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办法为了认真贯彻贯彻《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理》,有效提高住宅工程质量,维护公众利益,依照市质监站和业重规定结合本工程实际状况,制定如下详细办法:一、墙体裂缝防治1、砌筑砂浆应采用中粗砂,禁止使用山砂和混合粉。
2、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加气混凝土砌块出窑停放期宜为45d (不应不大于28d,并不得在饱和水状态下施工)。
3、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有一定空隙,填充墙砌筑完并间隔15d后,方可将其补砌挤紧;补砌时对双侧竖缝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嵌填密实。
4、砌体构造砌筑完毕后宜60d后再抹灰,并不得少于30d。
在粉刷前砼面先作界面解决,并洒水湿润,与剪力墙、框架柱、梁与砌体接缝处用400宽钢丝网片铺贴后再抹灰。
5、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应一次浇筑完毕。
6、填充墙拉结筋应满足砖模数规定,不得折弯压入砖缝。
7、采用粉煤灰砖、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填充墙与框架柱交接处,应用15mm×15mm木条预先留缝,在加贴网片前浇水湿润,再用1:3水泥砂浆嵌实。
二、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防治1、防止现浇板收缩裂缝,砼施工配合比应依照实验室配合比单及施工现场砂(中粗)、石子天然含水量进行调节。
严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及塌落度达到规定。
混凝土遇冬季、雨季施工必要及时调节现场配合比,且做好保护办法。
2、严格控制现浇板厚度和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厚度。
阳台、雨蓬等悬挑现浇板负弯短钢筋下面,应设立不不不大于300mm钢筋保护层垫块,在浇筑混凝土前保证钢筋不位移。
3、现浇板中线管必要布置在钢筋网片之上(双层双向配筋时,布置在下层钢筋之上),交叉面线处应采用线盒,线管直径应不大于1/3楼板厚度,沿预埋管线方向应增设Ø6@150、宽度不不大于450钢筋网带。
禁止水管水平埋设在现浇板中。
4、混凝土搅拌时间不不大于120S。
混凝土浇注:应注意防止混凝土分层离析,浇注混凝土间隔时≯180min。
5、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凝固之前禁止上人踩踏,在必经之处搭铺脚手板。
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时,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当混凝土强度达到10Mpa时,方可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
吊运、堆放重物时应减轻对现浇板冲击影响。
6、混凝土养护:温度高于5℃应在浇注后10—12h状态养护(浇水),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对掺用缓凝剂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
三、屋面、厕浴间渗漏治理一是要把好防水施工人员技术素质关,操作人员要清晰防水施工基本规定,熟悉住宅厨房、卫生间、屋面防水施工中技术难点、重点。
二是严格把好进场防水材料质量关,要采用建设部推荐材料。
(1)、在防水工程施工前,做出屋面防水施工方案,提交甲方及监理审核,审核批准后再实行。
(2)、进场防水材料,须随机抽样送检,经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3)、厨、卫间内管道穿楼板处,堵管周边孔隙时,先将洞口清洗干净、毛化解决、涂刷加胶水泥浆,作粘结层。
洞口堵塞分二次浇筑,先用掺入抗裂防渗剂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筑至楼板厚度2/3处,待混凝土凝固后进4h蓄水实验;无渗漏后,再用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封面,管道周边用防水砂浆做出高于地面20mm厚度止水圆环。
管道安装完后,在洞口处进行24h蓄水实验,拟定不渗漏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有防水规定楼、地面在施工完毕后,进行24h蓄水实验,蓄水高度20~30mm。
(4)、屋面①、找平层规定分水、泛水坡向、坡度对的。
防水层施工完毕,必要进行泼水、闭水实验,经检查确信不漏、不积水,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对于雨水主管部位,则必要作通球实验,保证雨水管道畅通无阻塞。
②、屋面基层与突出屋面构造(女儿墙、立墙、烟道、管道、变形缝等)连结处以及基本转角处(水管口、天沟、檐沟、屋脊等)均应做成圆弧,圆弧半径为50mm。
③、屋面保温层上做排气道。
排气道应纵横贯通,并应与大气连通排气孔相通。
间距为6m,纵横设立,排气道管径选用Ф25,管壁设排气孔。
④、卷材找平屋设分格缝,宽20mm,并嵌填密封材料,纵横间距不适当不不大于6m。
天沟与屋面交接处附加层应空铺,宽为200mm,天沟卷材收头应固定密封。
⑤、铺贴卷材时,喷嘴跟卷材面应适中,幅度内加热要均匀,卷材热熔后应及时滚铺卷材,并要排除卷材下面空气,使之平层,不皱折,辊压粘结牢固。
四、门窗渗漏防治(1)、塑钢门窗安装固定办法必要符合验收规范规定,框料与洞口间伸缩缝采用防寒毡条或闭孔泡沫塑料等弹性材料填充。
框料周边洞口抹灰时,应留出8-10mm深槽口,用嵌缝膏进行密封解决。
(2)、塑钢窗在安装前必要按国家规定进行气密性、水密性和抗风性“三性”实验。
(3)、木门框安装前,钉好斜拉条,防止在运送和安装时变形。
框在调正后固定在墙内木砖上,每边固定不少于两根8-10cm长钉子,其间距应不不不大于1.2m。
(4)、掩扇(安装):依照设计拟定启动方向,铰链安装距上下端宜取立挺高度1/10,螺丝先钉入1/3,再拧入2/3,螺丝不得歪斜。
安装后应开关灵活,门锁安装位置应避开帽头,按在立挺位置,以免伤榫。
禁止木门有倒翘、回弹现象。
(5)、外窗台泛水坡度宜不不大于10%,窗台宜突出墙面,窗内侧一周水泥砂浆一次性做成宽40mm、高15mm止水带。
五、外墙抹灰饰面空鼓、龟裂及渗漏治理(1)、门窗洞口、墙面、踢脚板等抹灰空鼓、裂缝,其重要因素有如下几点:①、门窗框两边塞灰不严,墙体预埋木砖间距过大或木砖松动,经门窗开关振动,在门窗框周边处产生空鼓、裂缝。
应注重门窗框塞缝工作,设专人负责堵塞实。
②、基层清理不干净或解决不当,墙面浇水不透,抹灰后,砂浆中水分不久被基层(或底灰)吸取。
应认真清理和提前浇水。
③、基层偏差较大,一次抹灰过厚,干缩率较大。
应分层找平,每遍厚度宜为7~9mm。
④、配制砂浆和原材料质量不好或使用不当,应依照不同基层配制所需要砂浆,同步要加强对原材料使用管理工作。
(2)、混凝土表面预先刷801胶水泥浆或界面解决剂,门窗与墙缝用水泥砂浆填实。
工程外墙抹灰刮糙宜使用1:3防水砂浆,刮糙遍数不得少于2遍。
每遍厚度控制在7-9mm。
两遍刮糙时间间隔不应太紧。
抹灰砂浆不得采用粉砂或含泥量较大细砂。
(3)、外窗台泛水坡度宜不不大于10%,窗台宜突出墙面,窗内侧一周用水泥砂浆做宽40mm、高15mm止水带。
六、室内标高和几何尺寸控制(1)、要素控制影响测量精度质量因素重要有人员、器具、办法、操作和程序管理等五个方面。
人员要持证上岗,使用经检定和校检测量器具,测量办法要科学、合理,操作规范,按程序进行管理,对各要素进行预控。
(2)、准备控制做好测量前各项准备,是测量质量基本保证。
应认真审核设计施工图和关于资料,按选定测量办法进行内业计算;测量计算做到根据对的,办法科学,计算有序,步步校核,成果可靠;外业观测成果是计算工作根据,计算成果要经两人独立核算后方可实行;测量前应校检现场控制桩和水准点,保证位置、高程精确;测设前应校检测量仪器和用品。
(3)、过程控制要保证测量工作在受控状态下进行。
定位、放线工作须执行经自检、互检合格后,将成果资料送报关于主管部门验线工作制度。
实测时要做好原始记录。
对测量记录规定是原始真实,数字对的,内容完整,字体工整。
记录人员应随时校对观测所得数据与否对的。
(4)、检查控制检查验收测量成果时应先内业后外业现场,验收精度应符合规范原则规定。
必要独立验线。
检查验收部位应是核心环节与最薄弱部位。
(5)、轴线控制办法①、控制网:技术负责人会同测量员事先绘制测量控制网作业图。
②、引桩设定:用J2经纬仪将规划测量部门测定建筑物四角定位桩,向外不不大于8.5m作引桩,用木桩铁钉标志,混凝土周边固定,砌砖围护等办法保证桩可靠和稳定。
③、用Ø50黑铁管,沿建筑物周边轴线外4m做整体圈围,用水准仪抄平,使钢管整体基本水平。
④、用经纬仪依照引桩将建筑物轴线、土方开挖边等投到围护钢管上,用红漆标记。
⑤、各楼层主控基线用垂直仪按控制网规定逐级向上传递。
⑥、依照主控基线用钢尺派出其他轴线,经复核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6)、标高控制办法①、高程控制点测设:以甲方和规划给定高程控制点,用水准仪将相对标高±0.00测量到建筑物附近相对稳定(构)筑物上用红漆标志,并做复测水准基点。
②、基本标高控制:用水准仪测量土方开挖范畴自然地面标高,作好标记,基本开挖深度、距离设计深度50cm时,用水准仪再抄平一次,用竹桩做标高标记,然后再开挖到设计标高。
③、楼层标高控制:施工到±0.00时,在外角框架柱上用红漆作±0.00标记,楼上各层按此点用钢尺向上引测。
④、室内安装工程标高控制:每层砌体完毕后及时弹出50cm 水平线,作为安装基准线。
七、安装工程、导线连接、避雷带安装、排水管材质与安装坡度(1)、有保温以及暗线敷设给水管道在隐蔽前必要做水压实验,埋设和铺设在砖墙里给水管道防腐应符合设计规定及施工规范规定,墙体上管道应事后开槽埋入,避免砌筑中同步敷设。
(2)、给水管道穿越楼板和墙体应设立套管,套管上部高出地面30mm-50mm;给水管道竣工后交付使用前应进行系统冲洗。
(3)、楼地面上管道孔位(卫生器具、地漏、管道)预留要精确,禁止乱凿。
(4)、箱式消火栓箱体厚度不得不大于240mm;消火栓支管从箱底预留孔位对的引入;室内消火栓栓口应朝外,阀门尺寸应符合规范或本地消防主管部门规定规定。
(5)、室内所用塑料管用硬塑管、半硬塑管和波纹塑料管,但必要都满足离火自熄规定,禁止使用软管,波纹塑料管禁止在现浇混凝土中使用,塑料护套线禁止直接敷设在抹灰层内。
(6)、钢管内、外均应刷防锈涂料,埋入混凝土内管外壁除外,埋入土层内金属管应刷两遍沥青漆或使用镀锌钢管;穿线关要进行扫管,以清除管内杂物水分。
(7)、暗配箱开关和开关标高普通为1.3m(或按设计标高),离门框边为150mm-200mm;暗插座离地普通不低于300mm,特殊场合普通不低于150mm;相邻开关箱、插座箱、盒高低差不不不大于0.5mm;同一室内开关、插座箱高低差不不不大于5mm。
(8)、配线管道直径、弯曲数量、弯曲半径以及接线盒布置应符合规范规定,线路安装完毕就及时由质检部门做绝缘电阻测试。
(9)、避雷线弯曲处不得不大于90度,弯曲半径不得不大于圆钢直径10倍;引下线与避雷线焊接时不能拐死弯,焊接长度应满足规定并做好防腐解决;接地体用扁钢连接时,扁钢应侧放而不可平放;接地体现(线)连接应采用焊接,搭焊应满足规范规定,接地体连接完毕,应及时由质检部门进行隐蔽检查。
八、模板支设(1)、模板及支撑选取:复合九夹板,配Ø48×35钢管和各种尺寸规格方木,保证梁、柱、板模板良好连接,不得使用钢模板。
(2)、特殊部位均有翻样给出模板排列图和排架支撑图,细部构造大样图,经审核交班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