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劳务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的货物或应税劳务的销售额,以及进口货物的金额计算税款,并实行税款抵扣制的流转税。
从计税原理而言,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和流通中各环节的新增价值或者商品附加值进行征税,所以称之为“”增值税“。
企业购进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就有进项税额,销售货物就会有销项税额,缴纳增值税都是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所以计算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例:企业销售一批工业产品,销售收入为100万,假设适用税率为17%,那么销项增值税就是=100*17%=17万,货款收到,同时本月企业用银行存款购进一批价值50万的原材料,进项增值税额为50*17%=8.5万销售100万产品的会计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117万贷:主营业务收入100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万购进50万原料的会计分录:借:原材料50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万贷:银行存款58.5万结论:应交增值税额=17万-8.5万=8.5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之规定,我国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为25%。
附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
非居民企业取得本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适用税率为20%。
1、营业税税目税率表税目征收范围税率一、交通运输业陆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装卸搬运3%二、建筑业建筑、安装、修缮装饰及其他工程作业3%三、金融保险业5%四、邮电通信业3%五、文化体育业3%六、娱乐业歌厅、舞厅、OK 歌舞厅、音乐茶座、台球高尔夫球、保龄球、游艺5%-20%七、服务业代理业、旅店业、饮食业旅游业、仓储业、租赁业广告业及其他服务业5%八、转让无形资产转让土地使用权、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商誉5%九、销售不动产销售建筑物及其他土地附着物5%2、营业税的计算基数是企业当期全部营业收入,除在发票上明确记载的价格折扣外,不能抵减任何项目。
营业税额额=营业收入*相应的税率个人所得税包括哪些∙∙|∙浏览:1458∙|∙更新:2013-08-28 13:43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对象征收的一种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是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的,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国务院于1994年1月28日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个人所得税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虽无住所但在境内居住满一年,以及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但有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户、外籍个人等。
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2006-03-09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速算扣除法(元)1 不超过500元的 5 0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减去25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减去125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减去375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减去1375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减去3375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减去6375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减去10375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减去15375工资、薪金所得按以下步骤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每月取得工资收入后,先减去个人承担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以及按省级政府规定标准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再减去费用扣除额1600元/月(来源于境外的所得以及外籍人员、华侨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在中国境内的所得每月还可附加减除费用3200元),为应纳税所得额,按5%至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计算公式是: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例:王某当月取得工资收入9000元,当月个人承担住房公积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共计1000元,费用扣除额为1600元,则王某当月应纳税所得额=9000-1000-1600=6400元。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6400×20%-375= 905元。
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统一由支付人负责代扣代缴,支付人是税法规定的扣缴义务人。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2006-03-09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是指:(1)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以及其他行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2)个人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取得执照,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3)其他个人从事个体工商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4)上述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取得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各项应纳税所得。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及损失其中,收入总额是指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所取得的各项收入,包括商品(产品)销售收入、营运收入、劳务服务收入、工程价款收入、财产出租或转让收入、利息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等。
各项收入应当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
成本、费用是指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和分配计入成本的间接费用以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损失是指个体工商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按年度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适用5%至35%的超额累进税率。
税率表如下: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1 不超过5000元的 5 02 超过5000元至10000元的部分 10 2503 超过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20 12504 超过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30 42505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35 6750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上述计税办法适用于查账征收的个体工商户,不适用于核定征收的个体工商户。
个人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取得所得,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2006-03-09个人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是指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包括个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
个人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取得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有以下几种情况:(1)企业实行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后,承包、承租人按合同(协议)的规定只向发包、出租方交纳一定费用,企业经营成果归其所有的,承包、承租人取得的所得,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纳税年度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必要费用其中的必要费用是指每月1600元。
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见下表)。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税率表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1 不超过5000元的 5 02 超过5000元至10000元的部分 10 2503 超过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20 12504 超过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30 42505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35 6750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企业实行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后, 承包、承租人对企业经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仅是按合同(协议)规定取得一定所得的,其所得按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适用5%~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
另外,如果企业实行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后,工商登记改变为个体工商户的,承包人应当依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企业实行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后,不能提供完整、准确的纳税资料,不能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由税务部门核定其应纳税所得额和缴税方式。
实行核定征收方式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2006 -03-09实行核定征收方式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缴纳个人所得税,有以下情况:(1)定额征收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按照税务部门依法核定的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按期缴纳。
(2)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或应纳税所得额=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应按下表规定的标准执行:应税所得率表行业应税所得率(%)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 5-20建筑业、房地产开发业 7-20饮食服务业 7-25娱乐业 20-40其他行业 10-30企业经营多业的,无论其经营项目是否单独核算,均应根据其主营项目确定其适用的应税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四条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
企业应当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
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五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
企业在报送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应当按照规定附送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有关资料。
得率。
纳税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一)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账簿的;?(二)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但未设置账薄的;(三)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四)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 (五)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六)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特殊行业、特殊类型的纳税人和一定规模以上的纳税人不适用本办法。
上述特定纳税人由国家税务总局另行明确。
税务机关应根据纳税人具体情况,对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核定应税所得率或者核定应纳所得税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核定其应税所得率:?(一)能正确核算(查实)收入总额,但不能正确核算(查实)成本费用总额的;? (二)能正确核算(查实)成本费用总额,但不能正确核算(查实)收入总额的;? (三)通过合理方法,能计算和推定纳税人收入总额或成本费用总额的。
?纳税人不属于以上情形的,核定其应纳所得税额。