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教学设计】中国古代的世界之最
【教学设计】中国古代的世界之最
3、出示20**年奥运会会徽,师生共同交流、表达感受。
四、感受汉字的特点
1、学生讨论、交流。
2、教师诠释、补充、点拨(古老,形象性,美观,有很强的生命力)。
3、汉字有那么多的优点,又形象,又漂亮,又意蕴丰富,但是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我的老师曾经对我说过随着电脑时代的到来,汉字将逐渐衰亡。真的是这样吗?这个老师可不容易说服。现在我就是那个老师,你们想办法让我赞成你们的观点。
1、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几幅书法作品。
2、(配古乐展示隶、草、楷、行个字体,感受汉字的造型美)这些书法作品或端庄秀丽或沉稳大方,或潇洒飘逸,体现了汉字极强的表现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字也有它的表情。书法作品创作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今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的宣传中,那位手持毛笔的白衣女子已传达了一种中国气质,而奥运会会徽本身更是中国汉字走向世界的一个典范。
11、最早的耕犁
西汉时,耕犁上安装了翻土用的犁壁,这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媒体应用
配乐书法图片
设
计
意
图
感受汉字的造型美
板书设计
6、中国古代世界之最
元谋猿人
最早学会使用火
北京猿人
最早的水稻和粟
最早的丝绸
最具生命力的汉字:甲骨文汉字的演变过程汉字的特点
作业布置
一、填空。
1、我国古代的“人”已经知道使用火;“人”不但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还学会了如何保存火种。
3、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文献资料|文学艺术|古玩收藏|宗教佛学|恒指论坛|股票权证|外汇黄金|用漆历史最悠久
原始社会河姆渡遗址,就出土过红漆碗。商周漆器制造已达到较高水平。
4、文字的使用、流传时间最长历史,黄金,佛学,股票,港股,恒指,外汇,诗词,古玩,楹联对联,
我国的汉字至今还是世界上广泛使用的唯一古老文字。汉字约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早期,到商朝的甲骨文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文字。
一、导入
1、出示原始部落图。
2、你们认为原始人在太阳落山之后回到自己的洞穴中会不会读书写信?为什么?
3、没有汉字,祖先们子女们记事呢?你知道哪些古人的记事方法?
(在树上刻符号。收集木棒,结绳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结绳记事"能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当"结绳记事"不能满足记录交流的需求,汉字就产生了。
5、"结绳记事"并不是文字,那么文字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又是怎么发展的呢?
2、“”遗址的用火遗迹,遗址被中外史学家人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人类用火证明。
3、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4、我国很早就出现了生产,是世界上最早种植
和的国家。
5、人是世界上最早对野生稻进行培育、种植的人。
6、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养蚕和丝织的国家,被外国学者誉为“”。丝的发现和丝绸的制作成为中华文明的,是中华民族的。
第二课时
学生介绍世界之最
中国古代除四大发明外还有很多世界之最
1、最早种植水稻和粟
早在距今七千年至五千年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我国就已经种植水稻和粟。
2、最早发明养蚕和丝织
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文献资料|文学艺术|古玩收藏|宗教佛学|恒指论坛|股票权证|外汇黄金|早在距今约四五千年前的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我国已开始养蚕缫丝,防治技术有新的进步。
7、世界上许多古老的文字已经消失,而自古至今一直延续使用的的文字只有。
8、汉字的发展演变大体上经历了等过程。
9、汉字不仅在中国长期通用,而且在、等国家也曾长期把汉字作为书面文字。
二、简答。
1、什么是丝绸之路?
2、汉字有什么优点?
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教学,了解古代发明创造的世界之最,知道他们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引导学生课外搜集历史资料,使学生初步掌握搜集、阅读、归纳简单的史料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了解我们祖先在远古时期创作的世界之最以及为人类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但通过课外资料在课堂上的交流,觉得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还需继续加强。
4、你们现在都是用什么方式打字啊.刚才你们说的都是键盘输入,现在汉字也可以通过语音和手写输入了。
5、时代发展到今天,汉字依然有如此强大的生命,不能不说是种奇迹。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五、小结:汉字之所以能够历千年而不衰,正是由于无数智慧的中国人民传承了这条情感纽带,延续来这个根,并不断发展汉字,使之与时代相适应,相信有我们共同的努力,汉字的明天会更灿烂。
5、最长的纪日方法
干支纪日法是商朝历法的最大成就,它是世界上延续至今的最长的纪日方法。
6、最早记载日食和月食-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文献资料|文学艺术|古玩收藏|宗教
夏朝的有关史料和商朝的甲骨文中,保留了我国做早的日食和月食记录。这也是世界现存最早的记录。
7、最早发明铸铁柔化技术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创造的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比欧洲早两千年以上。
第二小学课时教学计划
(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科目:品德与社会
班级:六(1、3)
授课教师:
班级
授课人
授课时间
10月8日-16日
课题
课时
2课时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通过学习,了解古代发明创造的世界之最,知道他们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汉字的演变过程
1、同学们在课前都收集来了一些有关资料。现在就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汉字的演变过程。2、请一组上黑板板书汉字的演变过程并口述。
3、全班交流更正或补充,指名交流了解到的资料。
4、教师统一正确答案:甲骨文(原始)、金文(殷商)、小篆(秦李斯)、隶书(汉代)、草书、楷书、行书。
三、欣赏感悟
8、最早记录哈雷彗星历史
《春秋》记载,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于北斗”,这是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比欧洲早六百多年。
9、最早确立十九年七闰历法
春秋时期我国立法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十九年七闰的原则,比西方早一百六十年。
10、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历史
战国时期,楚人甘德和魏人石申各写一部天文学著作,后人合称《甘石星经》,其中有丰富的天文记载。
2、培养学生初步探究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兴趣。
3、了解我们祖先在远古时期创作的世界之最以及为人类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
教学
重点
了解古代发明创造的世界之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
难点
了解我们祖先在远古时期创作的世界之最以及为人类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