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社会稳定与和谐稳定

农村社会稳定与和谐稳定


• 女客们因诉求始终得不到合理解决,曾到乡政府跳 过楼,到法院闹过集体离婚,提起过确认选民资格诉 讼,村选委会否认女子户的选举权,还曾与乡政府 工作人员发生过激烈的肢体冲突,以致一些”女客” 被行政拘留。 • 乡政府工作人员包括乡长无数次地接访、陪访,无 数次地到区、市、省上“领人”;村委会因“女客” 问题而被集体罢免,村上几年都无村委会。最后,纠 纷终于在外力的强力干预和“非常手段”的作用下 “调解”结案了。女户们由起初的34户,到最后坚 持下来的只有14户了,四年中她们耗资共十九万元。

(2)农民权益缺乏有效的救济途径。
•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5条第2款 规定,“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县级 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 由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征地 补偿、安置争议不影响征用土地方案的 实施。”
•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三款 规定,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 据经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会同有关部门拟 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在被征用土地所在 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听取被征用土 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征地 补偿、安置方案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 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 施。
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 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 第一条, 下列涉及农村土地承包民事纠纷,人民法院应 当依法受理: • (一)承包合同纠纷; • (二)承包经营权侵权纠纷; • (三)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 • (四)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 • (五)承包经营权继承纠纷。 • 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因未实际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提起 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申 请解决。 • 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就用于分配的土地补偿费数额提起 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010年 11月24 日,安 徽池州 村民因 征地矛 盾将市 长轿车 掀(左 图)
2010年10月14日,广西梧州市苍梧县龙圩镇 因征地纠纷引发的一起事件
现 场 警 车 遭 围 攻 被 掀 翻 警 民 流 血 冲 突
现 场 警 现 场 警 车 遭 围 攻 被 掀 翻 车 遭 围 攻 被 掀 翻
三、土地权属争议及救济途径
• 所谓土地权属争议,是指土地所有 权和使用权归属或界线等问题引起 的确权争议。
1、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归属发生纠 纷,能否直接提起诉讼?
答:不能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先 提交人民政府处理,就是说土地、自然 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归属纠纷的行政 处理程序是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的前置程序(前提),否则法院不予受 理。
2、不动产征收的权限及程序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条,征收下列土地的,由国务院批 准: (一)基本农田; (二)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三十五公顷的; (三)其他土地超过七十公顷的。 征收前款规定以外的土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 府批准,并报国务院备案。 征收农用地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先行办理农 用地转用审批。其中,经国务院批准农用地转用的,同时办 理征地审批手续,不再另行办理征地审批;经省、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征地批准权限内批准农用地转用的,同时 办理征地审批手续,不再另行办理征地审批,超过征地批准 权限的,应当依照本条第一款的规定另行办理征地审批。
四、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及 解决途径
救济途径
• 协 • 调 •仲 •诉 商 解 裁 讼
2010年8月28日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 民调解法》,该法自 1年1月1日起施 行 ,该法规定了人 民调解委员会的组成 人员、产生程序、工 作原则、方法以及调 解协议的履行、法律 效力等内容,标志着 农村调解工作走向法 制化、规范化、程序 化。
《物权法》86条—92条




①用水、排水相邻关系:应给与方便;自然流水 的利用,应合理分配;自然流水的排放,应尊重 自然流向; ②通行相邻关系:应当提供必要的便利; ③施工相邻关系:因建筑、修缮建筑物或铺设管 线的不得妨碍相邻建筑物的通风、采光与日照; 不得危及相邻不动产的安全; ④排放有害物相邻关系:不得违反规定排放废气、 废水、固体废弃等有害物; ⑤最小损害义务: ⑥补偿责任:
诉 讼
•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51条、52条规定, 因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纠纷,双方当事人通 过协商、调解人不能解决的,可以向农村 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如对仲裁裁 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 内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起诉的裁决书发 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协 商、调解不成,也可以不通过仲裁,直接 向法院提起诉讼。
3、当前征收农地纠纷发生的原因


(1)补偿标准严重偏低。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 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 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 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 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 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 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 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 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 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
•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和现代农业的 发展,尤其是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 加大,农村土地价值提升,因土地被征收 获取的征地补偿费、承包经营纠纷以及承 包收益分配纠纷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如果 处理不当,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农 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 2004年1月20日,陕西百花乡木兰村34户“女客”(出嫁女)得 知新换届的村委会撕毁女子户与原村委会签订的协议,拒绝 女子户参与村集体收益分配时,女子户们便径直到区信访局 上访。百花乡政府进行调查了解后,工作组多次召开村两委 会成员、村民代表、村财务监督小组成员以及女户代表参加 的各类对话会、座谈会、协调会,甚至连乡党委书记、乡长 都来到村上给双方做工作。 • 但村上的男户与女户势不两立、互不相让,两委会又旗帜鲜 明地站在男户的立场上,致使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这一纠 纷的解决过程竟持续了四年之久。四年里,女户们不断地在 乡、区、市、省的有关部门上访或到司法部门“打官司”。
2、不同土地所有权、使用权主体之间就 权属发生纠纷怎样救济?
• 解决途径 • 协商解决; • 单位之间(如村与村之间)发生争议的,由县级 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 单位与个人(村与村民)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 争议的,由乡政府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 对上面政府处理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 政诉讼; • 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 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农村土地承包法》
• 第三十条 承包期内,妇女结婚,在新居住地未取 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 • 妇女离婚或者丧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 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 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 • 第三十一条 承包人应得的承包收益,依照继承法 的规定继承。 • 林地承包的承包人死亡,其继承人可以在承包期 内继续承包。
因拆迁老百姓无家可归!
(一)关于征收农地的有关问题

《宪法》第10条第三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 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 并给予补偿。 《物权法》40条第一款,“为了公共利益需要,依 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 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第二款规定, “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足额支付土地补 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等 费用,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 地农民的生活,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五、宅基地、相邻关系矛盾 纠纷及处理
1、农村使用宅基地建小产权房,其 法律属性?
• 一、深入调查,找准问题的关键;
• 二、以情感人,耐心细致做好当事人 思想工作; • 三、善于运用国家法律政策,营造调 处氛围; • 四、灵活把握,注重实效。
处理相邻关系纠纷的原则
有利生产
方便生活
团结互助 公平合理
第三十三条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 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 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 确认,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 依法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 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有效,一方当事人拒 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 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无效的,当事人可以 通过人民调解方式变更原调解协议或者达成新的 调解协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 裁
2009年6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 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
已于2010年1月1日起实行。明确列举了农村土
地承包仲裁委员会 的受案范围、仲裁委员会设 置条件、程序等规定,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 纷的解决提供了另一个途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第二 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和仲裁,适用本法。 •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包括: • (一)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农村土地承包 合同发生的纠纷; • (二)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互换、转让、 入股等流转发生的纠纷; • (三)因收回、调整承包地发生的纠纷; • (四)因确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 • (五)因侵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 •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 • 因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及其补偿发生的纠纷,不属于农 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或者 诉讼等方式解决。

1、征收与征用的区别?



①发生的原因与征收对象。征收:国家为公共利益需要, 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 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征用:因抢险、救灾等紧 急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个人 的不动产、动产。 ②根本区别:征收是取得财产的所有权;征用是暂时取得 财产的占有、使用权。 ③补偿条件和范围不同。征收是应当补偿,其范围包括土 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土地附着物和青苗补偿等费用, 以及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征收房屋的还应当 保障居民的居住条件。征用财产使用后应当返还被征用人, 财产毁损灭失的应给予补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