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凸轮机构的运动学仿真实验_02

凸轮机构的运动学仿真实验_02

机构与零部件设计(Ⅰ)实验报告姓名
凸轮机构运动学仿真班号
成绩
凸轮机构的运动学仿真
一、实验目的:
1.理解凸轮轮廓线与从动件运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巩固凸轮机构设计及运动分析的理论知识。

2.用虚拟样机技术模拟仿真凸轮机构的设计。

二、实验内容:
1.凸轮轮廓线的构建;
2.凸轮机构的三维建模;
3.凸轮机构的运动学仿真。

具体要求:设计对心直动滚子从动件凸轮机构
已知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为:当凸轮转过Φ=600时,从动件以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上升h=10mm;凸轮再转过Φ'=1200,从动件停止不动;当凸轮再转过Φ=600时,从动件以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下降h=10mm;其余Φs'=1200,从动件静止不动。

已知基圆r b=50mm,滚子半径r=10mm,凸轮厚度10mm。

凸轮以等角速度顺时针转动,试设计凸轮机构,并输出从动件运动规律。

实验步骤:
三、实验报告:
将所建立的凸轮廓线、凸轮机构的三维模型、凸轮机构的从运件运动规律附在实验报告中。

机构与零部件设计(Ⅰ)实验报告
凸轮机构运动学仿真
对设计结果进行分析
思考题:
1.在构建凸轮轮廓线的曲线应注意哪些事项?在建立凸轮机构的三维建模时又应注意哪些事项?
建凸轮轮廓曲线时首先该凸轮轮廓曲线分为四段推程阶段(等加速、等减速)、远休止阶段、回程阶段、近休止阶段。

建立表达式时较复杂,例如要将上诉规律分为六小段,即b1=30,b2=60,b3=180,b4=210,b5=240,b6=360且a1=0,a2=b1,a3=b2,a4=b3,a5=b4,a6=b5(单位皆为度)。

另知
在最后插入曲线时要将输入的x1、y1等相互对应,且将Z 值变为0. 还要根据设计任务的要求选择凸轮的类型和从动件运动规律 确定凸轮的基圆半径,确定凸轮的轮廓
在建立三维模型,表达式的建立时,要注意参数化曲线的建立以及连杆,运动副的定义,特别注意高副的定义。

2.凸轮轮廓线与从动件运动规律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答:凸轮轮廓曲线由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来决定,要根据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来设计凸轮轮廓的曲线。

ϕ
ϕcos )(sin )(s r y s r x b B b B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