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毒包装、纯化、滴度测定及感染
一、包装
1.包装细胞
™(P11); ™ (P16)
2.病毒载体及包装质粒
病毒载体:组构建及中量提取;
包装质粒:商品化产品(™(P12); ™ (P17))或中量提取(目前唯一使用来源);
3.细胞转染
方法一:
™(P12);
™ (P17);
方法二:
按照™ & (.15338)进行,简要中文说明如下:
a. 转染前24小时,把4–5 x 106个293T细胞传代至10培养皿中,加入完全培养基至终体积10,培养过夜,转染时,细胞密度为80–90%;
b. 293T细胞转染前2小时换上9新鲜的完全培养基;
c. 用之前充分混匀,在管中加入15的混合物( :::的摩
尔比为1:1:1:1),15的,用定容到500,标记为 1,温和混匀,室温孵育5分钟;
d. 充分混匀,在管中加入45的和455的,标记为 2,
温和混匀;
e. 将 1的溶液加到 2中,温和混匀,室温孵育5分钟;
1 ( )
2 ()
15 ( :::1:1:1:1)455 µl
15 µl 45 µl
500µl 500 µl
500 µl
f. 将1 转染复合物逐滴加入前一天种好细胞的100皿中,边加边摇匀。
g. 将细胞放入置于37 ℃、5 2 培养箱中培养,12小时后换
上新鲜的培养基继续培养。
h. 转染后48-72h,收取培养上清,500g离心10或利用0.45 μm 低蛋白吸附滤膜去除细胞碎片和团聚的病毒;
方法三:
C0508磷酸钙法细胞转染试剂盒(目前唯一使用方法)
4.病毒上清收集
转染后12h, 48h,72h分别收集一次;
二、纯化
方法一:
(i) 病毒上清(接一、包装 4.病毒收集).
() 51 a 50% 6000 .
() 21.7 a 4 M .
() 23.3 . a 300 . 6000 8.5%
B0.3 M.
(v) 150 250 .
() 4 1C 1.5 h. 20–30 .
() 7,000g 10 4 1C a 10.500 .
() , a .
() 1.2 50 , 7.4, .
.
(x) 20–30 s .
() 100 .
() -80 。
C.
a. 把去除细胞碎片和团聚的病毒上清转移至离心管,按照10的病毒上清加入2.5的506000混合;
b. 加入1.064的4M的混匀;
c. 加入1.142的混匀;
d. 4°C下,孵育1.5h,每20-30颠倒混匀;
e. 4°C下,7000g离心10。
f.小心移除上清,切勿触动白色沉淀,如果白色沉淀出现松动,可以在7000 g下短暂离心;
g. 加入原病毒上清1/200 1/100 体积的重悬沉淀病毒粒子;
h. 立即对浓缩纯化的病毒粒子进行滴度测定,并分装后(50-100管)冻存于-80°C超低温冰箱中;
上述所需试剂配制方法见, 1 (P3)
方法二:
™
三、滴度测定
病毒滴度测定-针对有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病毒;
病毒滴度测定-针对没有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病毒;
四、感染
™(P16);
™ (P20);
™(病毒感染增强剂使用说明);
a. 感染前24小时,把细胞传代至35 平皿中,加入完全培养基至终体积3,培养过夜,感染时,细胞密度为80–90%;
b. 把冻存于-80°C的病毒取出并在室温下冻融;
c. 用新的完全培养基更换培养液,并加入冻融的病毒粒子(为5-10)和(4 μ),培养液终体积为3;
d. 感染8-24h后,用新3-4新完全培养基更换感染培养液;
e. 感染48小时后收取细胞进行检测,感染72小时后收取细胞进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