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生活中常见药品的化学成分与作用
生活中常见药品的化学成分与作用
利巴韦林
• 化学名 1-β-D-呋喃核糖基-1H-1,2,4,-三氮唑-3-羧酰胺 • 分子式 C8H12N4O5 • 结构式
• 物理性质 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在水中 易溶,在乙醇中微溶,在乙醚或二氯甲烷中不溶。 • 作用机理
利巴韦林是一种合成的核苷类似物,它可通过抑 制核酸的合成来抑制多种RNA和DNA病毒。 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确定,并且对不同的病毒作 用机制相异。利巴韦林-5'-单磷酸酯能阻断 肌苷-5'-单磷酸酯向黄嘌呤核苷-5'-单 磷酸酯的转化,并干扰鸟嘌呤核苷酸以及RNA 和DNA的合成。
美施康定
• 化学名 17-甲基-4,5α-环氧-7,8-二脱氢吗啡喃-3, 6α-二醇硫酸盐五水合物结构 • 分子式 (C17H19NO3)2· H2SO4· 5H2O
• 结构式
• 物理性质 白色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 本品在 水中溶解,在乙醇中微溶,在三氯甲烷或乙 醚中几乎不溶。 • 作用机理 吗啡的镇痛作用是通过激动脊髓胶质区、丘 脑内侧、脑室及导水管周围灰质等部位的阿 片受体,主要是μ受体,模拟内源性阿片肽对 痛觉的调制功能而产生镇痛作用。
• 作用机理 通过抑制前列腺素(PG)的合成来缓解炎症。 由于PG合成过程中会产生过氧化物阴离子 (∙O2⁻)和羟基(∙OH⁻)以及单线态氧等游离 基,他们具有破坏融酶体膜,促进白细胞游 走等致炎作用。而阿司匹林能抑制上述游离 基的产生并使之加速消除。 另有报道,阿司匹林可能经过 抑制淋巴细胞 的活化来减轻炎症 。
青霉素
• 化学名 1-乙氧甲酰乙氧6-〔D(-)-2-氨基-2-乙酰氨基〕 青霉烷酸盐酸盐 • 分子式 2O4S· HCl • 结构式
• 作用机理
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青霉素的结构与细 胞壁的成分粘肽结构中的D-丙氨酰-D-丙氨酸 近似,可与后者竞争转肽酶,阻碍粘肽的形 成,造成细胞壁的缺损,使细菌失去细胞壁 的渗透屏障,对细菌起到杀灭作用。
生活中常见药品的化学成分与 作用机理
阿司匹林
• 化学名:2-乙酰氧基苯甲酸,又名乙酰水 杨酸 • 结构
O
O COOH C CH3
• 物理性质 有机酸,白色晶体,熔点135℃,无臭或微带 醋酸臭味,味微酸,难溶于水 • 化学性质 在干燥空气中较稳定,遇潮湿空气或水能缓 慢水解,生成水杨酸和醋酸;能跟碱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