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使用Excel 处理和分析数据(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模块4《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的内容,本模块包含“用Excel对数据进行整理并成表”和“使用Excel处理和分析数据”“这两个主题。
这节课是主题二“使用Excel处理和分析数据”复习的第一课时。
本节内容复习使用Excel处理数据的方法,能进行数据的计算、排序、筛选等操作,通过复习想要唤醒学生对知识的回顾,在应用中发现和挖掘数据之间的关系,增强数据收集的意识,体会数据处理的广泛存在和对社会、生活的意义。
2、学生分析
本节是初三的一节复习课,教学的对象是吴忠二中学生,他们都是农村的孩子,平时接触电脑的机会少,尽管他们在初二已学习了这些知识,很多同学对这些知识平时不多应用,可能对些知识会有遗忘的情况出现,因此教学中尽可能引导学生回顾知识,并把知识应用在解决问题中,针对学生的认知情况设计了一些由浅入深使用Excel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据问题。
二、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公式和函数进行数据计算和统计;把所学数据处理的方法应用到问题的解决中去;在复习中能理解排序、筛选的意义,能正确分析数据信息,从中发现规律、获得结论的这种分析管理事务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使用公式和函数进行计算及数据的筛选。
上完这节课后,我觉得整体的设计还比较顺畅,还是能顾及到98%左右的学生,因为是复习课,既不能象新授课那样让学生有“新鲜感”,又不能象练习课那样有成就感,因此教师就不能象新授课那样有一个大家基本公认的教学模式可供操作,因此,本节课要在课前精心设计练习,显得尢其重要。
针对学生可能会出错的问题而设计,这样学生就会在一定的情景中解决出现的问题,这样即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又能把学生存在的知识问题澄清,使用Excel解决实际问题也是初三学生中考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这样的练习中学生就会根据情景分析、解决问题。
在课堂中运用多种方式,尽可能调动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自主探究能等。
这节课存在的一些亮点,如设计的小组擂台赛,调动学生在问题的情景中去分析,找到解决的思路,把学生分面几个小组,让学生合作交流,积极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课堂气氛,这样问题的解决效率就会提高,即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能鼓动一些优秀的学生有更好的表现,也同样能让学, 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同龄孩子间的思维能力、对比性,学生在交流中会起到一定的影响;还有出示的几个示例的两个问题,也很有代表性,涵盖了学生要掌握的知识基础,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有利于学生从简单到复杂这样一个方向递进,教学中递进式的启发、引导,对100%的学生要求基础,对有能力的学生在后面的擂台赛及思考题的解决中,都会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当然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自我感觉有以下几点:
1、本节课因涉及到的题量比较大,在教学中时间有限,因此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没有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处理,没有更多的调动学生互相交流的机会。
2、由于是在二中上课,我对学生不熟悉,再加上课堂上的学生是二中6个班中抽出来一部分学生组合而成的。
所以课堂上存在老师对学生的预设不够,在唤醒学生对知识点的回顾上,以及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上,做得还不好,尽管在课前预设了学生可有要出现的操作问题,也在课堂上灵活处理了,但还是没有给个别能力弱的学生勇气,因此课堂中在演示时,控制了一个没有操作完成的学生,当时学生有点紧张,教师进行宽慰之后,让同学和老师一起来指导这位同学,最后解决了问题。
同时学生间的不熟悉也使小组合作中个别学生不愿表达自己的观点。
经历了这堂课,对我而言也收获了一些经验,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思维意识,更好地引导他们达到理解、消化、掌握、应用的层面上,更好地提高复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