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监理考试题答案一、土方路基填筑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上下路床、上下路堤的压实度要求、CBR值是多少?土方路基填筑的基本要求:1、在路基用地和取土坑范围内,应清除地表植被、杂物、积水、淤泥和表土,处理坑塘,并按规范和设计要求对基底进行压实。
2、路基填料应符合规范设计的规定,经认真调查,试验后合理选用。
3、填方路基须分层填筑压实,每层表面平整,路拱合适,排水良好。
4、施工临时排水系统应与设计排水系统结合,避免冲刷边坡,勿使路基附近积水。
5、在设定区内合理取土,不得滥开滥挖。
完工后,应按要求对取土坑和弃土场进行修整,保持合理的几何外形。
二、旧路帮宽路基怎么处理?1、应按设计拆除老路路缘石、旧路肩、边坡防护、边沟及原有构造物的翼墙或护墙。
2、施工前应截断流向拓宽作业区的水源,开挖临时排水沟,保证施工期间排水通畅。
3、拓宽部分路堤的地基处理应按设计和规范有关条款处理。
4、老路堤与新路堤交接的坡面,挖除清理的法向厚度不宜小于0.3m,然后从老路堤坡脚向上按设计要求挖设台阶;新路堤高度小于2m时,老路堤坡面处理后,可直接填筑新路堤。
严禁将边坡清挖物作为新路堤填料。
5、拓宽部分的路堤采用非透水性填料时,应在地基表面按设计铺设垫层,垫层材料一般为砂砾或碎石,含泥量不大于5%。
6、拓宽路堤的填料宜选用与老路堤相同的填料,或者选用水稳性较好的砂砾、碎石等填料。
三、台背回填的范围、压实度要求、填筑厚度要求是多少?桥涵填土的范围:台背填土顺路线方向长度,顶部为距翼墙尾端不小于台高加2m;底部距基础内缘不小于2m;拱桥台背填土长度不应小于台高的3-4倍;涵洞填土长度每侧不应小于2倍孔径长度。
要求主线构造物压实度≥96%,上跨分离立交桥填料压实度≥95%.填筑厚度100mm-200mm。
四、土方路基实测项目有哪些?影响压实度效果有哪些主要的因素?实测项目:压实度、弯沉、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平整度、横坡、边坡。
影响因素:①含水量:有些土在一定的压实功能作用下,只有当其含水量处于最佳含水量时,才能获得最大干容重。
因此土的含水量是影响土压实重要因素,土的压实控制在按近最佳含水量时进行。
②土质:土类不同,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容重不同,液限和粘性较高的土,最佳含水量较高,最大密实度较低,砂性土的压实效果优于粘性土,最佳含水量对砂土则没有实际意义。
③压实厚度:相同压实条件下,密度随土层深度递减,不同压实工具的有效压实深度有差异。
④压实功能:同一种土的最佳含水量随功能的增加而减少,最大干容重随功能的增加而提高,在相同含水量条件下,功能越高,土基密实度越高。
五、路堤采用不同土质填筑时应如何施工?采用不同土质填筑路堤要注意以下几点,以防止造成路基病害:(1)不同的土质应分层填筑,交替层次应尽量少,每种土质总厚度最好不小于0.5m;(2)透水性较小的土填筑下层时,其表面应做成双向不小于4%的横坡,以保证上层透水性填土的水分及时排出;(3)为保证水分蒸发和排除,路堤不宜被透水性差的土层封闭;(4)强度和稳定性差的土质应填在下层;(5)为防止相邻两段用不同土质填筑的路堤在交接处发生不均匀变形,交接处应做成斜面且将透水性差的土层填在下面。
六、石方路基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外观鉴定的标准是什么?基本要求:1、石方路堑的开挖宜采用光面爆破法。
爆破后应及时清理险石、松石,确保边坡安全、稳定。
2、修筑填石路堤时,应进行地表清理,逐层水平填筑石块,摆放平稳,码砌边部。
填筑层厚度及石块尺寸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规定,填石空隙用石渣、石屑嵌压稳定。
上下路床填料和石料最大尺寸应符合规定。
采用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压至填筑层顶面石块稳定,20t以上压路机压两遍无明显标高差异。
3、路基表面应整修平整。
外观鉴定:1、上边坡不得有松石。
2、路基边线直顺,曲线圆滑。
七、砌石工程的基本要求。
1、石料的质量和规格及砂浆所用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按照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2、砌块应错缝砌筑,相互咬紧,浆砌时砌块应坐浆挤紧,嵌缝后的砂浆饱满,无空洞现象;干砌时不松动,无叠砌和浮塞。
八、锚具进场验收有何规定?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进场时,应按合同核对其型号、规格和数量,以及使用的预应力筋品种、规格和强度等级,且生产厂家应提供产品质保书、产品技术手册、锚固区传力性能型式检验报给,一级夹片式锚具的锚口摩擦损失测试报告或参数。
产品按合同验收后,应按下列规定进行进场检验:1、外观检查:应从每批产品中抽取2%且不少于10套样品,检查其外形尺寸、表面裂纹及锈蚀情况。
外形尺寸应符合产品质保书所示的尺寸范围,且表面不得有裂纹及锈蚀情况。
当有下列情况之一时,本批产品应逐套检查,合格者方可进入后续检验:1)当有1个零件不符合产品质保书所示的外形尺寸,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零件重新检查,仍有1个不合格;2)当有1个零件表面有裂纹或夹片、锚孔锥面有锈蚀。
对配套使用的锚垫板和螺旋筋可按上述方法进行外观检查,但允许表面有轻度锈蚀。
2、硬度检验:应从每批产品中抽取3%且不少于5套样品(对多孔夹片式锚具的夹片,每套抽取6片),对其中有硬度要求的零件进行硬度检验,每个零件测试3点,其硬度应符合产品质保书的规定。
当有1个零件不合格时,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零件重做检验;如仍有1个零件不合格,应对本批产品逐个检验,合格者方可使用或进入后续检验。
3、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应在外观检查和硬度检验均合格的同批产品中抽取样品,与相应规格和强度等级的预应力筋组成3个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进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
如有1个试件不符合要求时,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样品重做试验;仍有1个试件不符合要求,则该批锚具为不合格。
静载锚固性能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的规定。
4、对特大桥、大桥和重要桥梁工程中使用的锚具产品,应进行上述3项检查和检验;对锚具用量较小的一般中、小桥梁工程,如生产厂能提供有效的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合格证明文件,则仅需进行外观检查和硬度检验。
5进场检验时,同种材料、同一生产工艺条件下、同批进场的产品可视为统一验收批。
锚具的每个验收批不宜超过2000套;夹具、连接器的每个验收批不宜超过500套;获得第三方独立认证的产品其验收批可扩大1倍。
检验合格的产品,在现场的存放期超过1年时,再用时应进行外观检查。
九、钢筋接头方法有哪些,都有什么要求?钢筋的连接方式有:焊接接头、机械连接、绑扎连接三种。
焊接连接常用的方法有:闪光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气压焊、埋弧压力焊和电阻电焊等。
但电渣压力焊仅可用于竖向钢筋的连接,不得用作水平钢筋的连接。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中,纵向钢筋不宜采用焊接接头。
钢筋焊接的接头形式、焊接方法和焊接材料应符合先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的规定,质量验收标准按规范执行。
电弧焊接头的焊缝长度,对双面焊缝不应小于5d,单面焊缝不应小于10d。
电弧焊接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应小于10d,且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机械连接宜采用镦粗直螺纹、滚轧直螺纹或套筒挤压连接接头。
镦粗直螺纹和滚轧直螺纹连接接头适用于直径大雨或等于25mm的HRB335、HRB400级热轧带肋钢筋。
套筒挤压连接接头适用于直径16-40mm的HRB335、HRB400级热轧带肋钢筋。
钢筋机械连接件的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受力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规定,且不得小于20mm;连接件之间或连接件与钢筋之间的横向静距不宜小于25mm。
钢筋绑扎连接(或搭接),当受拉钢筋直径大于28mm、受压钢筋直径大于32mm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杆件的纵向受力钢筋和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结构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均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绑扎接头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受压钢筋绑扎搭接长度应取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的0.7倍。
受拉区内HPB235钢筋绑扎接头末端应做弯钩,直径不大于12mm 的受压HPB235钢筋的末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应不小于钢筋直径的30倍。
十、桥涵扩大基础施工中挖基报验时,必须检查哪些项目?1、基底的平面位置、尺寸和基底高程;2、基底的地质情况和承载力是否与设计资料相符;3、基底处理和排水情况是否符合规范要求;4、施工记录及有关试验资料。
十一、钻孔灌注桩检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钻孔桩中孔应检测哪些项目?基本要求:1、桩身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外掺剂及混凝土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2、成孔后必须清孔,测量孔径、孔深、空位和沉淀层厚度,确认满足设计或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后,方可灌注水下混凝土。
3、水下混凝土应连续灌注,严禁有夹层和断桩。
4、嵌入承台的锚固钢筋长度不得低于设计规范规定的最小锚固长度要求。
5、应选择有代表性的桩用无破损法进行检测,重要工程或重要部位的桩宜逐根进行检测。
设计有规定或对桩的质量有怀疑时,应采取钻取芯样法对桩进行检测。
6、除桩头预留混凝土后,桩顶应无残余的松散混凝土。
钻孔桩终孔后检测项目:测量孔径、孔深、孔位、沉淀层厚度。
十二、混凝土浇筑前应对钢筋做何检查?1 首先是模板的几何尺寸,是否有偏差。
就位与轴线和标高以及图纸是否统一。
2 固定的支撑是否牢固,会不会跑模,塌陷。
跨长以后的起拱。
3 模板的接缝是否会跑浆,模板面是否会平整。
4 模板面与钢筋距离,是否保护层符合要求。
5 钢筋检查主要是主副筋截面是否符合图纸设计,箍筋加密区的距离符合规范,绑扎是否牢固。
间距均匀符合规范要求。
6钢筋的焊接是否符合要求,焊接尺寸合适,焊头符合要求,跨距内焊接头的数量合适,摆放错开合适。
搭接的位置和长度符合规范要求,7钢筋的表面是否有锈蚀。
主筋是否有损伤。
施工缝的留置有专门要求,检查时可以告知施工方。
还有许多要求。
十三、拌制和浇筑混凝土时应检验哪些内容?拌制:1、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及其损失,宜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取样检测,每一工作班或每一单元结构物不应少于两次,评定时应以浇筑地点的测值为准。
当混凝土拌合物从搅拌机出料起至浇筑入模的时间不超过15min时,其坍落度可仅在搅拌地点取样检测。
浇筑:1、检查施工缝设置、浇筑顺序、浇筑工具、防裂措施、保护层。
2、应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进行检查,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及钢筋的污物应清理干净。
3、应对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等性能进行检测。
十四、预应力筋的加工和张拉的基本要求。
1、预应力筋的各项技术性能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
2、预应力束中的钢丝、钢绞线应梳理顺直,不得有缠绞、扭麻花现象,表面不应有损伤。
3、单根钢绞线不允许有断丝、单根钢筋不允许断筋或滑移。
4、同一截面预应力筋接头面积不超过预应力筋总面积的25%,接头质量应满足施工技术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