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西亚

古代西亚

• 公元前5世纪前半期,波斯对新兴的希腊城邦发动了 侵略战争,结果是庞大的帝国被小小的希腊打败。
• 战争期间,巴比伦和埃及都爆发了反波斯的起义, 埃及还一度恢复了独立。波斯从此走向解体。
• 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和4世纪前半期,波斯统治阶级 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十分激烈。
• 马其顿兴起后,亚历山大东侵,波斯帝国终在公元 前330年被灭亡。
• 拉比时期:建造犹太教会堂;拉比整理《圣经》为正典。 • 《圣经》由律法书(《摩西五经》)、先知书、圣录三部经典24卷组成。
六、波斯帝国
• (一)帝国的崛起 • 1. 居鲁士二世:灭米底亚,征服埃兰,灭吕
底亚、新巴比伦 • 2.冈比西斯:远征埃及和努比亚 • 3.大流士 • 镇压高墨达运动,《贝希斯顿铭文》(p.184) • 征服印度河流域、色雷斯,第一个地跨欧亚
三、文明及国家的起源
• 1、“何谓”文明?
• 在这里是指史前时代结束之后的阶级社会,是相对于无阶级 社会的“野蛮”而言的。
• 因此,文明产生的过程,也就是由“野蛮”到“文明”的过 程,就是由血缘家族、氏族、军事民主制过渡到国家的过程。
• 2、文明的特征
• 人类学者认为其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或 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 学等等。
4、乌尔第三王朝
◎ 前2113-2006年。 ◎ 阿卡德王国灭亡以后,经 过库提人的短暂统治,苏美尔 人再度成为两河流域南部的统 治者,是为苏美尔人最后的复 兴。
苏美尔人城邦乌尔成为新 的政治中心;
乌尔第三王朝统治两河流 域南部诸地。 ◎ 前2006年亡于埃兰人和阿 摩利人。
乌尔第三王朝最著名的统治者是乌尔纳姆,《乌尔纳姆法典》 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文法典。
(二)大流士改革:
• 原因:波斯帝国版图辽阔,民族成份极其复杂,阶级牙盾和 民族矛盾极其尖锐,各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
• 而波斯的统治阶级又十分年轻、国家机器十分薄弱。因此, 统治并不稳定。为了巩固波斯帝国,大流士采取了一系列措 施,这在历史上称作大流士改革。
• 将全国划分为若干省,分别委派总督和军事长官管理行政和 军事。
• (三)以色列和犹太王国的兴衰
• 希伯来主要用于称其 语言、文学,以色列多用于政治、历史, 犹太则指其民族和宗教
• 1. 公元前2000年代初,亚伯拉罕进入巴勒斯坦。雅各12 子,约瑟埃及为相。
• 2. 摩西“出埃及”,流浪西奈半岛;约书亚入侵迦南
• 3. 扫罗为王,抵抗腓力士丁人入侵;大卫征服巴勒斯坦, 统一12部落为一国
◎ 前2371年,乌鲁卡基那的 统治结束,两河流域的古代 历史由苏美尔城邦时期进入 阿卡德王国时期。 ◎ 前2371-2191年。 ◎ 阿卡德人是塞姆人的一支, 貌似阿拉伯人。
◎ 萨尔贡: 发迹于基什城邦,即位后建新都阿卡德城,降服苏美尔
人建立的乌尔、乌鲁克、拉伽什诸城邦, 统治两河流域南 部即巴比伦尼亚地区。 ◎ 前2191年,亡于来自东北部山区的游牧群体库提人。
2、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改革
• 前745年,政治军事改革:将征兵制改为募 兵制;将军队分为多个兵种,由国家提供装 备;缩小行省总督的权力;改变对征服地区 的政策,改杀戮政策为迁居政策。
• 3、亚述的军事文化:尚武、好战、残酷 • 4、亚述帝国的灭亡
四、新巴比伦王国
1、概况 ◎ 前626-539年。 ◎ 迦勒底人,亦属塞姆人的一支。 ◎ 疆域:巴比伦尼亚、叙利亚、巴勒斯坦、腓尼基。 2、尼布甲尼撒二世:
• 3. 打断了西亚北非原因古代文明独立发展的进程,同时 其建立“世界帝国”的思想又为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 提供了借鉴。
(六)波斯帝国的继承者
• 1.安息王朝:前247年-公元224年,前一世纪 时,与同时代的罗马、印度、中国并立的四大 帝国
• 开辟丝绸之路:张骞;班超 • 2.萨珊王朝: 224-651年,为伊斯兰所灭
人“北京人”—C、早期智人“尼人”—D、晚期智人“克 罗马农人”
二、农业革命与新石器时代
• 1、早期农耕中心及其作物(pp.16—17) • 西亚:最早发源地,大麦、小麦、小扁豆 • 东亚:粟、水稻 • 中南美洲:玉米、豆类、马铃薯 • 2、农业革命的影响(p.18) • 3、新石器时代 • 生产工具:磨光石器、陶器 • 定居生活 • 婚姻形态:母系氏族、对偶婚“从妇居”。
• 3、由野蛮到文明的进程
• 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私有制、阶级产 生——国家
文明的类型
• 布罗代尔:强调文明的物质内容
• 地域范围(空间):气候、物种、农牧业、衣食住行方式 • 文明等同于社会 • 文明就是经济 • 思维方式(集体心理)
• 亨廷顿:强调文明的精神方面内容,“文明是
人类最高的文化归类,人类文化认同的最广范围”,文化的 核心是宗教。中华文明(儒教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 明、基督教文明
• 将全国划分为5个军区,统辖各省军事,组建由波斯人组成 的禁卫军。
• 制定统一的货币制度。 • 制定统一的贡赋制度,规定贡赋的数额。 • 修筑驿道,通达帝国各地。 • 为适应帝国统治需要,流士的改革加强了帝国在政治、经济、 军事等方面的通知基础,扩大了帝国境 内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关系,促进了帝国 境内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但对被征 服地区的民众来说,它意味着更残酷的 统治。
主要练习题
• 名词: • 1.乌鲁卡基那改革;2.萨尔贡;3. 《乌尔纳姆法典》; • 4. 《汉谟拉比法典》;5. 《吉尔伽美什史诗》; • 6.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改革;7.尼布甲尼撒二世; • 8.铁烈平改革;9.腓尼基字母; • 10. 《贝希斯顿铭文》;11、犹太教;12.琐罗亚斯德教 • 问答题 • 1.大流士改革 • 2、波斯帝国的历史地位
(三)琐罗亚斯德教
• 前6世纪,由琐罗亚斯德创立 • 主张二元论:世界上有善(阿胡拉·马兹
达)、恶(阿胡拉·曼尼)二神;二神始 终处在斗争之中;崇拜光明和火,称为拜 火教,袄教。 • 救世主概念:世界末日、救世主降临,末 日审判、来世说,对犹太教产生重要影响。 • 经典《阿维斯塔》
(四)帝国的灭亡
• 从生产力发展变化角度划分为农业文明 和工业文明
农业文明
• 古典文明时期
• 西亚(两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 中华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
• 公元前1000年代至公元后500年代,其中前8至3世纪 为“轴心时代”
• 公元初开始,4至5世纪达到高潮的蛮族入侵、民族 大迁徙是古典时期和中古时期的分界
• 创教:摩西出埃及、走西奈,西奈山授命传十诫 和律法,开创一神教; 大卫统一,定都耶路撒冷,建耶和华圣殿,安放柜约;所罗门建造第一 圣殿。建立了雏形的教义、教规和典章。
• “先知运动”:国家分裂、灭亡,第一圣殿被毁,巴比伦之囚,重返耶 路撒冷,15先知以神的名义阐发政治见解、宗教伦理,《先知书》
• 第二圣殿时期:前516年建第二圣殿,希腊化时期内部分裂为四派,公 元70年第二圣殿被毁
国,终结了西亚北非古文明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 所谓两河流域亦称美索不达米亚: 以巴格达为界,北亚述南巴比伦;巴比伦北为阿卡德,南为苏美尔。 文明中心不断北移
两河流域历史概述
• 苏美尔文明:前5000—前2700年,城邦林立 • 阿卡德王国:前2371-2191,统一巴比伦尼亚,为外
族所灭 • 乌尔第三王朝:前2113-2006 • 古巴比伦王国:前1894-1595,统一两河流域 • 加喜特人的统治400年 • 亚述帝国:前1000年-612 • 新巴比伦:前626-539 • 波斯帝国
二、古巴比伦王国
1、阿摩利人汉谟拉比的征服 2、专制统治,加强中央集权
建立高效的官僚体系,由国王直接任 免官吏,派王室官员和国王私人代表监督 地方行政,各地官员以书信形式与国王保 持密切联系;组建常备军,实行份地与军 事义务相结合的制度,保证军人土地不受 侵犯;兴修水利,加强对神庙经济的控制; 编纂和颁布法典,维护社会秩序。 3、《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所知世界上 最古法典中最完备的一部成文法 。法典由 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条文共 282条。把当时已经形成的奴隶制关系、 等级关系、租佃雇佣关系、商业高利贷关 系、家庭婚姻关系和财产关系用法律条文 明确固定下来。
4、古巴比伦王国社会
• (1)等级制度(三个等级): • 阿维鲁,为有公民权的自由民。 • 穆什根努,为无公民权的自由民。 • 奴隶,是完全无权的人。 • (2)土地制度 • (3)奴隶制的发展和自由民的分化
• 5、苏美尔—巴比伦文化
• 文字 • 文学:《吉尔伽美什史诗》 • 科学知识:10进位和60进位记数法
• 4. 所罗门死后,国家分裂为北以色列南犹太
• 5. 以色列前722年为亚述所灭
• 6. 犹太:前586“巴比伦之囚”;波斯居鲁士允重返耶路 撒冷;前332年亚历山大征服;前63年为罗马附属国; 70年为罗马一个行省。
7.古代犹太教
• 信奉耶和华为唯一的神,信奉《塔纳赫》(即《圣经》)、《塔木德》 (即《犹太教法典》),认为犹太人是上帝的选民,尊奉由摩西从耶和 华那里传授来的教义及教规,行割礼,禁食不洁之物,反对拜偶像,过 安息日、逾越节、赎罪日等。
史前人类
• 一、 人类的进化 • 1、理论(p.3) • 达尔文:进化论; •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劳
动创造人;人类发展的阶段 • 2、进化过程
• (1)攀树的猿群:原上猿、埃及古猿、森林古猿 • (2)正在形成中的人:腊玛古猿;南方古猿 • (3)完全形成的人:A、最早的人属“能人” —B、直立
三、亚述帝国
• 早期亚述:公元前3千年年代末至前2千年代初, 国家形成
• 中期亚述:前15世纪至前11世纪,一度衰落 • 帝国时期:前1000年代—前612年,铁器时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