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数量 4.1.2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理论
阶断 1
新产品
阶断 2
阶断 3 阶断 4 阶断 5
产品增长期 产品成熟 产品衰退 退出市场
import
export
import
consumption
production
production export
consumption
Innovating country
imitating country
0
A
B
C
D
时间
图4-2 产品生命周期模型
3.1.3 制成品生命周期理论
? 制成品生命周期理论 是一种动态 的经济理论。在一个制成品生命周 期中,制造这种产品的生产要素比 例、各国的贸易比较优势以及进口 需求都会发生规律性的动态变化。
3.1.3 制成品生命周期理论
? 首先是生产要素比例的动态变化。 ? 其次是贸易优势的动态转移。 ? 最后是进口需求的动态演变。
3.1.2 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理论
? (1)美国垄断新产品的生产阶段。新产 品的生产技术为美国所垄断,美国生产全 部的新产品,生产规模较小,新产品仅能 满足国内市场消费。
3.1.2 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理论
? (2)美国垄断新产品的生产和出口阶段。 新产品的生产技术为美国所垄断,美国生 产全部的新产品,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 新产品的供应增加,该种产品不仅在国内 市场销售,而且出口到欧洲、日本等发达 国家。
? (5)外国产品在美国市场上与美国产品 竞争阶段。在这个阶段,欧洲、日本等发 达国家生产规模急剧扩大,竞争优势明显, 成为新产品主要供应者,发展中国家也逐 渐掌握新产品生产技术,开始生产和销售, 欧、日等国家对美国大量出口该种产品, 美国成为该种产品的净进口国。这一个产 品在美国的整个生命周期,也就宣告终结。
3.1.2 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理论
? (3)外国厂商开始生产并部分取代该产 品进口阶段。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始 生产该种新产品,美国仍控制新产品市场, 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出口新产品。在这个 阶段,该种新产品的技术差距在美国与欧、 日等发达国家之间逐步缩短,欧、日等发 达国家不断扩大该产品的自给率,因此, 美国对这些发达国家出口会有所下降,但 对世界市场的其他大部分国家即发展中国 家的出口仍在增多。
3.1.4 原材料生命周期理论
? 1978年, 梅基 (S. P. Magee)和罗 宾斯(N. T. Robins)将产品生命周期 理论运用于对原料贸易的分析,提出 了原料贸易周期说。
3.1.4 原材料生命周期理论
? 第一阶段是“派生需求上涨”时期。 ? 第二阶段是“需求和供给来源的替代”
? 所谓 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 就 是指,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和消费水平不同,使得同一产品 在同一时点上,在不同的国家分 别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
3.1.2 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理论
1966年由维农(R.Vernon)在论述技 术差距说的基础上,将一种国内市场 营销学的概念引入国际贸易理论,认 为许多新产品的 生命周期 经历 三个时 期:
3.1.2 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理论
? (4)美国以外的国家参与新产品出口市 场的竞争阶段。随着新产品以技术差距进 一步缩小,美国在该产品生产中的技术优 势完全丧失,欧、日等发达国家开始成为 新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在一些第三国市场 上与美国产品进行竞争,并逐渐取代美国 货占领这些市场。
3.1.2 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理论
(1)产品创新时期 (2)产品成熟时期 (3)产品标准化时期
3.1.2 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理论
?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时期,由于 要素 密集性不同 、产品所属类型的不同 、技术 先进程度的不同 以及 产品价格的不同 ,因 而使得各种不同类型的国家在产品处于不 同时期时所具有的比较利益不同 ,因 而 “比较利益也就从一个拥有大量熟练劳动 力的国家转移到一个拥有大量非熟练劳动 力的国家”。产品的出口国也随之转移。
3.1.3 制成品生命周期理论
图3-3 制成品贸易周期与各国贸易地位
3.1.3 制成品生命周期理论
? 总之,产品生命周期说是一种 动态 经济理论 。从产品要素的密集性上,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时期,其生产 要素比例会发生规律性变化。从不同 国家上,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时期, 其比较利益将从某一国家转向另一国 家,这就使得赫 -俄静态的要素比例说 变成一种动态要素比例说。
第3章 二战后国际 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第3章 二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 3.1 ? 3.2 ? 3.3 ? 3.4
技术扩散与贸易模式 产业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 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3.1 技3.1.2 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理论 ? 3.1.3 制成品生命周期理论 ? 3.1.4 原材料生命周期理论
3.1.1 技术差距理论
图4-1 技术差距与模仿滞后
3.1.2 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理论
? 产品生命周期模型,是技术差 距模型的扩展和一般化 ,1966年由 维农 (R.Vernon) 最先提出。他将 市场营销学 中的 产品生命周期 概 念引入国际贸易的理论分析中。
3.1.2 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理论
3.1.1 技术差距论
?
1961年,美国经济学家 波斯纳
(Posner) 建立的技术差距模型率先
给出了解释。
3.1.1 技术差距论
? 按照技术差距模型 (technological gap model) , 工 业 国之间的大量贸易建立在新产品和采 用新工艺生产的基础上,新产品和新 工艺使技术创新的国家在世界市场竞 争中具有了暂时的垄断地位,因而对 外出口高新技术产品。
3.1.1 技术差距论
? 进口国通过进口产品进行技术模 仿,并开始生产这些产品,当它们最 终掌握了和创新国一样的新技术时, 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就与创新国具 有了相同的生产函数,于是可以发挥 要素禀赋优势,大量对外出口,甚至 完全占领创新国的国内市场。
3.1.1 技术差距论
? 与此同时,创新国的公司也许已 经开发了更新的产品,采取了更先进 的技术工艺,并且开始出口,这样新 一轮的技术差距又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