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对舞蹈的感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班级:热工121班学号:1201130146姓名:马桂香对舞蹈的感知[摘要]:在每一支舞里,舞者通过相应的舞蹈技巧表现出生活内容和人物思想感情,观众在欣赏舞蹈是不仅能够得到美的感受还能在观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体会到更加宽广的生活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含义。
[关键词]:舞蹈鉴赏舞蹈感知感千手观音由于对舞蹈的青睐,盯上了《舞蹈艺术鉴赏》这门校选课,也正是如此在这门课上学到许多关于舞蹈的知识,对舞蹈有了全新的了解。
也知道从哪些方面去鉴赏一个舞蹈。
大概再也不会说《雀之恋》好无聊、舞剧好没营养。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深刻体会舞蹈是一种美丽的语言。
作为舞蹈艺术专业的门外汉,经过农春雀老师的洗礼,用自己的语言表现真实的情感,带着对舞蹈的热情与喜爱,用已有的知识见解来浅谈对舞蹈的感知。
舞蹈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语言,以其特殊的形式向我们传达思想。
以前很少有机会接触舞蹈,根本不懂舞蹈还可以反应社会现象,单纯认为舞蹈是为娱乐大众的。
自从上了这门校选课,老师带领我们走进舞蹈的殿堂,欣赏各类舞蹈,第一次被舞蹈感动。
印象最深的就是舞蹈《进城》,欣赏后生平第一次被舞蹈感动到流泪,它触动我心底的感情之弦。
感情之弦一旦触及,我的世界便会泪雨磅礴。
其实刚接触这个舞蹈,给我的感觉并不是感动,我脑里第一个想法就是:不敢相信!原来舞蹈还可以这样跳!一群很像农民工的演员(后来老师告诉我们,才知道这些舞者是大学生) ,在舞台上尽情地跳, 忘我地舞, 竟然可以给人带来一种耳目一新, 心灵一颤的效果。
作为一个从农村来的孩子,深知农民工的不容易。
所以舞者在舞台的每一个舞步都牵动着我的心,它带给我极大的震撼和感动,引起我心中极大的共鸣。
它鲜明地指向现实主流生活。
《进城》正如其题目一样,讲述的是当前中国大背景下,农民工进城的现象和随之而来的问题。
其实在近几年来,农民工进城时热门话题,是政府和人民普遍关注的.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之下, 《进城》的出现,很自然地打动了观众,触动了全国人民的心,感动了中国人民,获得了大量好评。
在舞蹈动作语言上,大量吸纳日常生活动态. ,在舞蹈动作语言上,大量吸纳日常生活动态. 动作语言上《进城》动作语言风格遵循了当代舞不以舞蹈风格为标志的特点,吸纳当代当代农民工的日常生活动态,依循客观生活的动作逻辑,从捕捉农民工的外部动作入手,去建构农民工的精神生活,并进而塑造农民工的形象. 在《进城》中,没有了华丽的服饰,优美的动作,这都是和农民的生活动态息息相关,当然不能说农民就不能有没有了华丽的服饰,优美的动作,但是这样会更能表现作者的主题思想.舞蹈中, "农民工"大步走路,扛着红白蓝包裹, 遇见新鲜的事情会目瞪口呆和指指点点,还有累了会就地而坐,出汗了就用大方的用袖子擦擦,吵架之后的抱头蹲地懊悔,开心时的手舞足蹈……都能让人自然而然地想起我们可爱的农民,塑造农民的那种质朴,勤劳的形象,唤起人们对农民工的关心和尊敬.迫于生活的无奈,他们远离家乡,为祖国做建设,为养家糊口,夫妻两相互扶持、相互鼓励。
特别是当高潮音乐响起时,他们一起高歌生活再怎么苦也不能放弃,我的心产生了极大的共振。
我的心情完全被它带动起来了,有种莫名的感动,心里热热的……《进城》突破传统的舞蹈审美观念,用夸张的形体表演和丰富的面部表情, 向观众展示了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农民工现象. 把农民工初来咋到的出奇与兴奋,适应新环境中的惶恐与不安,和融入城市后开始新生活的欣喜与向往表现得淋漓尽致. 《进城》的开始一段,在紧张的音乐背景下,人们在原地用力踏步伸缩的舞步,象征着农民工生机勃勃,体现农民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还有它的独特队形,表演的层次感.队形有平行展开,垂直排列,错落散开,蜂拥成群, 演员托举……各种队形随着主题需求不断变换, 但是你并不会感到他错乱, 反而觉得有一种错落有致的美术享受. 还有它的灯光艺术:一开始是采用黑色,蓝色的冷色灯光,正好完美的寄寓了创造者的这个思想.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是,演员们大步往前走,面带笑容,灯光有冷色调的蓝色变成暖色调橘黄色,这个时候不用介绍我们都知道这是开心的时候,是农民工适应新环境的喜悦.《进城》几乎整个舞蹈都夸张的形体表演和丰富的面部表情, 尽管这些动作被一些观众批评其不美观, 但是它带来的是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特别是与精心挑选的背景音乐结合起来,给人在听觉和视觉上的巨大震撼, 让人们体验到农民工进城那种辛酸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进城》是当代舞中的典范,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娴熟的运用,尽管很多人将它与政治联系起来,对其也有不少批评,但是它的艺术价值是无法掩盖的,它给中国舞蹈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给中国当代舞带来了很多积极地影响。
之所以用这么大篇幅的描写欣赏《进城》后的感觉,是因为它改变了甚至可以说是颠覆了我对舞蹈的看法。
大声感叹这也是舞蹈,还是舞蹈界的经典之作!知道也体会到舞蹈是一种语言,甚至比传统上的语言更具感染力。
从《进城》这舞蹈说起,谈谈对舞蹈的认知和感知。
在艺术的发展历史当中,当各种艺术刚刚萌生,还处于原始阶段的时候,舞蹈就进入了它的黄金时期。
因为舞蹈和音乐是最早产生的艺术,人类尚未产生语言的时候,就会用动作和声音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由于动作的形象是具体可见的,更易于被人们所感知,所以比声音更富于感染力,因此舞蹈和人们的关系就更加亲密。
在原始社会,人们群居生活,共同劳动,共同享有劳动所得。
舞蹈是他们传授劳动生产(狩猎、种植)技能、操练战斗本领、锻炼身体、寻找配偶以及交流情感思想和发泄内心情绪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也可以说在那时,一个人如果不会舞蹈、或者不参加舞蹈活动是很难生存的。
再由于舞蹈本身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以后的纯粹意义上音乐、诗歌和舞蹈可以说都是从原始舞蹈的母体中发展出来的。
因此,有人把舞蹈称作为母体的艺术,或把舞蹈说成是艺术之母。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化、科学水平的提高,各种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人们审美兴趣和爱好的多样发展,使得舞蹈逐渐失去了它的独自辉煌的地位。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它所起的功能和作用,也不得不让位给文学、戏剧、电影、电视等这些艺术界的‚后起之秀‛。
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它已经从原来的母辈下降为小弟弟或小妹妹。
这种现象,就使人产生了舞蹈‚今不如昔‛和‚倒退‛的看法。
就是因为如此之前才对舞蹈有那么大的误解,想想当时我的想法好幼稚,居然可以认为舞蹈只是用来展现个人的形态美或是舞场里的一种单纯的社会娱乐,现在才知道我错的有多离谱!幸亏上了这《舞蹈艺术鉴赏》课,按我以前对舞蹈的想法会被社会所抛弃的。
还记得朋友问我选了什么校选课时,我对她说是舞蹈艺术鉴赏,她纳闷了半天,因为她不理解一个学工科的人选舞蹈艺术鉴赏干嘛,我对她解释了很久,这是为了全面发展自己,为帮自己多增加一些文艺细胞,不懂跳舞不能做舞者,起码也要学会欣赏舞蹈在课堂上我们欣赏了各式各样的舞蹈,像有名的《天鹅之死》,悲伤的《雀之灵》,惊艳的《千手观音》,绚丽的民间舞蹈。
在每一支舞里,舞者通过相应的舞蹈技巧表现出生活内容和人物思想感情,观众在欣赏舞蹈是不仅能够得到美的感受还能在观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体会到更加宽广的生活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含义。
小时候,在电视上看到漂亮的姐姐在舞台上展现出优雅的舞姿,便觉得羡慕且崇拜,自己也想要向她们一样变得优雅而美丽。
这个想法因为种种原因而被搁浅,直到上了大学,我才有机会重拾这个想法,这也是我会选修这门课的主要原因。
就在前一星期,和朋友联系时突然问到:欣赏了一学期的舞蹈,能给我解释一下什么是舞蹈吗?我被这一问题难住了,特意上网和翻阅书籍查到了舞蹈的概念。
我是舞蹈的门外汉,用我自己的语言自然概括不好舞蹈的概念,所以在这只能参考文献来解释舞蹈是什么。
舞蹈是通过人体优美的动作、造型、节奏和情节,对人们一个时代和生活中美的理想和愿望、感情和幻想的反映和体现。
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娱乐,使人的精神境界变得更美,鼓舞人们为更美好的生活而进行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舞蹈是艺术的一种,是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
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现的人们的内在精神世界——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内部的矛盾冲突,创造出可被人具体感知的生动形象,以表达作者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
舞蹈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通过连续的人体动作过程、凝练的姿态表情和不断流动变化的队形画面,结合音乐、舞台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舞蹈的艺术形象。
舞蹈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
舞蹈的起源:模仿论:舞蹈是人用有节奏的动作对各种野兽动作和习性的模仿。
游戏论:游戏是自由的人性的表现,游戏也是人类最终脱离动物界的标志。
巫术论:图腾崇拜、原始宗教、巫术祭祀等。
性爱论:舞蹈是择偶、求婚和进行情爱训练的主要方式和手段。
情感论:人们各种激越的情感的表达。
劳动论: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
劳动综合论:舞蹈起源于人类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实践的需要。
舞蹈的艺术特性:动作性:舞蹈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运用人体语言作为传情达意的媒介。
节奏性:舞蹈的动态不是一般的自然无秩序的动态,而必须是合乎舞蹈艺术规律的运动。
抒情性:擅于抒情与叙事。
直觉性:在舞蹈作品中所要表现和说明的一切,都必须通过艺术形象直接地表现出来。
虚拟性:通过虚拟性的动作,把生活中的景象和情形等等都活生生地展现于舞台之上。
造型性:是指舞姿运动过程中瞬间的停顿,是动态中的静止场面。
它是舞句、舞情的结束点。
综合性:舞蹈, 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离不开音乐、诗歌、美术等因素,它们同样是舞蹈艺术的组成部分。
舞蹈艺术的种类划分:根据舞蹈的作用和目的划分可分为:生活舞蹈、艺术舞蹈。
生活舞蹈:一般是指与人们的各种生活有着直接紧密的联系,人人都可以参加的具有广泛群众性的舞蹈活动。
艺术舞蹈:由专业和业余的舞蹈者,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集中的概括和想象,进行艺术的创造,从而产生出主题思想鲜明、情感丰富、形式完整,具有典型化的艺术形象,由少数人在舞台或广场表演给广大群众观赏的舞蹈作品。
生活舞蹈包括:习俗舞蹈、宗教祭祀舞蹈、社交舞蹈、自娱舞蹈、体育舞蹈、教育舞蹈等。
艺术舞蹈包括: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新创舞、时代流行舞等。
根据舞蹈的表现形式和特点来区分: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
根据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方法和塑造舞蹈形象的特色来划分:抒情性舞蹈、叙事性舞蹈、戏剧性舞蹈。
当然以上对舞蹈的系统解释不是我个人的东西,也可以说是我个人的东西,准确的说是我在课堂上从农春雀老师那获得的知识。
说实话对舞蹈那些概念上的问题老师专家比我们要清楚得多,也已有大量的书籍对这一方面解析得非常清楚,关于这方面就读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