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项目测试及验收方案 (2)1.1 项目测试及验收概述 (2)1.2 项目测试计划 (2)1.2.1 测试小组组成及分工 (2)1.2.2 系统测试方法 (3)1.2.3 硬件及网络测试 (4)1.2.4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 (4)1.2.5 计算机网络系统测试 (9)1.2.6 软件工程测试 (17)1.2.7 大联调测试流程 (21)1.2.8 核实文档 (21)1.2.9 测试类型 (22)1.2.10 测试工具 (23)1.3 项目验收计划 (25)1.3.1 项目验收时间 (26)1.3.2 验收条件 (26)1.3.3 验收组织 (27)1.3.4 验收方法 (28)1.3.5 验收项目及内容 (29)1.3.6 技术资料整编 (30)第一章项目测试及验收方案1.1 项目测试及验收概述项目的测试及验收是为了保障项目在未来的运行的安全及稳定。
项目的测试是按照系统测试的规范和过程,检测和发现软件、硬件以及网络中存在的问题、缺陷和错误及是否满足需求。
本项目的验收包括数据普查、应用软件系统、硬件设施、场地装修等项目建设内容的验收工作。
项目的验收严格按照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加强政府采购项目履约验收工作的通知》(川财采〔2009〕30号)、以及国家标准、仪陇县政府的要求进行验收。
1.2 项目测试计划测试小组组成及分工在具体项目实施中,将组建由我司测试部经理及测试工程师和软件供货商测试工程师等组成的测试小组,作为项目实施组的一个组成部分,负责项目的具体测试工作。
其分工如下:项目组职务项目组职责测试小组组长1、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测试工作;2、负责测试计划的编制、测试测试用例的编制及审核;3、负责测试过程的执行;4、负责测试结果的审核;5、负责测试报告的编制及审核;测试工程师1、根据测试小组组长的安排,负责测试用例的编写;2、负责测试环境的搭建;3、负责测试用例的执行;4、负责测试结果的汇总及分析;5、完成测试小组组长交付的其他测试工作;系统测试方法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系统测试将遵循―W模型的测试方法。
如下图所示: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测试工作将伴随项目实施的全过程。
在概要设计阶段,测试小组将根据最终明确的用户需求编写《系统测试大纲》、《测试计划》、《测试用例》。
在概要设计完成后,测试小组将根据《概要设计说明书》编制《集成测试用例》;在详细设计完成后,测试小组将根据《详细设计说明书》编制《单元测试用例》;在编码实现过程中,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将先后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在系统测试阶段,测试人员进行系统测试、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装测试、业务流程测试。
在项目交付过程中,测试人员和客户方人员还需要进行验收测试。
硬件及网络测试设备调试的施工顺序:将输入、输出设备和中心控制设备进行互通的调试,选定工作站安装相应的后台控制系统,保证控制系统与两端设备链接的正常、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保证控制系统的工作正常,从而达到原设计目的。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1)采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50312-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
由于本标准不含有六类产品的技术指标,故水平线参照ISO/IEC Class E 六类布线标准中规定的信道性指标值。
2) 测试说明综合布线系统测试包括:水平铜缆链路测试;垂直干线光缆链测试;端对端信联合测试;系统测试完毕后,即组织有关技术及管理人员对整个系统进行验收。
千兆比水平铜缆系统采用专用测试仪器进行测试,测试指标包括:极性、连续性、短路、断路测试及长度;信号全程衰减测试;信号近、远串音衰耗测试;结构回转衰耗SRL;特性阻抗;传输延时。
本方案中,采用下列布线测试仪表进行测试:FLUKE DSP4000PLISO/IEC Class E六类布标准中规定的信道性指标值Freq (MHz) Atten(dB)Pr-prNEXT(dB )PSNEXT(dB)Pr-prELFEXT(dB)PSELFEXT(dB)ReturnLoss(dB)PhaseDelay(ns)DelaySkew(ns)1 2.2 72.7 70.3 63.2 60.2 19 580 50光纤系统的测试项目:连通性测试、全程衰减及ST/SC连接头衰减测试。
具体测试方法如下:多模光纤水平子系统需要测试端的参数;沿一个方向在波长850nm或1300nm处。
测试衰耗值:多模光纤主干系统及混合方式需要测试的参数;沿一个方向在波长850nm及1300nm处测试衰耗值(注:由于不同方向的测试的数值之差,一般会很小,而且多半由测试仪器的精度或测试手法而引起,所以单方向测试已足够。
而水平子系统的距离标准极限很短(90米),所以其在不同波长处测试值的差别不大,因而单波长测试已足够)。
为符合TIA/EIA528-14A关于“光模光纤的安装及光功率损耗的测试”及TIA/EIA526-7关于“单模光纤的安装及光功率损耗的测试”等要求,光纤测试采用Lucent938A型测试仪进行测试,对于光纤系统,测试指标可由以下公式计算提出:全程链路衰耗值=光缆的衰耗值+耦合器光纤连接头损耗+熔接头衰耗值+光功率比校正直(注:耦合连接具体依据其连接插头型号有多种方式,如ST 、SC 、LC 等连接方式,其衰耗值不同)。
相关的一些测试指标如下:62.5um 多模光纤系统62.5um 多模光纤损耗公式光纤线缆的损耗=光纤线缆长度(km )×(3.40dB /km 在850 nm 处中1.00dB/km 在1300nm 处)。
耦合器的衰耗(ST 或SC 连接器)=(连接器的数目×0.39dB )+0.42dB 耦合器的衰耗(LC 连接器)=(连接器的数目×0.14dB )+0.24dB 光熔接头的衰耗值(CSL 或熔接)=接头数目×0.3dB 光功率比校正值如下表3) 工程检验项目及内容注:系统测试内容的验收亦可在施工中进行检验。
计算机网络系统测试设备测试的目的是为了验证设备质量和配置是否合格,对每一台网络设备均进行如下测试:1.2.5.1 设备启动冷启动:对单个设备多次开关电源,观察能否正常启动。
记录网络恢复时间。
热启动:单个设备正常启动后,用该产品的热启动命令进行热启动测试,观察能否正常启动,记录网络恢复时间。
设备状态配合产品说明书,检查设备批示灯是否正常。
记录指标灯状态。
配置检查用被测产品的相应命令检查网络设备的软硬件配置,特别注意软件版本。
如显示信息与产品说明一致,即为正常。
记录配置及软件版本。
端口检查用被测产品的相应命令检查网络设备的端口配置,并用网络测试设备对端口进行速率、校验机制等进行测试。
如测试结果符合产品说明,即为正常。
记录端口状况。
物理检查对设备进行物理检查,检查网络设备(包括模块、独立部件)出厂型号、编号、产地等内容,与合同和产品说明一致为正常,记录上述内容。
1.2.5.2 网络测试(1)网络性指标测试网络性指标测试是为了获取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网络运行基本指标,以评判网络性能指标是否正常和达到设计要求。
主要的测试项目有带宽、利用率、吞吐量、精确度、精确度、延迟等指标。
带宽测试采用专用网络测试设备对网络的核心层和接入层进行可用带宽测试,测试方式采用抽样测试。
测试结果达到良好、一般为合格。
标准如下表所示:利用率测试带宽利用率: 24小时为一个周期,分网段采用专用的网络测试设备进行网络带宽利用率测试抽查,每隔一分钟为一个统计点,并作好记录。
要求测试最大利用率/流量、最小利用率/流量、平均利用率/流量。
网络带宽利用率=实际占用带宽/总带宽。
平均利用率指标达到良好、一般为合格。
以太网平均利用率指标:0-20%,网络状况良好;20%-40%,网络状况一般;超过40%,网络状况较差。
设备利用率测试:以24小时为一个周期,分网段采用专用的网络测试设备和产品管理软件进行设备利用率测试,每隔一分钟为一个统计点,并作好记录。
要求测试最大利用率、最小利用率、平均利用率。
平均利用率指标达到良好、一般为合格。
吞吐量测试在网络利用率最低和最高的时间段,采用FTP工具从网络中心的FTP SERVER 下载和上传文件方法进行测试。
文件有脚本分为两类。
一类为单个容量为100MB至10000MB的大文件,另一类为同等容量的一批1KB至10KB左右的小文件。
在三种不同的环境下进行测试。
第一种,在网络中心的两台工作站上做到点到点的FTP测试,测试同一网段内的吞吐量,并记录FTP的时间。
第二种,在不同网段的工作站上做同样的FTP测试,测试跨网段的吞吐量,并记录FTP的时间。
分析二次的结果是否稳定、正常,并作好记录。
数据传办输测试采用专用网络测试设备对网络的核心层和接入层进行数据传输测试。
主要测试以太网冲突率、差错率和丢包率。
冲突率=冲突帧总数/正确帧数*100%,差错率=错误帧数/正确帧数*100%。
以24小时为一个周期,分网段采用专用的网络测试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测试,每隔一分钟为一个统计点,并作好记录。
负载测试针对每个网络产品,采用专用的网络测试仪对其进行加载,测试其负荷承受能力。
指标值达到总带宽的98%以上为合格。
延迟测试主要记录测试数据包往返耗时。
对于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计算机网络,要做三项测试,第一是跨骨干的交换机之间的PING测试,第二是跨骨干的工作站之间的PING测试,第三是广域网上的工作站间折PING测试。
这三种测试,对于64Byte/1518Byte/5000Byte大小的数据包,各发送100个,测试并记录其平均时间。
对于第一、第二种,平均延迟值:64Byte:小于2ms,良好;2ms至5ms,一般;大于5ms,较差。
1518Byte:小于5ms,良好;5ms至1ms,一般;大于10ms,较差。
1.2.5.3 网络连通性测试链路连通性测试应做好两项测试,第一在测试用工作站上运行TELNET程序,连到待测试的设备上,用设备的相应命令,查看各个实际上物理链路连接的端口是否正常。
必须看到端口正常和协议正常才为链路连接正常。
第二,PING对方端口的IP地址。
PING1000次64字节的包,对于以太局域网成功率应在99.8%以上,对于广域网成功率应在99.5%以上,且无连续二次以上的“Time out”信息为正常。
只有上面二项测试都合格,才算链路正常。
VLAN连通性测试在已配置了VLAN的网络中的VLAN连通性测试采用PING命令的方法。
在两种环境下测试,一种是同一VLAN内的工作站,第二种是不同VLAN内的工作站。
对第二种,在没有起用第三层交换功能的情况下,不能PING通或广播不通,则VLAN间隔离正常。
网络基本安全性测试从VLAN、设备配置保护、产品安全等方面进行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