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就业5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大学生就业5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1、养老保险的概念和改革 2、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 3、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条件
三、失业保险法律制度
失业保险,是指处于劳动年龄期间,身体健康的劳动者就业之 后,因失去工作而中断收入时,由国家或社会保障机构按法律 规定的期限和标准发放一定的失业津贴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失业保险制度的要点是:建立失业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实 行市县统筹,失业保险基金的开支项目
二、劳动工资
工资是用人单位根据国家法律法规、集体合同、劳动合同的预先规 定,以法定的方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形式是指计量劳动和支付工资的形式。我国现行的工资形式主 要有计时工资、计件工资两种基本形式和奖金、津贴两种辅助形式
第二节 劳动合同及劳动争议处理
一、劳动合同
1、劳动合同的订立 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 和义务的协议 2、劳动合同的履行 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 定的义务
三、就业协议
(一)就业协议的概念 (二) 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关系 (三) 就业协议的主要内容 (四) 就业协议的订立 (五) 无效协议 (六) 就业协议的解除 (七) 违约责任及毕业生违约的后果
四、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争议。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主要 适用调解、仲裁、诉讼程序处理 1.劳动争议的调解 2.劳动仲裁 3.劳动争议诉讼 4.集体合同争议及其处理程序
四、工伤保险法律制度
1、工伤保险的概念和归责原则 工伤是指在劳动者在生产岗位上,从事与生产劳动有关的,或 由于劳动条件、作业环境所致引起的人身伤害事故、职业病等 2、认定标准 3、工伤保险待遇
五、医疗保险法律制度
1、医疗保险的概念 关于医疗保险的概念,目前尚无统一的定论,对医疗保险的 提法,表达及内容存在着不同的认识 2、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3、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 4、医疗保险金的使用和管理
第三节 社会保障法
一、社会保障法概述
社会保障是政府和社会为了保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对 劳动者或社会成员因年老、伤残、疾病、失业而丧失劳动能力 或丧失就业机会,或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等原因面临生活困 难时,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提供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 以确保其基本的生活需要
二、养老保险法律制度
六、生育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1、生育社会保险的概念 生育社会保险是妇女劳动者由子女生育子女而暂丧失劳动能力 时,从国家和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帮助的制度 2、我国生育社会保险制度的特点和内容 生育保险只对女性社会劳动者实行经济帮助 生育保险只适用于到达法定结婚年龄的已婚妇女劳动者 生育保险实行“产前与产后都应享受”的原则
3.集体合同的订立、变更和终止 集体合同的订立: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等内容 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 职工讨论通过。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建 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 4.集体合同的效力 集体合同的效力源于国家法律的确认和保护。集体合同的效力 主要体现在时间、空间和对人的效同的变更通常是在劳动关系的内容须作某种调整时发生 的,是对原劳动合同的内容作部分的修改、补充或废除 4、劳动合同的终止 当事人双方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条款,实现和履行了相应的权 利义务,劳动合同即因期满或者双方约定的条件出现而终止
二、集体合同
1.体合同的概念 集体合同是集体双方代表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 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 一致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 2.集体合同的内容与形式 集体合同的形式,应当以文字形式固定下来,并经双方签字,作 为协调劳动关系,解决集体争议的凭证
第一节 劳动法
一、劳动法概述
(一) 劳动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者在劳动的过程与用人单位之间所发生的劳动关系 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劳动 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所发生的劳动关系具有三方面特点 (二) 劳动法律体系 劳动法律体系,可以按两种标准划分: 一是按照劳动法的制定机关及其效力划分;二是按劳动法的内容划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