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节 系统可靠性分析2

第四节 系统可靠性分析2


3.计算人的工作可靠度的差错概率法—概率树图



第五节、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预先危险性分析是指在一个系统或子系统(包括 设计、施工、生产)运转活动之前,对系统存在 的危险类别、出现条件及可能造成的结果,进行 宏观概略分析的一种方法。 预先危险性分析的重点应放在系统的主要危险源 上,并提出控制这些危险源的措施。预先危险性 分析的结果,可作为对新系统综合评价的依据, 还可作为系统安全要求、操作规程和设计说明书 的主要内容,同时预先危险性分析为以后要进行 的其他危险分析打下基础。
预先危险分析程序
调 查 收 集 资 料 系 统 功 能 分 解 分 析 触 发 事 件
熟 悉 系 统
分 析 辨 识 危 险 源
确 定 危 险 等 级
制 定 措 施
措 施 落 施
危险等级参考
等级 1 2 3 4 等级 说明 安全的 不会造成人员伤亡或系统破坏。 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暂时还不至于 临界的 造成人员伤亡、系统破坏或降低系统 性能,但应予以排除或采取控制措施。 会造成人员伤亡或系统破坏,要立即 危险的 采取防范对策措施。 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及系统严重破坏的 灾难性 灾难性事故,必须予以果断排除并进 的 行重点防范。
工作经验,特别是通过FMEA来积累经验。
二、故障类型影响分析程序
1. 掌握和了解对象系统:
分析之前必须掌握被分析对象的有关资料,以确定分析的
详细程度,确定对象系统的边界条件;

了解作为分析对象的系统、装置或设备;


确定分析系统的物理边界;
确定系统分析的边界; 收集元素的最新资料。 找出所有的故障类型,尽可能找出每种故障类型的所有原 因,然后确定系统元素的故障类型。
A:液压系统 A1
脚踏装置
C:液压系统 A3
液压管路
A2
主控缸
C1
左前轮
C2
左后轮
B1
手控杆
B2 B:手闸系统
D1
机械联 动装置 右前轮
D2
右后轮
D:液压系统
汽车制动系统可靠性联结框图
五、人的工作可靠度预测
1.人在工作中的差错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五类: 未履行职能; 错误地履行职能; 执行未赋予的分外职能; 按错误程序执行职能; 执行职能时间不对。
第六节
故障类型影响分析 (FMEA)
FMEA、FMECA分析都是重要的系统安全分析方 法。是通过识别产品、设备或生产过程中潜在的 故障模式,分析故障模式对系统的影响,并将故 障模式按其影响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 基本思路是采取系统分割的概念,根据实际需要、 分析的水平,把系统分割成子系统或进一步分割 成元件。然后逐个分析元件可能的故障和故障呈 现的状态(即故障类型),进一步分析故障类型 对子系统的影响,最后采取措施解决。

元素功能、丧失功能
外部原因 把元素按组成分解 内部原因 各部分故障类型 元素的一部分 元素故障类型
确定元素故障类型程序框图
3. 故障类型的影响



故障类型的影响分析是指在系统正常运行的状态下,详细 地分析一个元素各种故障类型对系统的影响。 分析故障类型的影响,通过研究系统主要的参数及其变化、 故障后果的物理模型或经验来确定故障类型对系统功能的 影响。 故障类型的影响可以从下面3种情况来分析:
调整期
退役期
早期失效期
随机失效期
损耗失效期
四、系统可靠度计算

系统的可靠度一方面取决于各子系统本身的可靠 度,同时还取决于各子系统间的作用关系。 是指系统中任何一个子系统发生故障,都会导致 整个系统发生故障的系统。 提高串联系统可靠度的途径 1)提高各子系统的可靠度; n 2)减少串联级数; Rs Ri 3)缩短任务时间。
1)元件故障类型对相邻元素的影响。该元素可能是其他元素故障的原因; 2)元素故障类型对整个系统的影响。该元素可能是导致或事故的原因; 3)元素故障类型对子系统及周围环境的影响。
4. 列出故障类型影响分析表

根据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表,系统、全面和有序地进 行分析。
三、应用实例:
单元 故障类型
接点不闭合
冗余度的选择; 冗余级别的选择

2)冷贮备系统
是指贮备的单元不参加工作,并且假定在贮备 中不会出现失效,贮备时间的长短不影响以后 使用的寿命。 若所有部件的故障率均相等且为λ则系统的可 1 靠度为: N ( t ) i Rs e t 2 i! i 0 3 系统的平均寿命: B A N 1 Q
第六节
故障类型影响分析 (FMEA)
FMEA是定性分析可对故障严重度进行 分级; FMECA是在FMEA的基础上,将识别出 的故障模式按照其影响的严重程度和发 生概率进行综合分析。这种方法既可用 于定性分析,又可以用于定量分析。 FMECA具有风险评价的功能。
一、基本原理
与FMEA有关的基本概念
dR (t )
t
R (t ) exp[ (t ) dt ] e
元件寿命周期的 故障率,与该元件所 处的寿命阶段密切相 关。如图所示,由于 曲线形似浴盆,故俗 称浴盆曲线。该曲线 表明,在元件或系统 的寿命周期初期,因 系统需磨合,因此故 障率较高;寿命周期 的后期,则因系统部 分元件的磨损使故障 率也明显提高;而中 期阶段则故障率较为 稳定。

3.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

三、可靠度函数与故障率


在一定的使用条件下,可靠度是时间的函数;设可 靠度为R(t),不可靠度为F(t),则:R(t)+F(t)=1 故障概率密度函数:f(t)=dF(t)/dt



0
f (t ) dt 1
1 R (t )
t 0
故障率
(t ) dt

可忽略的
一、基本原理
系统或元件发生故障的机理十分复杂,故障类型是由不 同故障机理显现出来的各种故障现象的表现形式。一个 系统或一个元件往往有多种故障类型。 对产品、设备、元件的故障类型、产生原因及其影响及
时了解和掌握,才能正确地采取相应措施。
掌握产品、设备、元件的故障类型需要积累大量的实际
故障:元件、子系统或系统在规定期限内和运行条件下未按 设计要求完成规定的功能或功能下降。
故障类型:是故障的表现形态,表述为故障出现的形式或对
操作的影响。 故障原因:导致系统、产品故障的原因既有内在因素也有外
在因素;
故障严重度:考虑故障所能导致的最严重的潜在后果,并以 伤害程度、财产损失或系统永久破坏加以度量。
故障原因
机械故障 操作人员未按按钮 机械故障 操作人员未放按钮 机械故障 按钮接点未闭合
(7)用于保证安全的设备、防护装置等。
2. 预先危险性分析的步骤
(1)调查、了解和收集过去的经验和同类生产中 发生的事故情况。
(2)确定危险源,并分类制成表格。危险源的确 定可通过经验判断、技术判断或安全检查表等方法 进行。
(3)识别危险转化技术条件。研究危险因素转化 为事故状态的触发条件。
(4)进行危险分级。目的是确定危险程度,提出 应重点控制的危险源。 (5)制定危险预防措施。
1. 预先危险性分析的内容
(1)识别危险的设备、零部件,并分析其发生的 可能性条件;
(2)分析系统中各子系统、各元件的交接面及其 相互关系与影响; (3)分析原材料、产品、特别是有害物质的性能 及贮运; (4)分析工艺过程及其工艺参数或状态参数; (5)人、机关系(操作、维修等);
(6)环境条件;
2.人的差错概率

人的工作可靠度与人的工作差错概率是互逆的,所以 人的工作可靠度可用人的工作差错概率来计算:
HEP
e
E
e、E获得途径:

收集紧急状态时的全部运转记录; 收集全部正常业务、保养、校正、定期检验、启动停止 时人的差错记录;引起差错的具体条件; 收集模拟的正常业务非正常业务方面的人的差错的潜在 来源; 专家的经验判断。 程序: 明确系统故障的判定标准; 进行作业分析,评价基本动作间的相互关系; 估计人的差错概率; 求系统故障率,评价人的差错对系统故障的影响; 重复以上步骤改进人机系统的特征值,直到达到可允许 的范围。


冷储备系统的平均寿命是 各单元平均寿命的总和。
N+1 冷贮备系统
3.复杂系统

有一汽车的制动系统可靠性联接关系如图;组成系统各 单元的可靠度分别为R(A1)=0.995;R(A2)=0.975; R(A3)=0.972;R(B1)=0.990;R(B2)=0.980; R(C1)=R(C2)=R(D1)=R(D2)=0.980;求系统的可靠度。
1. 串联系统



i 1

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通常需要使系统的部分 子系统乃至全部子系统有一定数量贮备,利用贮 备提高系统可靠性最常用的办法就是采用并联结 构的系统。 1)热贮备系统(冗余系统) 是指贮备的单元也参与工作,即参与工作的数量 大于实际所必须的数量,这种系统又称冗余系统。 冗余技术一般是采用降额等其他方法不能满意地 解决系统安全问题,或当改进产品所需的费用比 采用冗余单元更多时采用的方法。采用冗余设计 是以增加费用为代价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 性的。
严重度分级:按故障可能导致的最严重的潜在后果,分为四
级。是衡量对系统任务、人员安全造成影响的尺度。
一、基本原理
FMEA严重度分级表
严重度等级
Ⅳ Ⅲ Ⅱ
影响程度
致命性的 严重的 临界的
可能造成的危害或损失
可能造成死亡或系统损失 可能造成严重伤害、严重职业 病或主要系统损坏 可能造成轻伤、职业病或次要 系统损坏 不会造成伤害和职业病,系统 也不会受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