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冀教版《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说课稿

冀教版《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说课稿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7章第二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下面从四个方面来对这节课内容进行一个简短的汇报。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7章第二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的内容,它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体会适当选择统计图表对描述实际问题的作用,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统计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2、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在前面学习过有关统计图表的知识,对三种统计图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感知,会画三种统计图,但是对于究竟如何选取适当的统计图去说明一些具体实际问题还存在一定困难,所以本节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对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有一定的认识。

3、教材重难点
根据对教材的研读和学生学情的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的要求,特将本节的重难点确定如下:
重点: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来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难点:经历读统计图和选择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的过程,利用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教材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和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读统计图和选择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的过程。

2、进一步体验统计图的作用,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统计图来表示和交流。

(二)数学与思考:
理解区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三)问题解决:
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来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四)情感态度:
在统计活动中,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三、教学方法分析
本节课我将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
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流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景,引出统计。

投影出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吸引学生兴趣,并引出课本上“中国队第23届至29届奥运会获得金牌统计表”鼓励引导学生自主观察表格,并说出能从图中获取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知的事件引入,使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然后提出问题:如果让用一种统计图来表示统计表中的数据,应该选择什么统计图?引导学生自主讨论,说出选择的结果及理由。

在学生回答问题中要有意识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根据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入手。

通过讨论导入课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二)合作学习。

通过课件展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让学生观察
两个统计图,从图中可以发现什么。

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在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比两个统计图特点。

然后出示教材89页说一说,让学生讨论交流,得出两种统计图各有什么优点,从而得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时的特点。

最后课件出示议一议中的问题,让学生做出选择,并说出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加深队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特征的认识。

(三)学以致用。

完成教材89页练一练,让学生自己选择统计图,亲自动手制作,在学生展示时说出自己选择的统计图表示数据的优势。

(四)课堂小结
总结这一节课所学的重点知识,这部分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去总结,看看这节课自己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布置
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达到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见解,不足之处还望批评和指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