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七年级上册生物:2.1 2.2 探索生命教案

苏教七年级上册生物:2.1 2.2 探索生命教案

辽宁省实验学校沈北合作学校七年级生物学科教案
讲授内容体验过程课堂实录
一、导入
二、学习新课介绍显微镜一、导入新课
通过复习学过的生物
的生命现象,引导学生说出
除病毒外,细胞是生命体结
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提出
问题:你想观察细胞吗?从
而引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展示图片,说明显微镜的历
史背景,分
类与发展。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已经
学过生物的基本特征,知道
了除了病毒外,生物都是由
细胞构成的。

那么你想观察
到细胞吗?如果我们想要
看到细胞,我们需要借助什
么样的工具呢?下面我们
一起来学习显微镜的结构
与作用。

生:说出生物的生命现象,
知道想要观察细胞,必须要
借助一定的器具——显微
镜。

二、学习新课
师:(展示显微镜的图片)
当我们想要观察微小的物
体,我们需要借助显微镜。

学习生物学,显微镜是最基
本最常用的器具。

显微镜是
一种具有放大功能的仪器。

最早的显微镜是光学显微
镜,结构十分简单,是由英
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研
制出的,虽然它只能放大
100倍左右,但是胡克用它
成功观察到了“细胞”。


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显
微镜的出现,使显微镜的放
大倍数达到了1500多倍甚
至更多,帮助我们观察到更
精细的细胞内部结构或更
微小的物体。

显微镜的结构与作用向学
生展示显微镜,让学生通过
观察显微镜实物,自学书中
P20图2-2,认识显微镜的
结构与功能
让学生观察目镜和物镜,认
识低倍镜与高倍镜,学会计
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知道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由物
镜的放大倍数和目镜的放
大倍数共同决定的,即物镜
生:观看图片,了解显微镜
的历史。

师:(展示显微镜实物)今
天老师也为大家带来了一
台显微镜,请同学们仔细观
察老师手中的显微镜。

通过
你的预习,你能不能说出显
微镜都有哪些结构,分别具
有什么样的功能。

生:观察显微镜,结合教材
P20图2-2,说出显微镜的
结构与功能。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显微
镜的目镜和物镜,你发现了
什么?
生:通过观察,发现显微镜
目镜和物镜的镜头上分别
标有数字。

师:这些数字代表了什么?
生:它们是目镜和物镜的放
大倍数。

师:对,目镜上的10×,代
表了它的放大倍数是10倍。

物镜上的4×,10×,40×,
代表它可以将标本再放大4
倍,10倍,40倍。

其中放
大倍小的物镜,我们称之为
低倍镜。

放大倍数大的,我
们就称之为高倍镜。

那么如
果我们在观察标本时,选择
10倍的目镜和4倍的物镜,
想一下,显微镜将物象放大
了多少倍?
4、教材P26,自我评价
安全记实:出勤人;缺席人备注:教学反思:
注:表格内容部分请用宋体小四号字填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