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朋友》表格式教案16(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导读:课题
一、《童年的朋友》
课时
第1课时
(总第 1 课时)
科任
教师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背景,表情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分析外祖母成为“我”童年朋友的原因;3.体会亲人对我们的爱,激发感恩情怀。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亲人对我们的爱,激发感恩情怀。
重难点
重点:学习细腻又饱含深情的语言;
难点:分析外祖母成为“我”童年朋友的原因;体会我对外祖母的感情。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1-2分钟)
导语
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背景,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分析外祖母成为“我”童年朋友的原因。
3、体会亲人对我们的爱,激发感恩情怀。
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10分钟左右)
检查预习:掌握字词,了解作者。
1、出示自学提纲。
A、思考: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从文题来看,“外祖母”和我是什么关系?
B、外祖母在孩子的眼里是长辈,可作者在文章中说外祖母是他的“朋友”,而且是“最知心”“最珍贵”的“终身”的朋友。
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可从文中的句子体会)
C、说说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外祖母对“我”的理解和关爱。
D、本文可分几部分?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学生自学。
对不会的问题要做好批注或随笔,作为合作探究
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
3、教师检查学情,不指导、不提问、不干扰。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15分钟左右)
通过提问、师生互动、小组讨论等形式解决问题。
1、解决自学提纲中的问题:
A、主人公:外祖母;外祖母与“我”是朋友关系。
(外祖母是我终身的朋友,最知心的人,最了解、最珍贵的人。
)
B、①、因为外祖母不仅像一般的长辈那样爱自己,而且和“我”之间有着一种特殊的友情;外祖母能像朋友一样尊重自己,平等地对待自己;外祖母是自己最知心的人,自己内心的话都能和外祖母交流;
②、说外祖母是“终身”的朋友,是因为外祖母的爱,把“我”的心灵从黑暗中带到了“光明的地方”,外祖母“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外祖母的乐观、坚毅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
C、说话的语气“温暖而柔和”,“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对于睡觉问题的处理——“不想睡就不睡好了”;关于奶瓶的问题的处理——“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声点说”。
D、一(1—6)写外祖母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
(记叙描写)
二(7)表达“我”对外祖母的感激,写出了外祖母对“我”一生的影响。
(议论抒情)
2、合作解决学生自主发现的问题。
3、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重、难点。
四、巩固新知,当堂训练(15分钟)
1、模仿课文写法,展开想像,把“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点声说!”拓展成一段具体的祖孙对话。
要求:(1)对话符合人物性格
(2)说明你这样设计的理由
(3)对话内容在100字以内。
2、《基础训练》前三题
五、课外作业,拓展延伸(3分钟)
1、找出文中你认为描写外祖母比较精彩的语句,并简单赏析。
2、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讨论补充
记录
板书
设计
一、《童年的朋友》(高尔基)
第一部分(1—6)写外祖母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
第二部分(7)表达“我”对外祖母的感激,写出了外祖母对“我”一生的影响。
教学反思
《童年的朋友》
课题
一、《童年的朋友》课时
第2课时
(总第 2 课时)
科任
教师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背景,表情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分析外祖母成为“我”童年朋友的原因;
3.体会亲人对我们的爱,激发感恩情怀。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亲人对我们的爱,激发感恩情怀。
重难点
重点:学习细腻又饱含深情的语言;
难点:分析外祖母成为“我”童年朋友的原因;体会我对外祖母的感情。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1-2分钟)
1、情境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外祖母是一个慈爱的老人,她拥有着无私的爱,因此成了“我”的终身朋友。
本文节选自《童年》,节选的文字并不长,也没有多少情节,但作者通过生动细腻又饱含感情的语言,把外祖母的形象写得独具魅力,光彩照人。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品味赏析。
2、出示学习目标
1.根据文中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感受外祖母的形象;
2.感受外祖母独特的人格魅力,理解外祖母对我一生的深远影响。
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10分钟左右)
1、出示自学提纲。
一、划出有关描写外祖母的语句,写一写这些语句各反映了外祖母怎样的形象特征。
(提示:可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来考虑)
二、作者饱含深情地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丰满的外祖母形象,通过描写,你觉得外祖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三、速读课文,找出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我”对外祖母的热爱和感激之情?四、从文末议论句体会外祖母对“我”有着怎样的影响?
2、学生自学。
对不会的问题要做好批注或随笔,作为合作探究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
3、教师检查学情,不指导、不提问、不干扰。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15分钟左右)
通过提问、师生互动、小组讨论等形式解决问题。
解决自学提纲中的问题:
一、①、头发:描写非常细致,突出她的头发“多”“密”“长”“黑”“厚”的特点
②、眼睛:这些句子形象地表现了外祖母丰富的情感世界和乐观坚毅的个性.
③、语言:比喻又新鲜又奇妙,非常富有美感,外祖母的形象也写得非常美好。
④、动作:腰成了驼背,记载着外婆所承担的繁重劳动和生活的艰辛。
把外祖母比做猫,调皮中写出了外祖母的勤劳能干,也表明了我和外祖母的朋友关系。
二、明确:慈爱、开朗、乐观、坚毅、勤劳能干。
三、“愉快”“快活”“年轻”“明朗”“快乐”“温暖”“轻快”“敏捷”“可爱”都是褒义词,表达了对外祖母的赞美。
四、外祖母对我无私的爱,对生活的爱,和她那乐观的精神和坚毅的性格,使我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使我有了战胜生活中一切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2、合作解决学生自主发现的问题。
3、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重、难点。
四、巩固新知,当堂训练(15分钟)
(一、)教师出示课堂作业,并明确方法。
1阅读课文六、七段,完成下列问题:
A、选段写外祖母的眼睛很有特色,抓住了她眼神的什么特点?
B、“她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也像这个可爱的动物”这句用了()修辞手法,表现了外祖母()性格?
2.你能感受到父母之爱吗?,请简要说出一例。
(二、)完成《基础训练》第四题,当堂订正。
3、课堂小结:1、这节课我懂得了---------我收获了-------------------
五、课外作业,拓展延伸(3分钟)
1、推荐阅读《童年》
2、完成《基础训练》本课剩余部分。
讨论补充
记录
板书
设计
一、《童年的朋友》(高尔基)
外婆:外貌、语言、动作、神态
充满活力、愉快、温暖
不仅善良,还给我关怀。
生活的勇气、力量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