上“ 2张饼”) (1) 同位互说:你是怎样烙的?所用时间是多少? (2) 指名学生汇报,预设出现两种情况: ①烙一张饼需要6分钟,烙两张饼需要12分钟。

②可两张饼一起烙,先烙正面需要3分钟,再烙反面,又需要 3分钟,共6分钟。

学生汇报时,师结合教具在黑板上直观演示, 让学生具体明白两种烙法的操作过程,并引导学生进行完整口述。

(3) 比较优化两种方案。

设疑:你认为哪种方案好?为什么? 让学生从两种方案中比较得出:第二种方案好,原因是节省时间,只需要6分钟就可烙好两张饼,从而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4) 渗透用表格记录烙饼方法。

精品文档交流)师强调:为了表达方便,我们可以 让学生说出时间,并说出具体烙法。

在说烙法的同时,教师在黑板上用彩色圆片直观演示,(5)设疑:一张饼和两张饼的张数不同,但所用的时间是一样的,为什么?最后师小结:这就是烙两张饼的最佳方法,并板书:2张(同时烙)6分钟(三)动手操作,探究3张饼的最优烙法。

1设问:小明一家3 口人,如果妈妈要烙3张饼,怎样烙才能让大家尽快吃上饼?同桌合作完成以下要求:(1)同桌合作,用学具摆一摆。

(2)想一想,3张饼怎样烙最节省时间?(3)烙完后,跟同桌说一说,并把方案记录在表格里。

2 •展示烙法,寻求最优方案,并完成表格。

请同桌上台,一边讲解,一边用学具演示烙饼过程。

(预设学生生成:第一种:12分钟、第二种:9分钟)(1)学生汇报后,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赞赏,并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用程。

9分钟烙完3张饼的过(2)同桌合作再次实践体验“ 9分钟的烙法”。

3.集体交流,对比择优。

课件出示刚才烙3张饼的两种方法,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都是烙熟3张饼,为什么9分钟的方法会比12分钟的方法节省3分钟?学生交流质疑,最后得出:9分钟烙的时候,每次锅里都有两张饼在烙,充分利用了锅的空间,只需要烙3次,所以节省了时间。

师小结:这就是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

板书:3张(最佳方法)9分钟。

(4)、小结:用这种方法时,锅里每次都有两张饼,这样既不浪费时间,烙得也快,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种方法称做烙3张饼的最佳方案。

事实上,我们的生活中是不这样烙饼的,这只是一种数学的思考方法。

(设计意图:活动中探索,合作走向实质“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特别提倡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动手操作一一合作交流一一自主探究”的方法,能使学生更直观地感知知识的生成过程,理清其来龙去脉,从而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教学本课的重难点、关键处一一特别是3张饼该怎么烙时,适时地组织了同桌小组的合作探究。

并在学生的合作探究前,提出了明确的合作要求。

在合作探究中,保证了合作学习的时间,并深入小组中恰当给予指导。

合作探究后,利用学生已有的探索交流的成果,集中再现烙3张饼的过程,提升了学生对烙3张饼的理解。

)(四)总结方法,探究规律。

1.脱离学具,思考4张饼的最优烙法(1)设问:不摆学具,想一想:如果要烙4张饼,怎样烙才能最节省时间?(2)追问:2张2张的烙有什么好处呢?学生交流后得出:每次在锅里烙2张饼,这样最节省时间。

(3)小结:烙4张饼的时候,可以分成两组,2张2张的烙,烙2张饼要几分钟?两个2张一共几分钟?根据学生的汇报,完成表格:2•小组讨论5张饼的最优烙法(1)四人小组讨论:如果要烙5张饼呢?怎样烙最节省时间?(2)预设学生生成:①先烙2张,再烙2张,最后烙1张。

②先烙2张,然后3张按3张的最佳方法烙。

(3)引导学生算出两种方法的时间来比较这两种方法,哪种方法最节省时间?根据学生回答,完成表格:(4)追问:“18分钟”的这种方法在哪里浪费时间?学生思考后回答。

师小结:只要把后面的2张饼和1张饼合成一组按照3张饼的最佳方法来烙,最节省时间。

3•分析6—9张饼的烙法(1)设问:如果烙饼的张数是6张、7张、8张、9张饼时,怎样烙最节省时间?请按照烙4张饼、5张饼的方法,在练习纸上写一写、算一算。

(2)根据学生反馈,完成表格:在师生互动交流中引导得出:①比较烙6张饼的两种方法:方法一:分两组,每组按3张饼的最佳方法烙,共要烙18分钟。

方法二:分三组,每组按2张饼的最佳方法烙,共要烙18分钟。

师指出:两种方法的时间一样,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用3张饼的方法来烙时,需要不停地翻转烙饼,增加难度。

所以我们一般选择一种容易操作的方法,把6分成2、2、2。

②当学生出现把7分成4和3或把9分成4和5时,要继续引导学生。

(案例分析:提取数学信息,建立数学模型。

教师先给定两个条件,每次最多烙两张,两面都要烙,每面烙的时间都是3分钟。

其次进行初步体验优化,第一层次从两个饼的烙法上进行对比,让学生初步体验到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

第二层次探究双数张饼的烙法,学生有序思考得到充分体现。

然后重点研究3张饼的烙法,通过猜想一一验证一一反馈一一优化的学习方法,学生探索出3张饼的最佳烙法。

最后提出5、7、9张饼的烙法,学生在上述学习的基础上有序展开,把烙5张饼分解成先烙2张再烙3张即“ 2+3”进行探究,学生马上找到了最佳烙法。

同时通过分层学习,学生有效地感知到饼数与最短时间之间的关系,并及时予以归纳、整理、提炼,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

)4•总结规律(1)方法的规律设问:仔细观察,当烙饼的个数是双数时,应该怎样烙最节省时间?当烙饼的个数是单数时,应怎样烙最节省时间?小组交流汇报,师生小结:当烙饼的个数是双数时,就2张2张的烙,当烙饼的个数是单数时,可以先2张2张的烙,最后3张按最佳方法烙,这样最节省时间。

(2)饼数与总时间的关系精品文档交流师:仔细观察这张统计表,你能发现饼的张数与时间有什么关系吗?(时间是饼的数量的倍数3倍。

)板书:总时间=饼数X 3师:那妈妈要烙20张饼,100张饼各要几分钟。

如果妈妈只有30分钟,最多能烙几张饼。

三、全课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生活中的一些事只要我们合理安排就会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当然这节课我们只是针对时间长短来进行研究的。

生活中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考虑。

同时教师鼓励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