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控制措施培训资料
1.3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标准
1.4 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
目的: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提供焦点与方向。
1
1.5 安全生产会议
目的:为企业提供一个反映、讨论和处理安全生产问题的平台。
2
1.6 安全管理机构与人员配置
目的:为企业安全管理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
3
4
1.7 安全生产文件与数据的控制和管理
目的:为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行提供依据,确保其有效运
5
1.8 流程与变化管理
目的:实现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流程优化,控制变化带来的风险,确保其有效运行并受控。
1.9 安全生产信息沟通
1.10 供应商与承包商管理
目的:管理与供应商和承包商相关的风险。
1.11 安全科技
目的:通过安全科学技术的研究、应用与开发,提高对安全生产风险的控制能力。
1.12 纠正与预防
目的:建立统一、正式的纠正预防系统,确保纠正和预防行动的
2 风险评估与控制
2.1 风险评估与控制总体原则
目的:应用规范、动态、系统的方法去识别及评估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实现风险的超前控制,把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程度。
2.2 电网风险评估
目的:识别电网潜在风险,为控制电网风险提供依据,确保电网
2.3 设备风险评估
目的:识别设备潜在的风险,并采取控制措施,避免和减少事故
2.4 作业风险评估
目的:识别作业过程潜在的风险,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方案,避
2.5 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
2.6 风险概述
目的:优化风险控制的秩序。
3 应急与事故管理
3.1 应急管理与响应
目的:确认潜在的事件或紧急情况,以预防或减少与之有关的损失和影响。
3.2 事故/事件管理
目的:确保安全生产事故/事件得到报告、调查、统计分析,确定趋势,防止其重复发生。
4 作业环境
4.1 标识管理
目的:用规范的图形、符号、颜色传达安健环信息。
4.2 划线管理
4.3 通风
目的:识别作业场所内与空气质量相关的风险,并进行控制和改善。
4.4 照明与能见度
目的:识别作业场所与照明、能见度相关的风险,并进行控制和改善。
4.5 建筑物、构筑物
目的:保持建筑物、构筑物处于良好的状态,为工作及作业现场提供安全、健康和有序的环境。
4.6 人机工效
目的:优化人、机器及工作环境之间的界面,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人员安全与健康。
4.7 内务管理
4.8 消防管理
目的:识别火灾源、管理并控制火灾风险。
4.9 保安系统
目的:进行出入控制,确保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车辆和物品受控。
规范要求链接
4.9.1工作要求
·企业应建立保安系统管理标准,标准应包括:
☆保卫区域划分要求。
☆人员出入控制程序。
☆保安设备管理要求。
8.2.1
☆巡查要求。
☆异常、紧急情况登记、报告及应变处理。
·企业应对保安人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管理标准、
危害辨识及风险控制的知识。
·保安人员应熟悉标准并履行职责。
4.9.2出入控制
·企业应在生产、办公区域设置控制点,对进出的人
员、车辆和物品的出入进行有效控制:
☆出入口设置保安值班。
☆建立并保持出入登记记录。
☆对外来人员的出入进行检查。
·企业应对检查、检测和维护中发现的问题立即进行
处理。
5 生产用具
5.1 安全工器具与个人防护用品
目的:提供安全、适用的安全工器具与个人防护用品,控制对人员的伤害。
5.2 手工具
5.3 特种设备
5.4 测试设备
目的:对测试设备进行规范管理,确保其有效性和准确性。
5.5 用电设备
目的:实现用电设备的规范管理,降低风险。
5.6 爬梯、平台及脚手架
目的:保证爬梯、平台及脚手架的物理状态符合安全要求,降低风险。
规 范 要 求
链接
5.6.1 一般要求
· 企业的爬梯、平台及脚手架应满足以下要求:
☆ 功能、性能满足使用环境与安全防护要求。
☆ 具有正确、明显的编号与标识。
☆ 物理状态满足安全标准。
· 企业应建立移动梯(台)清册,明确检查周期和内
容并在发生变化时及时更新。
· 企业应根据标准进行脚手架架设、安装、更改和拆
除工作,使用中的脚手架应进行检查和标识。
5.6.2 检测与维护
· 企业应按照确定的频率和内容对爬梯、平台及脚手
架进行检查与维护。
·
企业应对爬梯、平台及脚手架管理要求的依从性进
行检查。
9.1.1
5.7 机动车辆
目的:确保车辆状态良好和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