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术世家

武术世家

武术世家简历高祖父:史国良(1874-1954)少小拜少林善禅上人为师,深得真谛,光绪19年(1894),在直隶、鲁、豫、皖组织义和团在山东灌县大战洋人,后慈禧反目,遭镇压,云游四海,途中巧遇徐州振兴镖局总镖师徐兴武大师、少林拳大师朱锡恩、梅花五行拳大师邱邦杰,并结为好友,特委托三位武术大师,传授高曾祖父史忠纯真功绝技。

后又接交了形意拳大师刘奇兰、李存义、尚云祥等许多武林好友,经多年学习各家精湛武艺总结出独具一格家传功夫,代代以德传承。

,高祖父一生行侠仗义,扶危济贫,护村爱民,至今有口皆碑。

曾祖父:史忠纯(1909-2006)江淮武界一代宗师,曾任丰县武术协会副主席,丰县振兴武校创始人,自幼随曾祖父习武,天赋超群,并深得徐州振兴镖局总镖师徐兴武大师、少林拳大师朱锡恩、梅花五行拳大师邱邦杰众恩师精心教授,尽得真传。

融众家之长,德艺双馨,铁骨铮铮,正气浩然。

刀、枪、棍、剑、拳、镖、绳无所不精。

尤为软器械和铁砂掌闻名武林。

民国年间曾是地下党交通员,38年徐州沦陷,汉奸出卖被捕,双掌击毙日本兵,从清沙帐逃离,幸免于难。

40年和皮货商保镖路过济宁,误住李家黑店,发生分争,单掌批开磨石,震摄了地方无赖,大煞其嚣张气焰。

41年在南京下关,与人发生误会,十步开外,镖打铜钱,避免一场械斗风波。

58年应邀代表江苏省赴京参加武术交流大会。

返乡后,创办武校,景仰者如望泰山北斗。

拜师求学者,遍及江淮鲁南,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国际冠军、全国冠军、国家一级教练、一级裁判、武英级运动员多人,皎皎者有刘洪才、史孝奇、史为敏、薛正伟、张美玉、卓为民、郝允方、孙成江、胡绍亮、李井标、闫少堂等。

92年中央电视台来丰拍摄“汉皇故里”84岁高龄应邀表演武功,诸摄制人员及围观群众无不雀跃鼓掌叫绝。

一生深谙武学,成绩卓著,多家媒体曾争相报到,英名已被“中国当代武术家辞典”、“中国名人风采”、“中国21世纪人材库”、“中国专家人材库”、“彭城武林”等著收录。

祖父:史孝奇(1941年生),毕业于南京体育大学,国家一级裁判,国家级一级教练,曾任徐州地区武术总教练,97年被国家评为武术七段,曾任苏北振兴武术学校校长。

先后编写武术专著十余部。

5岁开始习家传武功,57年16岁参加省首届武术比赛,获醉拳冠军,棍术亚军,刀术季军。

同年徐州地区武术比赛,获拳术,八仙剑,九节鞭,三枚金牌,棍术绳镖、二枚铜牌。

58年徐州地武术比赛醉棍、八仙剑、拳术、对练四项金牌尽收囊中。

61年在山东参加全国武术比赛获全能第四。

64年又在山东参加全国比赛获绳镖和八仙剑二项冠军,同时对太极拳、形意拳、通臂拳、螳螂拳均有深入研究,功底深厚。

70年代至今为国家培养世界冠军和全国冠军,有张成忠、史晓甲、史有为、史志旺、王思乐、张颖、张成兵、张成忠等优秀武术人才,并代领众弟子参加全国各类武术比赛获金、银、铜牌368枚,先后有89名学员考取北京、南京、武汉、沈阳、徐师大本科院校,并向省、市专业武术队、武警部队、影视学院输送500多名优秀武术人才。

现张成忠、张成兵兄弟在日本传播史家武术,史有为任教复旦大学,王思乐任教安徽安庆大学,史志旺任教南京农业大学,史晓甲任教武汉体育大学,张颖等多人在政府机关和部队工作,可谓桃李满天下,其丰绩被载入“中国当代武术家辞典”、“中国名人风采图文经典”、“二十一世纪人材库”、“中国专家人材库”史册中。

家父:史为友,少林正宗朝阳派第十世传人,江苏省武术协会会员,中国武术六段,国家一级社会指导员,国家一级教练,跆拳道五段。

自幼随家父史孝岐习练家传武术,善钻研,肯学习,不怕吃苦,深得少林拳真谛。

并融汇其他门派精髓,尤擅拳法技击,多次参加省、市、县武术比赛,均获得优异成绩。

为发扬武术,注重理论研究,忠于武术事业的发展,其论文《武术与中国文化之渊源》发表在《教育研究论坛杂志》。

2006年被市武术协会评为先进个人,2007年被市体育局、教局评为优秀教练员,2005年率队参加徐州市少年儿童武术比赛,获团体第一,2007年率队参加中国“体育彩票”杯少年儿童武术比赛,获团体第一,2008年率队参加“环球石化”杯中国传统武术交流大赛,获十五金牌,三枚银牌,五枚铜牌。

2008年6月率队参加中国“化工杯”全民健身月武术比赛荣获团体一等奖。

五代本人:史博龙,在北京2004年首届红晴蜓运动会武术比赛上获全国一等奖,受到国家主席胡锦涛、江泽民的接见。

2008年五一在市环球石化杯传统武术大赛中荣获双冠军。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有关武术的对联年关将至,师兄弟们让我帮忙写副有关武术的对联,在网上辑录了一下。

少林真传武术世家宝剑辉煌,驰逐千邪归海外;旌旗闪烁,招来百福赐人间。

横批:武当雄风武术馆:收敛人性悟真谛崇德为本”,“广交天下侠义士以武会友”,横批“武风浩荡”。

上联:弘扬中华武术,崇尚礼仪之道。

下联:振奋民族精神,严戒血气之勇。

横批:加华国术馆上:飞阁逐鹿与鹰争精武下:云檐问鼎同虎斗奇术横批:(头尾各取一字,为:)飞云武术”武术协会:集武协神州崇德真悟扬四海(以武会友)显南拳北腿人才辈出震八方(武风浩荡)1。

武功开一朝国运,文教启百代群蒙。

在网上找到的唯一一副,是曾国藩的对联。

曾国藩想说的大概就是马上得天下,不可马上治天下的意思吧。

可惜曾国藩本有机会有王莽第二的,可惜啊,愚忠。

2。

南拳,北腿,八卦掌,拳脚掌锻造中华风骨短刀,长枪,双截棍,刀枪棍舞出时代新风标准的活动联,没有什么新意,但是效果不错。

3。

十年霜刃匣中鸣今日扁诸君请试取自贾岛的诗,颇有些侠士风骨,可惜杀伐之气太浓。

4。

挈龙泉以强身健体舞偃月为保国安邦所谓政治宣传不过如此了5。

武士心志在止戈功夫人轻邈功利上联以前似乎看到过,下联则是自己编的,藏字联,止戈=舞,工力=功6。

刀枪虽无眼然武者有心出手应决断但人间存情最喜欢这联,我真有水平,自恋一下下7。

勤学苦练,三九三伏不舍,终使身兼六艺虚心好问,四季四书不离,满装才高八斗数字联,三三六四四八8。

银枪开铜钺须长驱直入两短破一长宜先礼后宾这联也不错,继续自恋一下下9。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以重取胜,以拙胜巧太级无势,意有心生,以慢打快,以柔克刚这联就厉害了,上联取自《神雕侠侣》,下联取自《倚天屠龙记》能想起这两句真是不容易,感谢金庸先生大家都知道金庸小说那个对联吧: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飞--飞狐外传笑--笑傲江湖雪--雪山飞狐书--书剑恩仇录连--连城决神--神雕侠侣天--天龙八部侠--侠客行射--射雕英雄传倚--倚天屠龙记白--白马啸西风碧--碧血剑鹿--鹿鼎记鸳--鸳鸯刀上联:拳打南山猛虎;下联:脚踢东海蛟龙.宝剑辉煌,驰逐千邪归海外;旌旗闪烁,招来百福赐人间。

横批:武当雄风世界武林风辉煌武当山庆祖国华诞千山万水齐欢唱;扬中华武术百众千人共健身。

踞虎盘龙白下风云收眼底观天坐地银河星月纳胸间一剑既出,霸气纵横,试想舍我其谁双刀已下,寒光闪烁,可问谁与争锋清宣统二年(1909)年,中华武士会筹备会成立天津,先父马凤图撰写了一副对联。

筹备会天津的河北公园召开,先父请沧州著名学者、书法家李子峨先生书写裱装后,悬挂在公园的大门两侧,李先生书宗汉碑,体势雄峻,十分醒目。

这副对联成为大会亮点。

对联是:势通百节招通胆,气润三焦德润身。

对联很工整,内容则体现了先父一贯的武学主张,外重招势和胆量的贯通,核心在一个“通”字;内重气息与品德的滋润,核心在“润”字。

“德润身”三个字取自《大学》。

此联内涵丰富,蕴义深刻,可以说简明扼要的概括了通备武学的基本思想,在真正出自武术家之手的联语中称得上佳作。

1909年,霍元甲、陈公哲等创精武会于上海,大堂内悬挂着一副八字联:唯精唯一,乃武乃文。

此联不但很大气,标志性也很强。

上下两句都取自《尚书.虞书》,嵌着精、武二字,这正是“精武会”立名的出处。

1929年11月9日到28日,中央国术馆在杭州举办“国术游艺大会”,即第二次“国考”。

大会主席台写着“颂全民均国术化”的横额,对联是:一台聚国术英雄,虎跃龙骧,表演毕生功力,历来运动会中无此举;百世树富强基础,顽廉懦立,转移千载颓风,民众体育史上有余思。

主席台的中央悬挂着孙中山先生的肖像,两边也有一副对联:五州互竞,万国争雄,丁斯一发千钧,愿同胞见贤思齐,他日应供邦家驱使一夫善射,百人挟拾,当今万方多难,请诸君以身作则,此时且资民众观摩两副长联,通俗明畅,气势恢弘,表现出了刚刚完成北伐和全国统一后的国民政府的某种自信和远虑,同时也表现出那个时代的武术观和民族体育观。

“历来运动会中无此举”和“民众体育史上有余思”两句结语,都颇有余韵,耐人寻味。

还有,著名学者马一浮先生和黄文淑先生也为大会赠写了对联,马先生的联语是:刚柔正奇变化莫测,动静虚实妙悟惟心。

黄先生一联是:读书未必能经世,学武逢时可干城。

两联的内容并无新奇,用的都是常典,乃是高才博学者一挥而就之作。

重要的是,赠联表明学者们关注并参与了这次活动,从而大大增加了“国考”的人文含蕴,提升了活动的文化品位。

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令人神往,感慨系之。

武术是传统文化遗存,它的最终依托于是体育,但它并不等同于一般的西洋体育项目,也不是“项目”这个概念所能容纳得了的。

正因为如此,当时人给包括武术在内的民族体育设计了“国术”体系和“国考”这个竞技模式,相当于给自已的脚设计一双适宜的鞋,这双鞋是紧是松是大是小都可以调整,总以适合为目的。

这同一味模仿西洋体操而削足适履的“竞技武术”,无论在思路上,还是在实际效果上都大不相同。

更不要说“项目化”的结果使武术日见衰变,日趋乏味,失去了广泛的社会基础,更没有多少真正的学者介入其中。

于是,“竞技武术”的流俗化便成为必然,这是有目共睹的。

向凯然先生,即大名鼎鼎的武侠小说家“平江不肖生”也为大会写了对联,联云:聚三山五岳健者于一堂,各显身手;无武当少林门户之恶习,即是英雄。

派别门户之争是武术界的痼疾,也是张之江先生在创立中央国术馆系统过程中坚持予以批判和摒除的。

向凯然联语直指这一问题,称之为“恶习”,如能抛弃即是英雄,见识很是透彻。

抗战期间,国事艰难,中央国术馆处境更加困难。

而国术馆所用信封的背面,都印有这样的联语:化除宗派畛域,一德一心,决赛奋斗雪国耻;唤醒全民自卫,群策群力,敌忾同仇御外侮。

对联仍号召武术界消除宗派畛域,在国难当头之时,团结一致抗御外侮。

张之江先生是一位杰出的爱国民主人士,因为有了他,民国时期的民族体育才显得有声有色,留给我们许多珍贵的资源。

他是一位值得我们纪念的人物。

限于篇幅,先写到此处,祝大家愉快。

鸿鹄有志凤舞九天鸣九州翔遨天际龙腾四海闹乾坤取意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典故龙腾四海和凤舞九天的传说很多武侠小说中龙腾四海和凤舞九天经常用来做武术的招式对于武馆的大门对联长一点更有霸气有学武人的精神\\今朝寒暑淬筋骨翔回千寻他日风雷动九霄苍鹰雄飞万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