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中考文言文试题汇编《三峡》(苏教版七上第19课)

2016年中考文言文试题汇编《三峡》(苏教版七上第19课)

2016年中考文言文试题汇编《三峡》阅读《三峡》,完成7—10题。

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⑴沿溯.阻绝溯:⑵属.引凄异属: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⑴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9.阅读文中画线的语句,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清荣峻茂”在脑海中呈现出的是怎样一幅画面。

(3分)10.请你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2分)⑴上文描绘了三峡的景色。

说到三峡,你会想到的古诗句是,。

⑵当你眼前呈现出长江宽阔的江面上帆船航行的景象时,想到的古诗句是,。

【广西崇左市】三、(二)古文阅读(10分)【甲】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③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三峡》)【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1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沿溯阻绝./猿则百叫无绝.B.回清.倒影/清.荣峻茂C.负势竞上./横柯上.蔽D.虽乘奔.御风/猛浪若奔.12.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文在写三峡的水时,先写夏季。

原因是作者给江水作注,重点写水,而水以夏季最大。

B.【乙】文段写“奇山”,用“负”“竞”“争”等字,将崇山峻岭化动为静,写出山间的勃勃生机。

C.【甲】文第②段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写景,抓住了春冬之时三峡水清、树荣、山高、草茂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三峡幽美景色的赞美之情。

D.【乙】文“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达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否定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13.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⑴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4.仔细阅读【甲】【乙】两文描写水的语句,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水的共同特点。

(2分)【广西梧州市】三、(一)课内文言文阅读(9分)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略无阙处(阙,通“缺”)B.虽乘奔御风(奔,这里指飞奔的马)C.其间千二百里(间,间隔,相距)D.哀转久绝(绝,极)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不以.疾也。

皆以.美于徐公。

B.其.间千二百里。

安陵君其.许寡人也。

C.至于.夏水襄陵。

贤于.材人远矣。

D.春冬之.时。

辍耕之.垄上。

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先写三峡的山的特征,再写三峡不同季节的水的特点,布局自然。

B.文章第三段以“春冬之时”领起,时易则景异,先扬后抑,动静相生,摇曳多姿。

C.文章语言精练,表现力强,充满生气,如“清荣峻茂”,以极为凝练的语言状写了四种各具特色的景物。

D.文章采用了对偶句式,如“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等。

1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答案】12.D;13.A ;14.B;15.如果不是在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湖北省黄冈市】三、(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回答23-27题。

(15分)【甲】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二翁登泰山昔有二翁,同邑而居。

甚友善。

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

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翼、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

”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

夜宿,凌晨上山。

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

”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注释】①第:房屋,宅子,家。

②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

③曩:以往,过去,从前。

23.解释加点的实词。

(4分)⑴略无阙.处()⑵属引.凄异()⑶二人对酌.()⑷越钱塘,绝.长江()24.选出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A.或.王命急宣或.异二者之为B.故.渔者歌曰温故.而知新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不能察,必以情D.乙翁欲扶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5.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2分)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2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⑵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27.⑴《三峡》先写山,后写水。

写山,突出、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分)⑵《二翁登泰山》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1分)【云南省曲靖市】三、(二)(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l~15题。

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①略无阙.处()②虽乘奔.御风()12.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B.虽.乘奔御风小大之狱,虽.不能察C.春冬之.时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不以.疾也属予作文以.记之1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3分)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4.下列对文意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文章先写山,后写水,重点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

B.第①段中作者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突出山的高峻,第②段则只用正面描写突出江流的汹涌。

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结尾引用渔歌,既突出三峡山高岭长的地形特点,又渲染三峡秋天凄凉的环境特点。

15.你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于世,还是三峡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中外游客?请说说理由。

(3分)【答案】11.D ;12.B13.⑴即使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样快。

⑵那些整天忙碌于政事的人,望见这清幽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14.甲乙两文都写了水的清、疾、奇的特点。

【答案】7.⑴沿溯阻绝:逆流而上⑵属引凄异:连续不断8.⑴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⑵即使乘着快马驾着轻风,也不如船行的快。

9.每当春冬之际,三峡的景象格外美丽,江水清清鱼儿在其中欢唱,树木茂盛不受拘束任意生长,山势高耸青草茂盛,色彩鲜艳生机勃勃。

意境明快,让人感到心情愉悦。

10.⑴①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②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③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④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⑵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解析】10.本题考查课内文言文《三峡》中的景色描写与课内古诗的知识点迁移能力。

首先分析出《三峡》句子中的景物特点并与诗句中的意象意境相匹配。

【答案】23.⑴通“缺”,中断⑵延长⑶饮酒⑷横渡24.C25.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26.⑴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茂,趣味无穷。

⑵从太阳出山(早晨)开始登山,到傍晚时,(他们)已经到半山腰了。

27.⑴连绵不断(山多)、隐天蔽日(山高)⑵只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就能战胜客观的困难。

【参考译文】从前有两个老翁,住在同一个巷子里,甲老翁的妻子、子女离开故乡,只有他自己而已.一天,他带着酒去乙翁的家,两个人一起喝酒,十分快乐!乙翁说:"以前我曾去翼,雍两州远处交游,但没有登过泰山,你能不能和我一起去呢?"甲翁说:"那山我也没有登过,然而老了,恐怕力气不够"乙翁说:"你说的不对!以前的愚公,九十岁的时候还可以移山,现在我们才六十来岁,哪里老呢!"甲翁说:"那太好了"第二天,两个老人都去了,走过钱塘,渡过长江,走着从鸸到泰山脚下.晚上住下休息,凌晨上山,乙翁要扶他,甲翁说:"我的力气还可以,不用互相搀扶"从太阳出来到薄暮降临,已经走过了半座大山。

【答案】11.(2分)①阙:通“缺”,空缺。

②奔:奔驰的快马。

12.(2分)B13.(3分)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激流,比率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各1分)14.(2分)B15.(3分)示例一:①我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于世。

②郦道元的《三峡》文笔绚烂,语言清丽,描写了三峡优美的自然风光,很多游客都是通过文章才了解并关注三峡,慕名而去,尽兴而归。

所以,我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

(①点1分,②点2分)示例二:①我认为是三峡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中外游客。

②因为三峡风景优美,四季景色各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