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之意不在酒
一童颜鹤发、幽默风趣的老者,与一青春帅哥及一妙龄美女系忘年交。
一日,他们三人共饮于江心岛上。
酒至半酣,见月出于东山之上,老者兴起,吟道:“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苏轼《前赤壁赋》) 月光静静地洒在江面上,水光潋滟。
他们互相频频劝酒,不多时三人均微醉。
帅哥乘着酒意对老者说:“你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接着,又对美女道:“你是‘醉酒之意不在翁’,是吧?”美女不好意思,低头不语。
老者抿一口酒,仰望着天空,若有所思地说道:“我是‘醉酒之翁不在意’啊!”
此时,女孩对着帅哥发话了:“你平时总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而今天说的这几句话倒是很经典。
不过,我倒是‘在意不醉之酒翁’,‘醉酒之翁在意不’?俗话说,淹死会水的,醉死爱酒的,我们还是趁着尚未大醉回家吧!”
女孩端起一杯酒倒进江里,伤感地吟道:“月光如水,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老师讲解]
欧阳修《醉翁亭记》有语云:“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其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后世已作成语使用,其意思是说喝酒人的本意并不在酒,比喻做一件事时别有用意。
在上面这则故事里,故事人物将“醉翁之意不在酒”作了另外四种演绎:
醉酒之意不在翁!
醉酒之翁不在意!
在意不醉之酒翁!
醉酒之翁在意不?
这样一来,同样的语言材构成了五个意思不同的句子,均为改变语序使然。
前三个句子结构基本相同,都有主语,只是前两个句子在语气上可为感叹或陈述,第三个句子为疑问语气,最后一个句子在语气上与一、二句相同,但在结构上有较大改变,且无主语。
在特定的语境里,这些句子各尽其妙,趣味横生。
这种通过变序来改变句子意思的例子不少。
我国现代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有一段名言:“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不一定说。
”只“说”与“做”两字易位,便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让人回味无穷。
这样的语言现象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亦常见,如“雨下了”与“下雨了”,构句材料相同,但语序不同,所表达的意思有很大区别。
“雨下了”中的“雨”,是说话人心目中的雨;“下雨了”中的“雨”,是并未料到的雨。
同样地,“客来了”中的“客”不同于“来客了”中的“客”,前者是说话人心目中的客,后者是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