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妊娠期妇女的护理PPT课件

妊娠期妇女的护理PPT课件


是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宫腔内发育成长的过程。

开始于卵子受精,终止于胎儿及其附属物自母体
排出。

全过程约40周。
【一、受精及受精卵的发育、输送与着床】
(一)受精
受精:已获能的精子和成熟的卵子相结合的 的过程称为受精。 1、精子获能 2、受精过程 (二)孕卵的迁移和囊胚的形成 (三)着床
【一、受精及受精卵的发育、输送与着床】
2、受精过程
当精子与卵子相遇,精子顶体处膜破裂,释放 出顶体酶,溶解卵子外围的放射冠和透明带,称 顶体反应。
精子头部与卵子表面接触之时,开始受精过程, 其他精子不再进入。精子、卵子二性原核融合成 合子,共有23对染色体。新的生命诞生。已受精 的卵子称为受精卵,受精卵是新生命的开始。
精原核和卵原核开相结合的的过程称为受精。
一个精子试图进入卵子 的瞬间
精子用尾部拍打驱动 进入卵子
成熟卵泡 (箭头所指处) 卵泡结构
卵子大而圆,直径0.2mm,是人体最 大的细胞,细胞核内有23个染色体, 卵细胞周围有透明带放射冠形成卵泡, 成熟卵子自卵巢排出后,经输卵管的 检拾作用进入输卵管 停留在壶腹部等待受精.
(1)羊膜 是胎盘胎儿面的最内层组织,是 附着于绒毛膜板表面的光滑、无血管、神经 或淋巴管的半透明薄膜,具有一定的弹性。
按蜕膜与孕卵的关系可将蜕膜分为三部分: 底蜕膜 位于囊胚与子宫肌层之间的蜕膜部分,是受精卵 种植部位,以后发育成为胎盘的母体部分。

包蜕膜 位于囊胚与宫腔之间的蜕膜,随着囊胚的发育逐 渐凸向宫腔并伸展成一薄层,被覆于囊胚外面。 真蜕膜 是底蜕膜及包蜕膜以外覆盖子宫腔表面的蜕膜。
概念:晚期囊胚侵入到子宫内膜的过程。 时间:受精后第6天~7天。 部位:子宫上段的后壁或前壁。 阶段:定位、粘着、穿透。 条件:1.透明带消失。 2.囊胚滋养细胞分化出合体滋养细胞。 3.囊胚和子宫内膜同步发育。 4.孕妇体内有足够的孕酮。
蜕膜的形成

妊娠期的子宫内膜称为蜕膜。


底蜕膜 包蜕膜 真蜕膜
概念: 孕卵着床后子宫内膜迅速增厚, 呈海绵状称蜕膜。 具有保护及营养胚胎的作用。
蜕膜反应: 血管增多,腺体分泌旺盛,内 膜增厚,结缔组织增多。
按蜕膜与孕卵的关系可将蜕膜分为三部分: 底蜕膜 位于囊胚与子宫肌层之间的蜕膜部分,是受精卵 种植部位,以后发育成为胎盘的母体部分。

包蜕膜 位于囊胚与宫腔之间的蜕膜,随着囊胚的发育逐 渐凸向宫腔并伸展成一薄层,被覆于囊胚外面。 真蜕膜 是底蜕膜及包蜕膜以外覆盖子宫腔表面的蜕膜。
受精卵开始 有丝分裂
几近完成的 有丝分裂
受精卵分裂 成两个细胞
已分裂成48个细胞的胚泡
受精卵分裂成16个细胞
受精卵分裂成四个细胞
图8 受精卵有丝分裂
(二)受精卵的输送与发育
孕卵受输卵管内纤毛运动和输卵管平滑肌蠕动的影 响,逐渐向子宫腔方向移动,约在受精后第4日进入宫腔。 孕卵在迁移过程中进行有丝分裂。 受精卵进行细胞分裂(卵裂) 卵裂球数目增加, 细胞逐渐变小 第3日形成桑椹胚(16个细胞) 受 精的第4天形成中空的胚泡(包括滋养层、胚泡腔、内细胞 群,进入子宫腔) 继续分裂成晚期囊胚 约在受 精后第6~7日,晚期囊胚的透明带消失,胚泡得以与子宫 内膜接触,开始着床。

胎盘 胎膜


脐带
羊水
妊娠3个月胎盘形成。足月胎盘为圆形或椭圆型,重 500~600g,直径 16~20cm,厚 2.5cm,中间厚,边 缘薄。胎盘分母面、子面。 胎盘母面:粗糙、暗红、15~20个胎盘小叶。 胎盘子面:光滑、灰白,表面为羊膜,脐带动、静脉自附 着处向四周呈放射状排列达边缘。
受精卵
(二)孕卵的迁移和囊胚的形成
孕卵的迁移和囊胚的形成 孕卵受输卵管内纤毛运动和输卵管平滑肌蠕动的影响, 逐渐向子宫腔方向移动,约在受精后3天~4天进入宫腔。 孕卵在迁移过程中进行有丝分裂,受精后三天左右, 分裂为16个细胞组成的桑椹胚,又称早期囊胚, 进入宫腔后,继续分裂成晚期囊胚,约在受精后第6天~7天, 晚期囊胚的透明带消失,开始着床。
细长0.06mm,似蝌蚪,分头、颈、尾三部 分,头部细胞核内有23个染色体。含有顶体酶, 精子进入阴道后经过宫颈管、子宫腔到达输卵 管壶腹部.
精液射入阴道后,精子离开精液经宫颈管进 入宫腔,与子宫内膜接触后,子宫内膜白细胞产 生α 、β淀粉酶解除精子顶体酶上的“去获能因 子”,此时精子具有受精能力。
40~50mmHg
20mmHg
下腔静脉
子宫静脉 CO2代谢物
脐静脉 O2
胎儿
30mmHg
绒毛间隙:子宫内膜螺旋动脉在滋养细胞侵蚀下破裂 ,形成了充 满母血的绒毛间隙, 母子间的物质交换是在绒毛间隙进行的 .绒 毛间隙可容纳 150ml 血液 , 在子宫胎盘循环中每分钟血流量 500~700ml。
母体和胎儿各有一套血液循环系统,两者的血液在各自封闭的管 道内循环,互不相混,通过胎盘绒毛间隙进行物质交换。
胎盘
胎盘于妊娠6~7周时开始形成,12周末时完全形成。

母面和子面 重约500~600g 直径16~20cm 厚2.5cm
母体和胎儿两套血液循环各自在封闭的管道内循环互 毛间隙靠血管壁、绒毛间质、绒毛表层细胞层的渗透 进行物质交换
母动脉血
子宫动脉
O2营养
胎盘
脐动脉
CO2
95~100mmHg



成熟的精子和卵子相结合的过程 精子的运行及获能 卵细胞的输送 受精部位:输卵管壶腹部
受精卵的输送与发育

卵裂 早期囊胚 晚期囊胚 受精后3~4日早期囊胚进入宫腔,继续发 育成晚期囊胚。
孕卵的着床


晚期囊胚侵入到子宫内膜的过程,称为孕卵 植入,也称着床。 开始于受精后第6~7日,至第11~12日完成。
胎盘
1、胎盘的构成

羊膜
叶状绒毛膜
底蜕膜
2、胎盘的功能

气体交换 防御功能

供应营养 排出代谢产物 合成功能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人胎盘生乳素(HPL) 雌激素和孕激素
胎盘是由羊膜、叶状绒毛膜、底蜕膜构成。 是母体与胎儿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器官。
(1)羊膜:位于胎盘子面,是光滑无血管无神经的双层 半透明膜。 (2)叶状绒毛膜:构成胎盘的胎儿部分,是胎盘的主要 部分。形成绒毛间隙。 (3)底蜕膜:构成胎盘的母体部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