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组胚名词解释

组胚名词解释

上皮组织:由排列紧密,形态规则的上皮细胞和极少量的间质组成,上皮多分布于机体的临界面上,具有极性,没有血管,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
单层上皮:1单层扁平上皮 a 内皮:心血管及淋巴管内表皮b间皮:胸膜,腹膜,心包的内腔面c其他:肺泡上皮,肾小囊壁上皮。

2,单层立方上皮:甲状腺滤泡及肾小管等。

3单层柱状上皮:胃,肠和子宫的腔面。

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呼吸道的内表面。

复层上皮:1复层扁平上皮a角化的:皮肤,表皮b非角化的:口腔,食管和阴道内表面。

2复层柱状上皮:睑结膜!3变移上皮:肾盂,膀胱,输尿管的内面!
上皮细胞的特殊结构:侧面:1紧密连接,2中间连接3桥粒4缝隙连接
-结缔组织: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细胞成分少,间质成分多的特点,没有极性,间质由基质和纤维组成,广泛分布。

疏松结缔组织1间质:a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b基质2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浆细胞脂肪细胞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白细胞
成纤维细胞的功能:合成三种纤维和基质
浆细胞光镜:圆形或卵圆形核常偏于一侧核呈车轮状胞质嗜碱性。

电镜:大量粗面内质网,游离合糖体和高尔基体!功能:合成和分泌免役球蛋白即抗体的功能,参与体液免役肥大细胞参与变态反应。

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成熟的红细胞无核,无细胞器,胞质内充满大量的血红蛋白。

中性粒细胞:杆状核,呈分叶状,胞质染成粉红色,内含许多细小的淡紫色颗粒。

功能:变形运动和吞噬功能。

嗜酸性粒细胞:核常分两叶,胞质内充满粗大的,均匀的,嗜酸性颗粒。

功能:减轻过敏反应。

嗜碱性粒细胞:分叶或成S形,着色教浅,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参与过敏反应。

单核细胞进入结缔组织后分化为巨噬细胞
血小板:是骨髓中巨核细胞胞质脱落下来的小块,故无细胞核,有细胞器。

呈双凸圆盘状。

骨骼肌的一般结构:细长圆柱形,多核,位于肌摸下,有明暗相间的横纹。

心肌纤维的一般结构:短圆柱状,分支并互相连接成网,心肌纤维相连处称为闰盘。

核多为一个,位于肌纤维中央,纵切面也有明暗相间的横纹。

神经元:有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突起分轴突和树突
神经元的结构:细胞核:大,圆,浅,居中。

核仁明显。

细胞质:尼氏体,神经元纤维
一种嗜碱性物质,多呈斑块状或颗粒状,粗面内质网,游离合糖体,大量蛋白质。

尼氏体合成。

树突:一至多个突起,结构于胞体相似,接受刺激并将冲动传入细胞体内
轴突:只有一跟。

没有尼氏体,有神经元纤维分布。

功能:将神经冲动由细胞体传至其他神经元或效应细胞。

25突触:1.突触前部: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
2.突触后部:后膜具有受体和化学门控的离子通道
3突触间隙
26突触传递过程:神经冲动---突触前膜---电位门控钙通道开放---钙离子进入突触前部----突触小泡移动,胞吐释放神经递质---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特异受体结合---化学门控离子通道---膜电位变化---兴奋或抑制
27 毛细血管结构:由一层内皮细胞构成,附着在基膜上
类型:1连续毛细血管2有孔毛细血管3血窦
28内膜分三层:1内皮2内皮下层3内弹性膜
29中膜:由10-40层环形平滑肌组成,没有成纤维细胞纤维和基质成分是平滑肌细胞产物
30外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与中膜交界处有外弹性膜
31 中动脉是肌性动脉由内外中3层膜组成
32 大动脉:中膜由弹性膜构成
33 心脏:1心内膜:A内皮B内皮下层C心内膜下层2心肌膜3心外膜:外表覆以间皮深面为薄层结缔组织4心瓣膜
34 淋巴器官:1中枢淋巴器官:是产生淋巴细胞的场所产生B T细胞2周围淋巴器官:淋巴结脾扁桃体免疫应答的重要部位
35 淋巴结的微细结构:淋巴结:1被膜与小梁:有数条输入淋巴管穿入2实质:A皮质:浅层皮质:分布在淋巴小结之间的弥散淋巴组织;深皮质:较大的弥散淋巴组织;皮质淋巴窦:被膜下窦皮质窦B髓质C淋巴窦
36淋巴结的功能:1产生淋巴细胞和浆细胞2滤过淋巴液3参与免疫应答
37脾功能:1造血2贮血3滤血4免疫
38脾的细微结构:实质分为白质边缘区红质
A被膜与小梁:由致密结缔组织和平滑肌形成较厚的被膜其游离面有间皮被覆,小梁也较发达B实质:1白髓:动脉周围淋巴鞘,淋巴小结2边缘区:白髓与红髓的交界线3红髓:脾索脾血窦:内壁由长杆状内皮细胞纵向排列而成
40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织,不含皮下组织
41表皮构成:1基底层2棘层3颗粒层4透明层5角质层
42非角质形成细胞1黑素细胞2朗格汉斯细胞
43真皮构成:乳头层网状层
44消化管的基本结构:由内向外分四层: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外膜
45黏膜由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层组成固有层有腺体分布
46黏膜下层神经丛
47基层一般分为内环外纵2层
48外膜可分为纤维膜浆膜
49口腔黏膜上皮为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50食管上皮是复层扁平上皮
51黏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内含黏液性的食管腺十二指肠腺
52肌层食管上1/4段是骨骼肌
53胃的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有表面黏液细胞
54胃底腺由壁细胞,主细胞颈黏液细胞,内分泌细胞
55壁细胞:光镜下细胞体大呈圆形或椎体形.细胞核圆形位于中央,细胞质嗜酸性;电镜下,细胞内小管,微管泡系统.功能:1壁细胞能合成和分泌盐酸,盐酸能激活胃蛋白酶原,有杀菌作用2分泌内因子,分泌少造成贫血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引起恶性贫血
56.主细胞:又称胃酸细胞LM呈柱状核圆位于细胞膜基部,胞质嗜碱性典型的蛋白分泌细胞EM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酸原颗粒。

功能放出胃蛋白酸原婴儿还分泌凝乳酸。

57胃的肌层分内斜中环外中纵三层平滑肌
58肠绒毛黏膜表面可见许多细小的突起由上皮和固有层共同向肠腔突出形成
59肠绒毛上皮由吸收细胞杯状细胞
60吸收细胞LM纹状缘EM排列的微绒毛
61杯状细胞散在吸收细胞之间分泌黏液对黏膜有保护润滑作用
62肠绒毛固有层有丰富的CAP中央乳糜管纵行的平滑肌纤维
63小肠腺特有帕内特细胞又称潘氏细胞分泌溶菌酶
64 12指肠黏膜下层还有分支管泡状上午12指肠腺
65小肠皱襞绒毛和吸收细胞游离的微绒毛扩大吸收面积
66盲肠与结肠上皮有大量的杯状细胞
67阑尾管腔狭窄管壁类似结肠固有层内淋巴小节与淋巴组织
68胰腺1被膜2实质a内分泌部胰岛b外分泌部腺泡腺泡由浆液性腺细胞构成分泌消化液
70胰岛由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B细胞分泌胰岛素减低血糖D细胞分泌生长素PP细胞分泌胰多肽
71肝小叶的结构以中央V为中心肝细胞索肝血窦胆小管窦周隙呈放射状分布
72肝细胞1EM粗面内质网合成蛋白白蛋白凝血酶原2滑面内质网合成胆汁脂类代谢激素代谢3高尔基体加工蛋白4溶酶体消化分解解毒5线粒体提供能量6微体7包含物有糖原脂滴色素
73肝细胞有三个功能面血窦面胆小管面肝细胞间连接面
74胆小管由相临的肝细胞局部细胞膜凹陷而成其紧密连接防止胆液外溢
75肝血窦含肝巨噬细胞又称库普细胞LM细胞星形付与细胞表面或伸入内皮细胞间EM溶酶体等胞质内衰老红细胞色素颗粒含铁颗粒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76窦周间隙为肝细胞表面与血窦内皮细胞间狭窄间隙
77贮脂细胞贮存脂肪含有Va
78门管区的结缔组织内有小叶间A 小叶间胆管
79气管和支气管分黏膜黏膜下层和外膜
80黏膜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由纤毛细胞刷细胞基细胞N分泌细胞
81粘膜下层含有较多的胶原纤维血管淋巴及混合性气管腺外膜C型软骨环
83肺小叶每一支气管连同它的各级分支和肺泡
85肺泡上皮细胞1型扁平无分列增殖能力2型肺泡细胞细胞核圆形EM 嗜娥性板层小体分泌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稳定细胞大小的作用
88肺泡隔CAP网弹性纤维巨噬细胞
89气血屏障由肺泡表面液体层1型肺泡细胞与基膜CAP基膜与连续内皮购成
90尘细胞肺巨筮细胞吞噬进入肺内的尘粒
91滤过膜当血液流过血管球毛细血管时管内血压高血浆的某些矿物质经有孔内皮基膜和裂孔膜滤入肾小囊腔功能:对大小不同分子的滤过起限制作用形成元尿若滤过膜受损则大分子蛋白质甚至血细胞均可漏出出现血尿和蛋白尿
95近血管球复合体,由称血管球旁器由近血管球细胞致密斑极垫细胞,极周细胞
96近血管球细胞,来源入球微动脉靠近血管球处,血管平滑肌细胞演变成上皮样细胞.功能:分泌肾素,使血压升高,红细胞生成素,合成红细胞
97致密斑:远端小管极侧的上皮细胞变高,密集排列,斑状结构.功能:离子感受器感受近端小管内钠离子浓度
98滤泡由滤泡上皮细胞和散在滤泡旁细胞组成
99滤泡上皮细胞能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
100甲状腺素功能:增强机体产热代谢,促进脑骨的发育成熟幼年期呆小症
101滤泡旁细胞含有降钙素,使血钙降低
102主细胞主要分泌甲状旁腺素,使血钙增高
103肾上腺素:1被膜2实质:A皮质:球状带,束状带,网状带B髓质:嗜铬细胞
104球状带功能:分泌盐皮质激素,重要成分有醛固酮,能促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和排出钾
105束状带内分泌细胞主要产生糖皮质激素
106糖皮质激素在肝细胞中作用:1促进肝细胞对脂肪酸,氨基酸和糖的摄取2抑制机体免疫107网状带细胞主要产生雄激素
108髓质细胞由分为肾上腺素细胞和去甲肾上腺素细胞.功能: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
109垂体:1腺垂体:远侧部,中间部,结节部2神经垂体:A漏斗:正中隆起,漏斗柄B神经部110腺垂体: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嫌色细胞
111垂体的血管分布:1第一次毛细血管网2垂体门微静脉3第二次毛细血管网组成了垂体门脉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